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丑为美”这一独特的审美观念逐渐在动画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主要从角色设计的丑化、场景构建的荒诞化、故事情节的反常规化、思想上的“审丑”表达等方面分析动画中“审丑”的艺术表现、探究动画艺术的“审丑”意识,辨丑识美,旨在揭示动画在审美多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探索更为宽泛的审美领域,发挥审美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动画;审丑;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常用丑来表达邪恶丑陋,站在“美”的对立面。近年来,随着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动画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美学框架,探索更为宽泛的审美领域。其中,“以丑为美”逐渐在动画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怪物史莱克》中影片的主角在角色设计上大胆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丑”在某些时候不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具有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殊美学价值。通过对丑陋、畸形、荒诞等元素的挖掘及表现,达到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重构,不仅能够拓宽审美的边界,还能够在“丑”中获得“美”的感受,实现审美体验的升华。
一、审丑概述
美受到人的内心世界复杂的因素所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事物时,会不自觉地加入我们的情感意志,丑与美很难有明确的界限。作为现代西方丑美学的先驱,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以其惊世骇俗的丑的题材内容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他明确指出美与丑的界限不再清晰,丑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的核心。审丑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超越了简单的美与丑的二元对立,鼓励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并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一)审丑意识的发展
何以为丑?审丑与审美是对立的吗?希腊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爱美传统,艺术表现中唯美是从,对丑的把握和创造相对较弱。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丑作为美的对立面也开始受到关注。莱辛在《拉奥孔》中讨论了丑在诗歌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莱辛认为,丑可以入诗,作为达到戏剧性和恐怖性的手段,这一观点打破了古代艺术中排斥丑的传统。1827年,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首次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原则,认为丑与美并存且相互映衬。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美学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歌德、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作家通过作品展示了现实中的丑与美之间的冲突和斗争。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丑的美学》,标志着丑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被正式确立。自20世纪始,在西方美学领域丑开始堂而皇之登上了审美的殿堂。丑与荒诞成为非理性审美理想的标志之一。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对理性主义哲学质疑并强调感性的重要性,他们的思想为审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更是将审丑作为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性。
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从先秦的诸子经典到各类文化典籍,从生活器皿到书画诗歌等艺术形式,都能体味到审丑性的关照。《庄子·外篇》中的《骈拇》篇便讨论了“丑”之本义,即非正常的、畸形的事物。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思维影响深远,它兼容美丑,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法,为中国文化和艺术对丑的宽容态度奠定了基础。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正面人物的形象是美丑兼具的,比如伏羲是龙身,女娲是蛇躯,九天玄女是人头鸟身的上古玄鸟形象。唐代的罗汉画中,多出现怪异的形象。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与山水诗,往往将古老、荒凉、冷僻的事物重新编织,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而明清时期的书画、诗词、小说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审丑元素,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涵与表现力。审丑意识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排斥到关注再到深入探索的过程。它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哲学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并成为当代美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1]。
