2024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几个世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中,以物证史,从“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等维度,对中轴线的壮美秩序、思想源流、历史发展直至中轴典范——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及其近代以来的公众化进程和当代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精彩阐释,讲述了古都北京的“中轴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之美。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层展厅,颇具设计感的“北京中轴线”五个字在“星空”的映衬下,尽显酷炫、大气。在壮美中轴展区,一个16米长的中轴线数字沙盘将中轴线沿线的建筑全貌呈现:全长约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以及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南到永定门,它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连接起了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提出了中国传统都城主要建筑规划的理想范式。自3 世纪开始,中国都城的营建即呈现出较为规整的城廓、棋盘格局的道路网络,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为完整地展现《考工记》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实例,天安门、端门及故宫,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市,共同构成了“面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其上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发展至成熟阶段对于礼仪和秩序的追求。
在沙盘的最里侧设有一个落地大屏幕,配合立体投影技术,展现着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身在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其前后起伏的韵致、左右对称的格局、张弛有度的空间分配,使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统领——“城市之脊”,从建筑审美、城市景观廊道等角度看中轴,它也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的典范之作。气魄雄伟、南北贯通的北京中轴线堪称嵌在古都金名片上最闪光的标识。这条“文化之脊”连通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将中华文明的坚守、传承呈现给全世界。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是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独特见证,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展览的第二部分“文化中轴”展区主要通过文物、各种史料,并结合图文,阐释都城内中轴线建筑群出现的思想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历程,解读北京中轴线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及建筑工艺,揭示北京中轴线交融礼乐、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并借中轴线来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象天地法,以中为尊。此次展中有一件是长171.8厘米槷(niè,同“臬”,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表,出土于陶寺遗址,是古代确定方位的一个天文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下影子,而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着。华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探索观测时空,掌握了以测日影、观天宇来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方法,同时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时空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形成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并将之延伸至社会领域。测影用表所居位置在中央,确定中央的位置为测量工作的基点,从而使空间上的“居中”获得普遍的文化意义。立表测量以校正表的垂直为前提 ,由此获得“中正(直)”的意义,从而影响着中庸哲学观。表所居的位置在中央,又处于中正的状态,这个位置与上下四方不偏不倚,最为和谐,“中”就意味着“和”,由此引申出“中和”的意义。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的西周“何尊”,器上铭文有“宅兹中国”的字样,述及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入主大地之中,反映了周代天命观和居中而治的政治理念。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辽宋西夏金时期、元明清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以汉唐时期的长安城、洛阳城、北宋的东京开封城及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为代表,皆以中轴线为最主要的核心,其中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代古都中轴线的集大成者。1153年,金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称中都,标志着北京第一次真正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建设的过程中,金中都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将正在发展完善中的都城中轴线理念和范式引入北京,开北京“辉煌中轴”遗产之先河。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在元、明、清三代更是作为大一统国家的首都,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都会。经过漫长的各历史时代的积淀,最终创造出北京中轴线这一古都规划与营造的巅峰之作。如果说中轴线的“设计”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周礼》,那么700多年前的元代,将这张“图纸”营建成为大都。元大都是元帝国的都城,在金中都旧城以外的空间,进行全新规划而建,其重视对儒家经典中有关都城规制的遵循,由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环套而成,为“回”字形布局,特别是大内最重要的宫殿——大明殿、延春阁都居于中轴线上,其规模远超前代。
元大都的营建为明代北京城奠定了基础,洪武元年(1368),明将徐达攻克元大都。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开始在北京营建宫殿、改建城池。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从此明清两代都以北京为京师。经过几朝扩建,嘉靖四十二年外城完工,明北京城至此定型。《天安门图》是明代一幅佚名画“待漏图”,“待漏”是指古代王公大臣们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画中人的身后是华表,画轴自南向北描绘了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午门、奉天门和奉天殿等,呈现了明代中轴线上的情景。
“惟彼陶唐此冀方,上应帝车曰开阳。”《皇都篇》为清乾隆帝御制杂言诗,主要描述北京自唐虞以来的历史沿革和本朝富庶兴盛景象。其中说到陶唐氏(帝尧)开辟的北方地区以北京为中心,上方正对着北斗七星中的开阳星位置,这意味着北京居于“土中”,符合作为帝都的条件。清徐杨《京师生春诗意图》,采用鸟瞰式构图,描绘了康乾盛世下的冬日京师中皇城、正阳门外等都城核心区域的街景,贯穿全城、气势恢宏的中轴线使北京城状似棋盘的对称格局一览无余,写实摹写使两百五十多年前的北京中轴线如现眼前。
