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方式

2024-11-14 00:00张腾
艺术大观 2024年23期

摘 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当代绘画艺术在思想观念和表现形式上日益多元且深刻复杂,对当代绘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当代绘画观念出发,分析了当代绘画中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进而探讨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进一步阐述当代绘画如何通过独特的观念和创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时代精神与社会变迁。

关键词:当代绘画观念;表达方式;时代精神;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鉴于社会的迅猛进步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绘画艺术的观念与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承载着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深刻抒发,还是对当代社会变迁、文化演进及科技进步等多维度的深刻映射。在当前艺术现象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捕捉当代绘画的观念特征,并有效分析其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仍是学术界与艺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剖析当代绘画观念,结合具体表达手法,揭示其内在逻辑与规律,对于推动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当代绘画观念的概述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语境中,绘画观念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与重构,呈现出多元化、跨界融合及深度反思的特征。该时期的绘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框架和技法规范,而是成为艺术家探索个体经验、社会现象、文化身份乃至科技影响等多维度议题的重要载体。当代绘画观念的核心在于其具有开放性与批判性。艺术家不再满足于追求单纯的形式美,而是倾向于将个人情感、思想观念直接融入创作过程,运用作品传达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艺术家观念的转变促使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其涵盖抽象表现、象征隐喻、超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解读空间[1]。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使得当代绘画观念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征。艺术家从不同文化视角汲取灵感,通过作品探讨文化差异、身份认同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当代绘画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新兴媒介的应用,不仅拓宽了艺术家绘画的表现边界,还引发了其关于艺术本质、创作方式及展示形态的深刻思考。

二、当代绘画的表达方式

(一)材料与技法的探索

在当代绘画领域,材料与技法的探索成为艺术家追求创新、表达独特观念的重要手段。传统绘画材料,如油画、水彩、素描等虽然仍被广泛使用,但艺术家已不再局限于这些传统媒介,而是积极尝试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法,以拓宽绘画的表现力和深度。在材料方面,当代艺术家大胆尝试使用各种非传统绘画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布料、纸张等,甚至涵盖自然元素,如沙土、树叶、花卉等,将这些材料融入绘画创作,进而使作品形成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法,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2]。在技法上,当代绘画更是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技法规范,艺术家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绘画技巧,而是将多种技法融合运用,如刮擦、滴洒、拼贴、涂鸦等,以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新的绘画工具和辅助材料,如喷枪、刷子、滚筒、海绵等,以及各种化学试剂和颜料混合剂,以实现更为精细或粗犷的绘画效果。材料与技法的探索不仅使当代绘画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还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形式与语言的拓展

随着艺术观念的演变和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当代绘画在形式与语言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形式上,当代绘画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框架和束缚,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画布尺寸和形状,而是根据创作需求和观念表达,自由选择画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他们可以将画布裁剪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甚至可以在墙面、地面、天花板等空间进行绘画创作,以打破传统绘画的平面性,实现空间与画面的融合。在语言上,当代绘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绘画语言,而是将多种语言元素融合运用,如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以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他们可以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线条的曲折与流畅、形状的变形与重组、构图的疏密与错落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情感。此外,当代绘画还注重语言的创新性和实验性。艺术家通过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如形态解构、符号预言、幻想具象等,以打破传统绘画的语言规范,实现语言的拓展和突破。他们通过运用语言的创新和实验,来挖掘绘画的深层意义与价值,进而为观众提供更为深刻的艺术体验。

(三)跨学科与跨媒介的尝试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跨学科与跨媒介的尝试成为当代绘画发展的重要趋势。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绘画这个单一媒介,而是积极寻求与其他学科和媒介的融合与交叉,以拓宽绘画的表现领域和深度。跨学科尝试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们将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影像、音乐等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他们运用跨学科的尝试,将不同艺术形式的元素和手法融入绘画创作,进而使作品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并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3]。例如,部分艺术家将雕塑元素融入绘画,运用画面的凹凸和起伏来模拟雕塑的立体感;另一些艺术家则将影像元素融入绘画,运用画面的动态和变化来呈现影像的流动感。跨媒介尝试则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们将绘画与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兴媒介进行结合,进而创造出新的绘画形式和展示方式。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绘画作品转化为数字图像或虚拟场景,使观众能够通过电子设备或虚拟现实设备来观看和体验绘画作品,这有效拓宽了绘画的展示方式,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样化的观赏体验。跨学科与跨媒介的尝试,使当代绘画呈现出更为开放和多元的面貌。