(二)审丑美学的内涵
审丑是对“丑”的审美观照和审视。它强调以丑为美,审丑是对研究对象形态、结构、本质、规律的另类刻画,是情感失序和失真的表达,审丑不仅涉及对丑陋、畸形、荒诞等元素的审美观照和审视,还包括对这些元素的艺术表现和审视。
审丑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勇敢挑战,敢于突破美的固定框架,探索那些被传统美学所忽视或排斥的美。其次,审丑尊重并彰显了个体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鼓励人们勇敢地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不同。最后,审丑还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工具,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公、矛盾等问题进行揭示和反思,引导人们以更加开放和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动画中“审丑”现象的艺术表现
在动画艺术中,丑的事物常用于表现丑陋、邪恶、扭曲、怪异、荒诞等,多用于反面的角色及思想的表达,但有时丑也被用于体现对传统审美的叛逆精神及颠覆心理。“审丑”元素常常被用来打破常规,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创造新的艺术效果。
(一)角色设计的丑化
动画具有假定性,体现在动画角色设计、情节安排以及视觉风格等的多样性中,也表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变形和重构上,使其能够创造出与现实生活既相似又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动画中的角色设计往往突破现实的限制,甚至创造出各种奇形怪状、超乎想象的形象,这些形象在现实中可能被视为“丑”,在动画的语境下获得新的生命,激发观众对“丑”的重新审视。正如卡尔·卢森克兰兹在《丑的美学》中提到,在特定的文化以及环境中,所被理解和认同的美与丑也是不同的,就像“三寸金莲”,现代的我们或许无法想象畸形的脚是如何与美产生联系的。动画丑角和审美需求之间亦存在着一种复杂且微妙的关系[2]。
动画角色的“去完美化”是近年来动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打破传统的完美形象,赋予角色更加真实、多维和接地气的特质,甚至运用丑化的表现手法为动画的叙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在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部分人物角色造型明显具有一定的“审丑”意象,与传统哪吒的英俊灵秀的少年形象不同,该影片中哪吒的面部造型异常夸张,顶着锅盖齐刘海、化着烟熏妆、一口大龅牙,双手插裤袋,走起路来吊儿郎当。国产系列动画《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主角设计是一只形象丑陋的小猪妖,它的好朋友是一只丑陋的乌鸦精,小妖们每天做着无意义工作却无力反抗,暗喻的是社会底层沉默的打工人。这些人物形象都将正面人物“审丑”化,这种丑不仅服务于叙事,同时是为了服务于主题与时代交织下综合构造出的“美”。
虽然观众可能并不喜欢看到将过于粗鄙或丑恶的形象赋予主要且正面的角色,但是某些特定特征的形象和角色特点,却可能在一些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形象是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和多人的认知和解读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等,即形象学中的“集体想象物”,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审丑元素的恰当运用能够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心理需求。反之,如果作品未能充分契合观众的个性特征、文化背景、审美经验等,那么它可能难以在观众中产生共鸣[3]。
(二)场景构建的荒诞化
荒诞化场景构建在动画中表现为一种离奇、夸张、不合常理的场景设计,常常带给观众新奇的视觉体验,不仅丰富了动画的视觉效果,还拓展了观众的想象力,也为剧情烘托起到一定的作用,增强了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动画电影《深海》中构建了一个超现实主义世界,通过自己对现实事物隐喻化的处理,从而表露出人性的深意。《深海》对海底世界,尤其是“深海之眼”的塑造,用色大胆,充满张力,以华丽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奇幻的深海梦境,打破传统观念中深海幽暗沉闷的氛围概念。通过对一个有着寻母执念的抑郁症患者内心的想象、创造性的刻画来映射现实,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美学风格,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奇幻感。
通过荒诞化的场景构建还可以传达深刻的寓意。这些寓意往往与道德、人性、社会现实等紧密相关,使得动画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故事情节的反常规化
故事情节的反常规化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和创新运用,使得故事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许多中国动画作品通过反常规化的情节来隐喻社会现实和问题。这种隐喻往往更加隐晦、深刻,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系列动画《中国奇谭》以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奇幻的故事情节和荒诞的角色设定,探讨了人性、欲望、爱与恨等永恒的主题。这种荒诞化的主题表达方式,承载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哲学积淀,不仅让观众在娱乐中获得了思考,也使得动画作品本身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例如,《鹅鹅鹅》中狐狸书生口中吐出的层层嵌套的人物关系,让观众在感到荒诞的同时也被深深吸引。这种荒诞化的故事情节不仅增强了动画的趣味性,也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感悟。
