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动力。对于处在高三时期的同学来说,面对上下波动的成绩,面对堆成山的试卷,面对同学的全力冲刺或是放肆玩乐,你只有找到一个真正有效、内心认同的动力,才能坚持下去。这个动力,可以是你心仪的学校,你心仪的城市,甚至可以是你心仪的同学……看似是偶像剧的老套剧情,但在高三这种时候,一个精神支柱是无比重要的。犹记得高三时,身边有的同学较为放松,会在午休和晚自习前,在教室玩狼人杀、偷偷使用教室的多媒体上网。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毅力,很容易就会被朋友的一句“别卷了,来玩”而带跑。然而,当我想到我的许多好朋友大概率会考上清北的分数,想到自己理想大学的分数线,我便会约上我的好闺蜜,带上作业,带上试卷,前往自习教室。
找准方法。当你找到足够的动力之后,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不使努力白费。诚然,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时能实现的,然而应对高考各式各样的应试技巧总会有用。语文阅读的提问在新高考中非常多变,但本质仍然是对文意的理解、对技巧的把握。前者存在一定难度,但文学史上诸多主题是经久不衰的,也是在阅读中常见的,类似于爱与自由、集体与个人、家国等等;而对于后者,网上有许多视频,老师大多也会重点教学。关于数学,在如今题型多变、许多背景题涉及大学知识的情况下,刷题是必须的!对于基础题型,要保证自己完全掌握,不会失分;对于新题型,把每次考试、每张试卷当作练习,积累新题型与新的解题思路。对于英语,首先将考纲范围内的词汇熟记,包括熟词生义、常见搭配等等——当时我直接抱着老师推荐的词典,翻了许多遍;对于作文,多背诵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学习范文的好词好句,写作时在确保语法正确、内容扣题的前提下,多使用自己积累的高级词汇、高级词组。
在你找到方法、提高效率之后,你应该拥有自己的时间,放松一下。高三时,我会和同学在体育课、活动课去打球;在周末,阅读一会儿小说,偶尔和好朋友出门看看风景,漫无目的地闲逛一会。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不要过于焦虑,做好你日常会做的事,抱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