三、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方式的关系

(一)观念引导表达方式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观念与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其中,观念作为艺术创作的灵魂,对表达方式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往往源自他们对世界、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深刻感知与理性思考,这些观念在形成后便成为艺术家选择表达方式的重要依据。观念可以引导表达方式,这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材料、技法、形式、语言等创作要素的选择上。不同的观念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和技法,以及最具表现力的形式和语言,进而将自己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绘画作品。例如,部分艺术家关注社会问题,他们可能会选择写实或象征的表达方式,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问题的根源;而另一些艺术家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他们可能会选择抽象或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通过运用自由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同时,观念引导表达方式还体现在艺术家对创作过程的把控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和创作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表达方式,以使作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进而使观众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二)表达方式强化观念传递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表达方式不仅受到观念的引导,也对观念的传递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艺术家运用巧妙的表达方式,可以将自己的观念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给观众,进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强化观念传递,这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线条处理等方面的精心安排上。艺术家通过运用巧妙的构图和恰当的色彩,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使观众能够更加关注画面中的重点元素和细节,进而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情感。艺术家还可以通过对线条的处理和笔触的运用,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进而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领悟和体会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思想。此外,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来强化观念的传递。例如,艺术家可以将绘画与书法、行为、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结合,运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呼应和对话,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面貌[4]。

(三)观念与表达方式的互动与融合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观念与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融合关系。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不仅引导着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也在与表达方式的互动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而表达方式则在呈现艺术家观念的同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艺术家自身的表现力与审美价值。观念与表达方式的互动和融合,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创作过程的不断探索和实验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持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以更好地呈现自己的创作思想与观念。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对自己创作观念和表达方式的不断挖掘和拓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验,艺术家可以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使自己的创作思想与观念得到更加充分和深刻地呈现。观念与表达方式的互动和融合还体现在艺术家对观众反馈的关注和回应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时刻关注观众的反馈和意见,以了解观众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和感受。根据观众的反馈和意见,艺术家可以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手法,进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期待。

四、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的案例分析

在当代艺术的浩瀚星空中,徐冰的《背后的故事7》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该艺术家深刻的观念思考,还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方式互动的典范之作。《背后的故事7》是徐冰自2004年开始创作的《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中的第7件艺术作品,该系列的灵感最初源自他在机场看到毛玻璃后面盆栽植物的影子,这让他联想到了我国传统绘画中“依竹影画竹”的典故。郑板桥在《画竹》中写道:“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方式,正是徐冰在《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中所追求的。徐冰的创作观念,始终根植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探索。他希望运用自己的作品,搭建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桥梁,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力量。《背后的故事7》的创作,直接面对大英博物馆的一件藏品——我国画家王时敏于1654年创作的山水画立轴。徐冰选择向这幅作品致敬,不仅是因为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还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徐冰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与王时敏的山水画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进而展现人类文化与传统经典之间的永恒联系。

在《背后的故事7》中,徐冰采用了综合材料装置的艺术形式,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与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该作品由一个体积可观、生动的光箱构成,观众在第一眼看到该作品时,就会被其呈现出的传统山水画效果所吸引。随着视角的转换和深入观察,观众会逐渐发现这幅“山水画”背后的秘密。徐冰使用了半透明玻璃、灯光、现成物等多种媒介,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了一种光影朦胧、虚实相间的视觉氛围。此类媒介在徐冰的巧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相互交织、渗透,共同构成了一幅既真实又虚幻的山水画卷。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看到表面的山水景象,还能感受到光影背后的材料质感和空间层次,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全新的体验[5]。

《背后的故事7》之所以成为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互动的典范之作,关键在于徐冰成功地将自己的创作观念与独特的表达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徐冰的创作观念是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的致敬与再创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众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徐冰在《背后的故事7》中,对光影、空间、材料进行精准把控和运用,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该表达方式不仅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使其在心理上引发了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的深刻思考。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会不自觉地思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当代绘画观念与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联系。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引导着他们选择特定的表达方式,而表达方式又在呈现观念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身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徐冰《背后的故事7》这一典型案例,展现了当代绘画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和欣赏当代绘画的新视角,还使艺术家看到观念与表达方式如何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进而共同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林.当代绘画的观念性问题[J].文艺研究,2006,(07):99-107+160.

[2]刘浩博.综合材料绘画中空间关系的表现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4,(09):27-29.

[3]彭欣.论当代跨媒介艺术思维形态的探索与构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02):183-192.

[4]周宪.艺术跨媒介性与艺术统一性——艺术理论学科知识建构的方法论[J].文艺研究,2019,(12):18-29.

[5]夏可君.徐冰推介词徐冰的《背后的故事》:废弃物与古典之不可思议的并显[J].美术文献,2016,(Z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