展品中,可见“大清门至坤宁宫中一路图样”“雷廷昌像”“太庙查工簿”等资料,这些图档记录了中轴线建筑物的形成、演变历史,甚至记载了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情况,承载了古人的建筑哲学和建筑思想,是建筑实物和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原始建筑档案。“样式”或“样子”,是我国古代对器物、建筑等图样的称谓,绘制图样的人被称为“样子匠”。曾先后主持过圆明园、颐和园等工程设计建造的“样式雷”第七代传人雷廷昌(1845—1907)曾说过“样式房之差,五行八作之首,案(按)规矩、例制之法绘图、烫样,上奉旨议(意),下遵堂司逾,其拟活计,自案(按)法办以成,更改由上意。”说明样式匠即建筑师。他们根据建筑工程模数化、标准化的生产与设计特点进行建筑设计,完成图纸和模型。清康熙年间,至清朝末年,雷氏家族有八代人作为“样子匠”,供职于皇家建筑设计机构样式房,长期担任掌案,统领皇室建筑如富殿、皇陵、园囿等的设计,此建筑师世家被世人誉为“样式雷”。
在传统中国,人们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即“天子”,“受命于天”,君临天下。为体现皇权至尊及其合法性的来源,皇帝所在的都城、所居的宫殿,其空间布局、形制及功用等都效法天帝居所、体现“天”的意志,祭祀空间则是和“天”、祖先及其他神灵进行沟通的媒介和象征。推而广之,整个国家都尊崇并遵照“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的礼乐制度构建层级重重的秩序,最终实现终极价值“和”,即人与天地万物及整个社会达成理想状态,所谓“礼序天下而致中和”。
中轴线是礼仪文化的空间,这种礼仪文化背后的“和合”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印本康熙《万寿盛典图》(局部)记录了康熙五十二年六旬万寿盛况空前的庆典(明清时期,皇帝、皇太后的生日称为万寿节)。《光绪皇帝大婚图》写实性地记录了在中轴线上的礼制空间,举行婚礼全过程,呈现着当时隆重的场面,尽显“礼仪之邦”的风范。《光绪九年癸未科戚朝卿殿试试卷》卷上朱笔批“三甲第十三名” ,科举是中国从隋唐至清末间最重要的国家抡才大典,殿试是其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主持,天安门外、太和殿、保和殿等都曾是殿试地点,殿试的主要步骤和仪式都在中轴线上进行。
北京处于游牧、农耕和渔猎文化交汇区域,分别代表三种文化的民族相继建立的元、明、清三朝,都以北京为都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在北京中轴线这一都城文化核心空间里有集中而典型的体现。宫廷文化与宗教文化、市井文化在此和谐共处,呈现了以中轴线为代表的都城秩序所带来的和而不同、融洽共生的社会万象。《戏园图》《躀跤图》描绘了民间在东四、西四、天桥等的娱乐活动,《城隍出巡图卷》可知在清代,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有城隍出巡活动。《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卷》(局部) 画中情景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罕见天象,古人视这一天为瑞兆,该画卷描绘了此刻京城内官员们正前往宫中朝贺,而市井百姓在进行拜年、逛街、燃放爆竹等迎新纳吉活动,迎接新年的第一天。画面从京城郊开始,经过城墙、观象台、东单牌楼,直至东安门和东华门,为东西向取景,再现了在中轴线统领下其一侧城市空间的肌理和布局。
文化遗产,一定是静态的过去时吗?世界文化遗产,只能参观、缅怀么?北京中轴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永恒中轴”展区中,展示着很多路标、石碑、车票等老照片、老物件,记录着与中轴线有关的故事,看到这些老物件,每个人都会觉得中轴线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中轴线在每一代北京人、无数的旅人以及它的向往者那里留下了多样而斑斓的印记,在互为底色、彼此关照中,共写生生不息的故事。纵贯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至今依然生机盎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从国家的各类庆典仪式到普通民众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当代中轴线空间承载着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现代社会功能。融新于旧、化旧为新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国家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都市空间。
是宏大叙事也有人间烟火,来自过去终将面向未来。今天北京中轴线上昔日的宫苑建筑和祭祀建筑,早已转变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或公园。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由烟花组成的29个巨型“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29个脚印代表了29届奥运会,同时也象征着大国首都在传统中轴线之上被赋予了古今交融的时代意义,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璀璨未来奔去。其实,北京的中轴线始终保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姿态,从古至今一直在生长:元代约3.7公里,明初4.8公里,明嘉靖年间7.8公里。它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也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今天北京的城市轴线向南已延伸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构成了北京南部的主动脉,不仅承载着带动南北均衡发展的任务,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国家战略高度一致,未来将建成承载北京新国门的高端功能区,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成为具有潜力的时代中轴;向北,经水立方、鸟巢,穿过奥林匹克公园,一直抵达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坐落于此,中华文化种子基因“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发展和延伸展示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性质与功能上的质变及新时代以来顶层设计规划对中轴线的继承、保护和拓展,凸显中轴线始终是统领北京城规划和发展的脊梁。
仰视天、俯画地,几千年间古人擘画的理想都城秩序体现在北京中轴线,中轴线建筑群成为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是这种转型过程的记录者。“辉煌中轴”展,集中展现了13 世纪至今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与才能。自金海陵王于1153年迁燕京(称中都),北京已有870 多年的建都史,从元大都开始至今,750余年间北京中轴线始终处于北京城核心,犹如脊梁一般支撑统领着城市的发展。在古代,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而庄严,“辟阊阖其荡荡,俨帝居其将将。”至现代,它随着城市扩大而向南北延展,成为景观秩序之轴、文明赓续之轴。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是一个古今交融的大国首都的历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版,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
位置: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辉煌中轴”专题展位于地上一层,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
交通:地铁1号线至木樨地站C1口出,向东步行约400米即可到达。公交可乘坐1、21、65、68、78等多条公交线路至木樨地西站下车。
参观:需要通过公众号提前7天预约。特别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盖章:一楼文创店有免费章和消费章,免费章共8枚。
旅游世界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