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盐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514年,吴王阖庐就在海州、扬州、苏州经营海盐了。其所产之盐,史称“淮盐”。其质量以色白粒大著称于世,名闻遐迩。淮北盐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盐产区之一。它位于东部沿海的脐部,呈东南、西北向的狭长地带,跨越连云港和盐城两市沿海的赣榆、灌云、响水、滨海、射阳,总面积达65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陆交通运输十分优越。
革命战争年代,淮北盐场作为华中地区的重要盐业生产基地,其发展历程与党的领导紧密相连。从盐区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到解放淮北盐场,再到成立中共淮北盐业委,每一步都凝聚了党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淮北盐场地方政权沿革
抗战前,淮北盐场由临兴场、板浦场、中正场、济南场四大盐场共同构成。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淮北盐场全部沦陷于敌手。同年8月3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海啸更是雪上加霜,百里盐滩遭受重创,房屋倒塌,满目疮痍。广大盐民被迫背井离乡,生活陷入绝境。据当时伪海州盐务局上报汪伪财政部的文件记载:“陈港地区尽成泽国,受灾户达1292户,溺毙灶民(盐场人民早期又称灶民)315名,倒塌民房5994间,受灾难民达6178人。”这场浩劫使淮北盐场的生产能力急剧下降,年产量由战前的30多万吨骤降至10多万吨。
在此危难之际,坚持在山东敌后抗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东纵队的紧密配合下,对敌人展开了有力打击,不断开辟并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11月30日山东纵队2旅在王接庄宣布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控制了包括柘汪、海头、九里在内的多个小盐场,并全力投入盐滩的恢复与产盐工作。1942年8月,青口盐务署成立,统一领导盐业的生产运销、盐税征收及盐务行政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盐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食提供了坚实保障。
1944年5月,新四军3师在张爱萍的指挥下,对淮北盐场重镇陈家港发起了决定性攻4nOHJcNv8DIwSYZCJR2neQ34/X8wty0Pahd7gdgzV2g=势。5月4日凌晨,8旅24团第1、2营向陈家港守敌发起总攻,经过短短两小时的激战,守敌纷纷缴械投降,陈家港首次获得解放。此役共歼灭伪税警团两个大队,俘虏大队长以下官兵400余名,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及食盐48万担。新四军将士将缴获的物资与粮食悉数分发给当地群众,仅驻留八天后便主动撤离陈家港,返回根据地。对陈家港战斗的胜利,张爱萍有感而发,挥毫填词以纪念陈家港战斗的胜利:
乌云掩疏星,
狂涛怒号鬼神惊。
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
渴望亲人新四军。
远程急行军,
瓮中捉得鬼子兵。
红旗风展陈家港,威凛,
食盐千堆分人民。
新四军撤退后,伪盐警虽试图卷土重来,但士气低落,终日龟缩于碉堡之中,不敢轻易外出骚扰。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新四军3师86团再次出击,成功收复陈家港,并乘胜追击,渡过灌河,收复了张圩坨以东的全部盐场,除台南、台北两场外,淮北盐场的大部分区域均宣告解放。从此,盐民们终于挣脱了日伪的枷锁,迎来了新生。
为进一步加强盐务工作的领导与管理,苏皖边区政府在成立之初便决定在财政厅之下设立两淮盐务管理总局,由陈易担任局长,孙笃生、卢钝根任副局4nOHJcNv8DIwSYZCJR2neQ34/X8wty0Pahd7gdgzV2g=长,负责原盐生产、运销、税收等事务的全面管理。两淮盐务总局的工作重心迅速转向新解放的淮北盐场,致力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生产以及大力抢运存盐。
1946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淮北盐场因其丰富的盐产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华中分局决定成立中共淮北盐特委和淮北盐务局,以统一领导盐区的党、行政、军事、税收及企业等全面工作。杜李同志被任命为淮北盐特委书记,孙笃生同志则担任淮北盐务局局长。他们肩负着坚守灌东盐场、发动人民战争、积蓄力量以及配合兄弟部队反攻解放全盐场的重任。
1948年11月,新海连解放,淮北盐务管理局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盐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从传统的行政化盐务局到后来的盐业公司双规制转变,不仅提升了盐业管理的效率与规范性,还强化了国有资本的管理与运营,为国营盐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领导下的盐业生产与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解放区的盐场被誉为“华中金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满足民食需求外,这些盐场更是华中地区机关部队装备给养的重要支柱。当时,盐场的税利收入约占华中地区军费支出的三分之一之多。
1946年秋,中华救济总署名誉主席宋庆龄经过不懈努力与多方斗争,成功争取到联合国救济总署的支持,租用美国登陆艇为苏皖边区人民运送面粉、奶粉、服装、药品及医疗设备等大量救济物资。鉴于堆沟港作为我华中地区灌河人海口的天然良港优势,且拥有五千吨级泊位码头,苏皖边区政府决定将该港作为登陆艇的停靠点。登陆艇在此卸下物资后,可便捷地通过内河转运至各革命根据地。
