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书匠”到“研究者”:基础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与科研能力提升

2024-11-20 00:00廖兴跃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8期

[摘 要]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整体进步。本文从基础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入手,分析现行教师教育模式自身的缺陷以及需从“教书匠”转变到“研究者”的必要性。基础教育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肩负着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创新能力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们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教育研究的参与者和创新者,他们需通过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基础教育;角色转变;教师发展;学生培养

通常来说,“教书匠”一词往往被理解为仅注重教学技巧与知识传授的教师形象,而缺乏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反思,相比之下,“研究者”则着重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说基础教育的老师“教书匠”需转变为“研究者”呢?因为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如果仅仅只限于把自己的教书工作做好,那么他们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现如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一个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那么他的视野将会变得狭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以后步入了社会更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帮助学生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教师作为“研究者”,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是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基础教育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一)教师对科研的认知程度及参与情况

当前,部分基础教育教师对科研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认为科研是高等教育或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属领域,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关系不大。事实上,有些是把教育教学当谋生的饭碗去做,大部分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事业去做。我们要想成为研究者,就要把教育教学当事业去做。教师们(尤其是基础教育教师们)往往忙于日常的教学任务,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教育科研。他们的科研参与度普遍比较低,有很多老师仅仅是把教学当成工作,缺乏主动开展科研活动的动力。而现如今,教师也渐渐意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堂实验等,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在实践中,基础教育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二)当前科研环境对基础教育教师的支持与限制

国家一直在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整体谋划,强调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2023年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教育作为联结教育、科技、人才的枢纽,已然成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只不过,政策难以完全落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教育教师的能力发展和科学教育的有效实施。

尽管国家政策层面已高度重视,当前科研环境对基础教育教师仍有许多限制点,比如落后的地区往往网络设施不完善,教师难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缺乏与同行交流的平台,也使得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思路难以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前许多地方的教育评价体系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导致一些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试教学上,忽视了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这不利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科研能力对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专业成长

参与科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提升教学技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进行研究,教师可以掌握更多学科知识,形成系统的教学观念。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学古籍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数学老师则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题目来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增强创新意识

科研活动鼓励教师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守正创新推动课堂建设内涵式发展,加强教学方法创新是重要方面。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的手段,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经摸索出了5种基于教学论分类的新教学模式,分别是:

1.问答模式C1型。以师生问答为主,主要为启发教学,流程是: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

2.授课模式C2型。把教师作为中心,主要为系统授课,流程是: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3.自学模式C3型。把学生作为中心,主要为自学辅导,流程是: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5.合作模式C4型。以互教互学为主,主要为合作教育,流程是: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

5.研究模式C5型。以研究问题中心,主要方式为论文答辩等等,流程是: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

教学论的五种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从C1到C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且从C1到C5,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会使教师自身提高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3]

(三)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教学的核心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成为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社会中能够持续学习、适应变化。心理教育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标,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如同催化剂,能够加速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深化,为教师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基础教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探讨

(一)政府与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1.搭建有效的科研平台。在2022年1月,教育部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是为了以数字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促进教育进行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并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现有的教育技术平台包括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大学MOOC、国家数字图书馆、学堂在线、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等,一个优秀的平台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政府和学校可以联合建立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教师提供研究项目申请、学术会议组织、科研成果展示等服务。

2.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学校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鼓励探索与创新的科研氛围。本文认为,学校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奖励不仅仅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更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影响力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奖励优秀科研成果、对优秀的教师提供职称晋升优先,能够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竞相创新的良好局面。另外,学校可以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旁听,学习一下其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支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思维碰撞与灵感激发。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型跨学科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研究视野,催生新的科研方向和增长点。[4]

3.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从现如今的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调查发现,基础教育教师在科研素养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四个维度中,科研能力得分均值最低,尤其是研究方法与工具的实操性运用方面得分普遍较低。在科研意识方面,认为科研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价值认同较低。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要将科研视为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提升手段,而不是额外负担。有些教师也许会认为,平时的教学工作已经很忙碌了,还去参加科研会议是不是更会加重自己的负担?实际上,科研会议没有任何的任务要求,它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深化专业知识、与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政府与学校可通过举办定期的科研讲座、研讨会,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分享科研经验,让教师深切感受到科研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教师个人的持续学习与实践

1. 实践出真知: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教师应主动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把“终身学习”放在第一位,勇于挑战未知领域,探索教育教学的边界。在平时的假期里,老师可以选择参加线上或线下的科研培训班,学习科研方法、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地提升教师的科研技能。同时,加入学校或地区的科研团队,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共同研究教育难题,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在团队的支持下更好地应对科研过程中的挑战和困惑。

2.建立科研反思机制:从经验中提炼智慧。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效率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们要识别并优化研究流程中的瓶颈。通过反思,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解决科研难题。当然,刚开始步入研究领域并不会有多少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在平时多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逐步积累经验。另外,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反思团队沟通与合作中的得失,提升团队效能。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本文以下有几点建议:第一,采用日记或者发微信朋友圈的方式,记录每日科研活动、感想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第二,在研究过程中画一份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方式梳理研究思路、关键发现和未来方向。第三,进行同伴评审,邀请同行或导师对研究计划、论文草稿等进行评审,获取外部反馈。第四,应时常进行自我提问:设定一系列问题(如“这次实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果重来一次,我会如何改进?”)引导反思。建立一个科研反思机制,定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研究过程,能够有助于教师从经验中提炼智慧,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3.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让研究回归课堂。教师的成长不仅体现在科研能力的提升上,还体现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有了研究意向和研究能力,可以创造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观点,实现教学相长,老师不会死板的叙述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也不会机械地记忆知识点。

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将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培养学生的本质目标上。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师由于受自身科研素质及客观环境的制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难于开展有实际效果的科学研究,对于许多教育专家与学者呼吁已久的校本研究也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本文则面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及教师个人的持续学习与实践等,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笔者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实践的科学项目研究,教师才可以将科研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创新思维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完善的科研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及教师个人的持续学习与实践,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和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俊林.科研教育及培养外语创新人才[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10.

[2]常丽丽.山西省部分大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4):5-14.

[3]刘志军.主体性发展的时代内涵[J].中国教育学刊,2005(4):13-17.

[4]党亭军.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的困境及改进——中小学教师角色难于转换的根源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32-34.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