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好的友谊可以让我们顺利度过人生至暗时刻。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以滋养身心,助力成长。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一定不要错过。
余秋雨在自己的书里写:“成熟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这样的成熟真的很好,可以温暖别人,又让对方没有任何压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和其他人连接就是我们的本能。与积极阳光的人一起,自己也会拼尽全力;与浑浑噩噩的人交往,自己也会无所事事。
选择一个朋友,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表妹君硕士毕业以后应聘去了大厂。平常工作很忙的她并没有很多时间去社交,所以朋友也比较少。
在一次行业会议中,她遇见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同行,和她差不多的年纪但已经拥有了多项研究成果,还有自己的实验室。表妹私下向她请教问题,对方也非常耐心地沟通,并且还夸赞表妹的一些学术观点非常新颖。在她的鼓励下,表妹鼓起勇气向顶刊投稿,竟然过了。后来,表妹和她的沟通越来越多,逐渐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记得表妹曾经和我说:“她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密度都远远高于我,但还是愿意认真听我说那些不太超前的课题。这样同时具备学识和人品的人最难得。”
她们亦师亦友,无形中加速了表妹的成长。
这样明亮但不刺眼的人,已经超越了成熟的定义,他们身上有一种向下兼容的能力,喜欢弯下腰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对工作永远热忱,对生活永远热情。
这样的朋友一个顶十个。偶尔约着见一面,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日子都闪着光。同这样的人交朋友,可以点亮自己的人生。
在杨绛作品齐身的时候,出版社想做一个她的作品研讨会,结果被杨绛拒绝,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后来她和钱钟书一起把几百万的稿费收入都捐给了清华大学建立基金会,并且要求不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理由是:“好读书”。
真正优秀的人从来没有优越感,始终有一颗谦卑的心。正如杨绛自己说的那样: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网友乐乐说自己在大学的舍友不但成绩优异,人还特别的自律,从来不缺课,不偷懒。她每天都会在图书馆学习到很晚,但是宿舍的集体活动舍友都会参加,而且和大家也特别聊得来。
后来在舍友的影响下,同宿舍的人都积极地学习起来。毕业以后这位舍友顺利地进入名企工作,在一个项目中因为需要招新,她还主动联系了几位同学,询问她们是不是有兴趣和自己一起工作。
乐乐说,虽然三位同学最后只有一位竞聘成功,但是大家都为了自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朋友而感到开心。
本身很优秀而完全没有优越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照亮别人。如果能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真的会改变自己的磁场。
自负和自信都是相信自己,适度地认可自己就是自信,超过自己能力的自信就是自负。
前者是看得清自己也能包容别人,后者则是过于看得上自己,而看不上他人。和自信的人交朋友会给你鼓励,和自负的人交朋友会给你压力。
巧巧在公司里有两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梅和红。
梅平常工作表现特别自信,专业技能也很好,而且总是习惯认可和鼓励别人。红的为人也不错,就是有点小自负,总觉得自己才是最正确的。
巧巧喜欢和她俩分享自己的趣事。有一次她在网上买了一条特价裙子,自己非常满意。就顺手把链接发在了她们3个人的小群里,结果得到了梅的感谢和红的批评。
梅觉得巧巧分享了性价比很高的好物,节约了自己浏览网站的时间,但是红觉得这么便宜的东西,质量一定不好,末了还不忘标榜自己从来不买特价货。
巧巧本来很好的心情,一下子晴转多云。
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巧巧发现不管和红分享什么,都会被她怼,时间一长,自己也就和她疏远了关系。
有句话说:“谁都不容易,选择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人和关系,是对自己最好的照顾。”
有位教授曾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看两个时刻。一是你跟他分享坏消息的时候,他对你是安慰还是嘲讽;二是当你跟他分享好消息的时候,他是同你共享开心还是坐地比较。”
好朋友,不是只会对你好的人,而是她本身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