这一消息迅速传至在上海、南京等地从事地下工作的新四军卫生部部长沈其震耳中。他敏锐地意识到堆沟坨地作为盐的集散地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并据此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与筹划。若能顺利从此地调拨一批食盐,借助美国登陆艇运抵上海销售,随后将所得款项转送至梅园新村,以充实那里的革命活动经费,这无疑是最为稳妥且高效的方式。为此,他亲自前往淮阴,与华中军区副政委谭震林及苏皖边区政府两淮盐务总局局长陈易深入商讨,最终决定从堆沟调拨3万担食盐,以解我党驻南京办事处经费紧缺的燃眉之急。
1946年8月的一个晴朗无云、海面平静的日子,一艘美国登陆艇趁着涨潮之势,缓缓驶入堆沟港,稳稳停靠在坨地码头。事先接到指令并承担起卸货重任的苏北盐垦公司坨务股长李向东,立即组织起装卸工人,迅速卸载登陆艇上的物资。待所有救济物资卸载完毕,他们又紧锣密鼓地将3万担食盐装载完毕。这批食盐成功抵达上海并销售后,沈部长亲自携带所得款项前往南京梅园新村,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当沈部长向周恩来副主席详细汇报款项来源后,周恩来高度赞扬了地下党同志及淮北盐场群众的卓越贡献,他们的努力为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便是“三万担盐送梅园”的传奇故事。
早在1945年秋,中共中央华中局已对胜利后的盐场接管与恢复生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并决定选派精干力量,筹建两淮盐务管理机构。1945年12月,驻场总办事处主任冯二郎同志亲自召集陈家港地区原公司相关生产人员举行座谈会,正式宣布了我党接管盐场及恢复生产的方针政策,强调以恢复生产为首要任务,对广大灶民负责,对私人盐田采取先接管、先生产、后审查的原则。凡属敌伪财产一律没收,而民族资本则受到全面保护。他号召大家动员外出的灶民返乡,共同重建家园。
1946年2月,淮北盐务局正式成立,局内设立生产科,科内又细分场产股、粮食股、工具股,全面负责灌河两岸盐场的各项生产工作,包括盐田工程的修复、灶民住房的修建、粮食的调配、生产工具的采购与制造,以及在滩劳动力的组织调配等。同时,苏皖边区政府在汤沟设立了苏北盐垦公司。该公司在两淮盐政总局的领导下,专注于原盐的生产与销售,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资支持。
当时的生产方针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部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鼓励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克服难关。然而,在生产恢复过程中,淮北盐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灶民下滩无房可住。对此,相关部门迅速调运毛竹与山松棍,支持灶民自行搭建棚屋;二是缺乏原料水。灶民自发挖土筑堤,积蓄潮水;三是工具短缺。盐场组织工人们四处搜集流失的盐用工具,并动员陈家港街上的木工紧急赶制大锨、刮板等工具,甚至不惜从农村收购树木以解燃眉之急。经过两三个月的紧张筹备,1946年春,一场轰轰烈烈的晒盐大生产运动在盐场全面展开。为满足生产需求,大量人员被组织起来。后勤供应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从灌云、滨海、涟水等县调运来的玉米、小麦、大米按月发放给灶民,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与饥饿中的灶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慰藉。他们感激地说:“旧公司、日伪军从不把我们当人看,吃的是高梁、山芋干这些粗粮,还说什么灶民吃大米没力气。共产党把我们当亲人,每天吃细粮,感觉天天都像过年。”为了体现解放后的灶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广泛成立了“灶联会”,对灶民进行翻身做主人的教育,并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年,灌河两岸的原七大公司区域内共生产食盐50万担,有力地保障了民用与军需。
然而好景不长,1946年11月,徐圩、灌西盐场相继被敌军占领。1947年5月,陈家港也落人敌手。自此一年多的时间内,盐场与敌军进入了拉锯战阶段,生产时断时续。
1948年11月,随着淮海战役序幕的拉开,盘踞在海州、新浦、连云港的国民党军队被迫西撤,淮北盐场与连云港市同时宣告全面解放。在长达三年的战火洗礼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淮北盐场的广大灶民坚持武装斗争与大生产运动相结合,边生产边销售,“一手拿枪,一手拿锹”成为了盐场人民的真实写照,为支援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淮北盐务干校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放战争期间,淮北盐特委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杜李同志为首的特委领导班子,始终将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放在首位。杜李于1946年夏秋之交,正值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之际,奉命调任中共淮北盐特区委书记兼盐警总队政委。面对国民党重兵压境以及海匪、还乡团、日伪残余势力的威胁,杜李同志深感扩充部队力量的紧迫性。他向华中工委请示后,决定将五分区的滨海总队部分兵力与盐警大队合并,以增强作战能力。
