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二手生活”,就是轻易地听信别人的建议,被所谓的禁忌牵着鼻子走,将某个人、某个团体的见识当成了真理,最后过上了约定俗成的生活。
人生短暂,若总是拿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到最后辛苦的只能是自己。做人的最高成就,就是充分地成为自己;人生的最大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坊间有这样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年轻时爱因斯坦经常穿着一件破旧大衣出门,朋友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穿得太不体面了,会让人笑话的。”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那又怎样,反正别人都不认识我。”
后来,由于他的“相对论”震惊世界,一下子很多人都认识了他。朋友又劝他说:“你现在是个大人物了,穿得那么不体面,会让人笑话的。”
没想到,他依然无所谓地说:“那又怎样?反正别人都认识我了。”
是啊,面对外界的评价,你就反问一句“那又怎样?”你觉得我善良、好看、优秀,那又怎样?我又不依赖你的认可而活;你觉得我狭隘、无能、不讨喜,那又怎样?我爱的人依然爱我;你说我强势、自私、任性,那又怎样?反正我压根没想过获得你的好感。只要我认为自己活得真实且充实幸福就足够了。
当你意识到“别人的看法,本质上取决于自身的实力”的时候;当你发现“别人的好坏并不代表对错,仅仅代表他们的利益是否受损”的时候;当你明白“绝大多数人的别人,这辈子只与你有数面之缘”的时候。所以,悄悄地去努力吧,一旦你真的变厉害了,自然会看淡很多事情。
罗永浩转行当带货主播之后,有个粉丝向他提问:“老罗,你会对现在的自己失望吗?在我的心里,老罗不应该只是一个主播啊。”
老罗给出一个精彩的回答:“失望?怎么会呢?我在想各种办法赚钱还债,做主播赚的又不是赃钱。”“我对自己很佩服,不想还好,一想就肃然起敬,是想要签名的那种……”
之后,他又一本正经起来:“对我失望,我也能理解。我这一路走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责任、需求来选择行业,从来不是在这些选择上考虑粉丝的感受,要不然怎么能一红红17年呢?”“有些人认为网红博主没有手机公司老板厉害,手机公司老板没有愤青知识分子厉害,这些都是他们的主观感受,跟我没有关系,也无关是非。”
别人再肯定你,也不过像是买跑车的时候商家赠送的五块钱优惠券,没什么大用处。别人再否定你,也不过是像讲价时卖家不肯便宜的那三毛钱,也不能怎么样。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纵使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对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对方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
发小涛哥是我们这一圈朋友中混得最好的那一个,是我们眼中事业有成的代表人物。
涛哥有着一份薪资颇高的工作,也在其领域内取得了很多成绩,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可是,涛哥却不止一次地表示过,自己并不快乐。因为,他总是拿别人的生活做参照,以至于经常打乱自己的节奏。别人的生活比他好了,他焦虑;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他郁闷。
久而久之,他甚至开始埋怨起命运的不公:“凭什么别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有我过成这样?”
身边的人和事,都成了他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
作家伯恩哈德说过:“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人们的不幸在于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要走别人的路。”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不用“格格都入”。你不必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必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什么。一旦你给自己预设了观众,就会瞬间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