(四)思想上的“审丑”表达
中国动画作品中思想上的“审丑”可以看作一种对传统观念、社会现象、人性复杂面的深入挖掘和反思,甚至是跨文化的冲突与反思。通过艺术手段揭示背后的真实、矛盾与冲突,打破审美疲劳,从而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实现“审丑”在思想上的表达。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在这部作品中,哪吒被设定为“魔童”,身上带有魔性,被世人误解和排斥。这种设定打破了观众对哪吒的固有认知,呈现出一个更加复杂、立体的角色形象。作品通过哪吒的成长经历,揭示了社会对于“异类”的偏见和歧视,以及这种偏见对个体造成的心理伤害。同时,哪吒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选择挺身而出,拯救苍生。引导观者重塑对“丑”的审视和反思,也体现了审丑文化对于现实批判与人性探讨的勇气[4]。
三、动画中“审丑现象”的意识探究
中国动画中审丑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审美观念宽容化和多元化、对丑的表现力的需求以及创作者的审美追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审美观念宽容化和多元化发展
艺术作品映射了某个时代的精神。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为审丑美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变得宽容和多元,这为审丑美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美的理解开始不再只局限于一个特定的“框架”中。人们开始探索各种不同的审美体验,以更广阔的视野去欣赏和理解美的多样性。1961年迪士尼动画片《101斑点狗》中,库伊拉的人物形象和行为设定上饱含丑的元素,是绝对的反派及丑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审美的变迁,库伊拉的角色迎来了重大的转变。2021年根据《101斑点狗》改编的《黑白魔女库伊拉》中,库伊拉被塑造成一个有着深刻背景和复杂情感的角色。这里的库伊拉虽然仍然是自私、反叛、性格张狂的个性,但却也富于才华,展现了她作为时尚界女大亨的一面,还表现了她对生活中的不公正的反抗,具有新一代独立女性的魅力。
(二)对丑的表现力的需求
对丑的表现力的需求,源于艺术创作中对多样性和真实性的追求。千篇一律的唯美风格已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对美的定义逐渐宽泛,开始追求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
在艺术作品中,丑并不总是负面的,它往往能够以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方式触动人心,揭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动画作为一种高度虚拟化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对角色、场景等元素的夸张和变形,将丑的元素放大并呈现在观众面前。动画艺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丑的表现力的需求。具有丑特质的动画角色往往能够吸引特定群体的关注和支持,这些角色可能代表着社会中的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他们的外貌或行为可能不符合主流审美标准,但却能够真实地反映一部分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此外,丑特质的动画角色还具有一种反差萌的魅力[5]。
(三)创作者对审丑美学的追求
创作者的审美追求也是推动动画艺术中审丑需求发展的重要力量。意大利哲学家翁贝托·艾柯道:“美已是众人皆知的,没有了新鲜感,丑却可以是千奇百态的,像侏儒巨人或是像皮诺曹这样的长鼻。”一些创作者不满足于传统的美学框架,他们试图通过对丑的表现和审视来探索更为深层的艺术真谛。创作者对审丑美学的追求,源于他们对艺术深度、真实性、多样性、深刻性以及独特情感与思想表达的需求。他们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丑陋、扭曲的形象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达,挑战传统审美观念,打破美的单一标准,探索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艺术体验。
四、结束语
“以丑为美”打破传统的美学观念束缚,丰富了美学的内涵和外延,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体验。通过对丑的表现和审视,丰富了动画创作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更为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本质,提升动画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提升了审美内涵,更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引导他们从更为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动画作品。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度追求“审丑”效果可能导致作品流于表面;同时,“审丑”元素的滥用也可能对观众产生误导作用。“审丑”是对“丑”的客体审视、判断和分析,而不是接受“丑”。审丑的目的不是歌颂丑,应警惕审丑观扭曲,警惕审丑狂欢,要透过“丑”形成对真正“美”的认知。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把握好“审丑”与“审美”的平衡点,确保作品既有艺术价值又能引发观众深思。
参考文献:
[1]龙迪勇.论韩愈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J].学习与探索,2003(06):115-118.
[2]黑格尔,著.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罗丹述,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4]何亦邨.中国艺术审丑的当代转向[D].南京艺术学院,2014.
[5]王宇.动画影片中的“审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