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这一重大论断站在方法论的高度深刻揭示: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的根本所在。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对于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优秀理论品质的特点彰显与实践呈现。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呈现出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等优秀品质,不断推动世界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最好的例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是破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有力武器。
“两个结合”的提出,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所彰显的科学性以及带来的实际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至今,已经让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至关重要性。唯有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本土化,方可真正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指导功能与实际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历程。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入侵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各阶级分别站在各自的阶级立场上开展的一系列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民族危亡需要新的阶级来挽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彰显和实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结合”有了初步探索与实践。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他还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彰显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继承。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结合”的研究逐渐深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局势复杂,先有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后有毛泽东同志依据实情,提出“以苏为鉴”。思想变化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方向,也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智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两个结合”有了创新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科学回答了中国发展方向和所走道路,党及其领导人不断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推进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结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到新阶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性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得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两个结合”揭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紧密相连。“两个结合”是双向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既以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地重塑了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中国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既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独特性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经验;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产生了新的理论优势。
“两个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化要求,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不断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鲜明的大众化要求,强调要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把马克思主义植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放新的时代能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的和谐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便国不法古、与时俱化’的求实和变革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一直散发魅力。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重要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营养。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伟大奋斗目标,如今的中国与近代中国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9918.5万多名,数字变化的背后呈现出党的日益强大这一本质问题,所坚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极具中国特色。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逐渐深入认识并懂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到如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看到“第一个结合”上升为“两个结合”,这些变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符合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又一次开花,更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进程。当前中国正阔步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同时这条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未知的困难、挑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该怎样走好这条道路、如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一个方向指引,即要具体、切合实际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将其与具体的斗争相结合。其实这就是“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结合”。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首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论”,在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立足中国新发展、新特征和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从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中延伸出的现实问题,与时代发展潮流紧密结合,同时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精神力量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坚定人民至上政治立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之中,人民群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所彰显的唯物史观那样,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其力量源泉便是人民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足以彰显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党的理论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推动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党性和人民性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我们党看来,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彰显共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由此可见,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凝心聚力是基于具有共同追随的、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而这一共同价值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与创新为方向指引,两者间的诸多契合之处,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助推双方在融合基础上的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为共同价值蓄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立足中国伟大实践,“两个结合”所提供的精神支撑与营养供给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同时也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