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024-11-14 00:00:00谢圣海

概念明晰

1. 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根据各自在生产过程中所作贡献的大小来参与收益分配,获得相应的报酬。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4.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即培育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劳动精神即培育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工匠精神即培育形成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针对训练]

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 )

A. 市场调节为基础、多种调节方式并存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收入公平为前提、多种分配关系协调发展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下列符合我国分配制度要求的有( )

①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②出台政策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把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 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坚持按劳分配( )

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②以社会所有物质财富为分配对象

③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④以劳动者提供的全部劳动为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以下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

①农民承包村集体土地通过劳动创造所得收入

②规模化私企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管理所得收入

③国有控股企业工人所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④某一线科研人员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广大劳动者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人民伟大团结、精益求精、勇于创造的高贵品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

①是我们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源泉

②鼓励勤劳致富,促进了机会公平

③生动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④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C 5. D

易错辨析

1.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2. 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针对训练]

1.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购买了这些国债到期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

①按劳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财产性收入 ④劳动性收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有独资公司。下列对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收入分配方式,表述正确的有( )

①老张凭借管理获得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

②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分配方式只能是按劳分配

③老王的工资和奖金都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④小李的技术入股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某校高一政治学习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周边农民家庭年收入水平,了解到某村村民胡某的家庭年收入情况(见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先生妻子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

②张先生儿子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

③张先生的工资和奖金收入都属于转移性收入

④该月张先生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共23000元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下列分配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①王某在某国企工作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财产性收入

②李某在某外企上班所得的工资和奖

金——按劳分配所得

③张某购买某公司股票获得的分红——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④国家给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80元——转移性收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重难突破

1. 正确理解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2.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②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③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④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针对训练]

1. 下列举措能增加农民工初次分配收入的是( )

①完善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提高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标准

③构建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④逐步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再分配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下列属于再分配的有( )

①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水平

②某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中心城区提高至每月730元

③某市最低工资标准全面上调,达到每月1500元

④某公司利润年均增长15%,职工工资年均增长20%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 关于第三次分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补充,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

②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

③体现社会责任感,受道德、价值观、习惯等因素影响

④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下列选项符合这一制度安排的是( )

①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社会公益事业

②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大幅加征高收入者税收

③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④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4. A

真题演练

1. (2024·浙江)下表为2021-202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另:2021年、2022年、2023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1.94、1.90、1.86。

由以上材料可知,2021-2023年浙江省( )

①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结构比农村居民更为均衡

②居民通过按劳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有所改善

④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不断增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24·湖北)下表反映了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来源结构情况。

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经营净收入是农村居民最大的收入来源

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较上年有所上升

③经济回升向好,农民外出务工形势好转

④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财产净收入占比更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24·全国)以下是某县关于如何盘活本地闲置耕地的讨论。

该经营模式好在( )

①让农户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②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④增强村集体的经营能力,扩大集体收入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2·江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中合理的是( )

A. 健全初次分配—增加资本收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 压缩落后产能—增加就业人口—实现共享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C.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D.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参考答案】

1. A 从表中数据无法推断出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否通过按劳分配方式获得,②排除;从表中数据无法看出农村居民的财产净收入不断增长,④排除;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 D 由图表可知,农村居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工资性收入,①排除;由图表可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所增长,农村的增速比城镇高,所以城乡比会下降,而不是有所上升,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 A “这个经营模式好!谁种植就补贴谁!”,是运用再分配调节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③排除;农户把闲置的耕地外包给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对流转的耕地进行规模种植和管理,④排除;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4. D 增加资本收入与优化投资结构无直接关系,A传导错误;压缩落后产能可能会使失业人口增加,B传导错误;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无必然联系,且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C传导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