同时,为了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委还决定创办《盐场大众》报、盐务干校,组建文工团和后方医院。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逐渐好转,杜李预见到盐场全面解放的曙光已近在眼前。他深知盐场地域广阔、行业众多,亟需一大批文武兼备的干部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他亲自兼任淮北盐务干校校长,致力于培养地方干部。杜李的爱人张明在1993年的回忆文章中深情地写道:“他曾说过:‘淮北盐场是我的第二故乡。’在盐场工作三年时间,他的学习和工作笔记积累了有近20本,几乎没有一天晚上中断过。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盐场的干部和群众都很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记得当时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和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书。通过学习,盐场的干部素质和群众觉悟不断地提高,激发了大家革命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热情,树立了胜利的信心,使盐场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盐务干校设有四门课程:组织部长田浮静主讲政治常识;宣传部长许战夫、王正萍则负责时事与政策解析;局长孙笃生传授海盐生产业务知识;政委杜李则亲自讲授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
在缺乏正规教室的条件下,他们巧妙地借用群众的民房草舍,没有桌凳就用木板和背包代替,没有专职教员特委领导亲自讲课。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干校仍克服重重困难,共举办了七期培训班,累计培养干部约2000人,其中既有在职干部,也有社会知青。这些学员在干校的精心培育下,不仅个人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更为盐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充分印证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深刻论断。
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指导下,杜李紧密结合盐场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完成《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一书。该书于1947年10月16日在张圩首次出版发行,以石印本形式广泛分发给全盐场的干部作为学习资料。时至今日,《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依然是坚持与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性党风教育的重要教材。
《盐场杂志》与《盐场大众》
《盐场杂志》与《盐场大众》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淮北盐特委创办的报刊。1947年8月,根据苏北区党委的决定,盐阜盐务局被撤并,其党政工作统一归淮北盐特委和淮北盐务局领导。鉴于盐场地处辽阔分散的海滨地带,远离上级机关,信息传递迟缓,特委决定创办自己的报刊,以丰富干部群众的精神世界。为此,特委向上级组织提议,调派具有丰富办报经验和新闻专长的原盐阜盐务局负责人之一的朱士俊来参加特委兼任宣传部长,同时请求上级批准创办《盐场杂志》和《盐场大众》手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委采取了分步实施的策略,先创办《盐场杂志》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出《盐场大众》报。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盐场杂志》采用石印方式印刷,第一期于1948年元旦成功面世,标志着盐场文化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该杂志定位为指导性理论刊物,主要面向盐场干部,内容涵盖对中心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工作学习、经验总结、盐业生产与运销的科学知识及政策法规等,同时辅以形势分析与行业动态报道。
鉴于在创办《盐场杂志》中取得的工作经验,特委加快了《盐场大众》报的筹备步伐,要求在陈家港解放前夕出刊,以向新解放区的人民献礼。经过夜以继日地采访、编辑、缮写、校对、印刷,《盐场大众》报于1948年4月5日正式创刊,成为面向职工群众和部队战士的通俗小报。该报以报道时事新闻、介绍敌后斗争与生产经验为主,同时穿插新人新事报道与群众性文娱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盐场大众》报自创刊至1948年8月16日,共出版了20期,后因精简节约运动的开展而停刊。《盐场杂志》则自1948年初至盐场全面解放前夕,共出版了7期,同样在淮海战役前夕因集中力量准备大片盐场的接收工作而暂停出版。尽管两份报刊的出版时间不长,但它们却忠实地记录了淮北盐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干群与盐警部队顽强斗争、生产运销的光辉历程,成为盐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1953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撤销淮北盐场特区,将淮北盐场划归新海连市管辖;时至今日,淮盐作为“绿色食品、美味之源”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跨过了往日的艰辛,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
世纪风采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