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的角落

2024-11-14 00:00杨馨雅
艺术大观 2024年23期

摘 要:随着当下电商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体验经济的盛行,人们的购物方式也逐渐随之改变,城市消费空间不再仅仅承担着“以物易物”的功能,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通过发掘商业空间中的第三空间并借助公共艺术的特性发挥其凝聚力优势,帮助商业空间营造市民可持续生长的交往空间并激发街区活力,缓解实体零售的经济困境并为体验经济注入新动力。本文以“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尝试为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介入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公共艺术;商业空间;体验经济;第三空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一、第三空间与公共艺术介入消费空间概述

(一)现代城市消费空间的演变与现状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住用地增长与城市用地资源紧张等原因,消费场所也从过去的中心垄断格局转向以复合功能空间的商、住、办公、娱乐、教育等多功能空间发展,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逐渐拉近也意味着消费空间不再作为单纯的商品交易空间解决人们基本的供求关系,商业空间的多功能趋势使其承载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如社交、休闲、娱乐、学习等。现如今以商业综合体、主题式购物中心等所代表的体验式商业模式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从日常生活与情景出发,注重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艺术介入商业空间作为营造体验式商业模式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1]。

(二)第三空间源起与发展

第三空间理论建立在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和福柯异质空间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由新马克思城市学、后现代地理学、洛杉矶学派的领军人物爱德华·苏贾提出,他将“第一空间”定义为一种“物质和物质化了的‘物理’空间性”,关注空间中的数量计量、形态识别、行与列的变化、网络“结点”等;“第二空间”即“构想的空间”,主要通过“话语建构式的空间再现与精神性的空间活动来完成”;“第三空间”在这两种空间上引入了“关系”,是由空间实践的参与者所共同创造的。第三空间是一种交叉、边缘化和多样化的空间,融合了各种社会、文化和身份的元素。同时也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演变的概念,超越了现实和想象的界限。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又将“第三空间”定义为:在家庭的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和职场(第二空间)外的,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像城市中心的闹市区、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城市公园等的公共空间。逐渐第三空间不再以绝对的空间属性为依据,并引起了学者和公众的广泛想象[2]。

国外对第三空间理论的研究多应用于社会福祉、公共卫生、社会基础设施、邻里社群等领域。国内的研究者在近些年也开始将第三空间的理论应用于社区营造、城市设计、精神疗愈等领域,如冯静、甄峰、王晶的“信息时代城市第三空间发展研究及规划策略探讨”;王翰铮,安琪,郑馨钰的“场域理论下的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第三空间活化设计研究”。商场与购物中心作为日常性公共空间的体现,虽然公共艺术越来越被作为人与城市社会关系之间的媒介广泛研究,但少有从第三空间视域下对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进行研究[3]。

(三)公共艺术在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0世纪50年代的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同样受到消费主义影响,波普艺术思潮主张消除高、低艺术的鸿沟,自此艺术走进日常生活和大众生产,艺术与商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通过对比分析,自1999年以来,一些艺术进入商业空间的个别典型案例(见表1),可大体分为艺术物质介入型、艺术节庆策划型、主题展览型,且每一种介入方式以及活动都具有适合该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从商业的目标人群来看,显然此类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目标人群范围更广,如“重庆人家·下浩里”生活艺术节结合重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厚重的人文历史在7000多平方米的东西岸上分布艺术装置、展演、潮流文化艺术IP,街巷回忆把市民与下浩的历史和邻里生活方式巧妙串联起来,用有趣的生活方式同时吸引新老“下浩原住民”,不再以消费水平和商品档次作为入场券,公共艺术社会性中的公益属性被放大,成为市民可以共享的文化福利。2022年上海世纪汇广场策划的名为“Chair up”的艺术活动,面向社会征集最后展出了近50把“故事椅”,原本消极的商场中庭空间通过椅子这样生活化的物品,搭建起市民群众回忆场与社交场,公共艺术帮助本不具备盈利功能的商场中庭空间,成为不受功利限制、自由休闲的第三空间社交场所。从近年来公共艺术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来看,随着国内对参与式公共艺术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并且受到社区营造(Community Revitalization)的影响,艺术不再仅仅以一种美化空间或引入艺术展览的形式介入商业空间,开始以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事件和议题、公共关系渗透方式呈现,来激发群众在消费空间中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塑造公共领域上的平等意义[4]。

二、公共艺术营造消费场所第三空间的价值实现

(一)公共属性——延伸“第三空间”公共空间维度

公共艺术的公共属性体现在与公众、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以及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性和民主性,并且除了公共空间存在上,也体现在对公共领域的拓展上。在人文主义发展时期,建筑中的第三空间被认为是感性需求融入理性建造的主要途径;在现代主义时期,建筑中第三空间强调传统人文适应性经验的重要作用,成为独立于室内与室外的另一空间;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第三空间”的重要性,“第三空间”承担临时性、可变性或流动性的建筑功能,容纳较少的长期活动行为,其辅助空间的属性特征依然强烈。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理论基础上,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融入了关系,它是交叉、边缘化和多样化的空间,融合了各种社会、文化和身份的元素,强调了它不断流动变化的属性。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可以帮助“第三空间”再次延展其公共领域与空间的维度,将其从物理空间意义的公共纬度上延伸至通过艺术的对话参与而产生的公共性中。

(二)社会属性——促成第三空间的平等交往目的

建筑可以调节人与空间的关系,而公共艺术可以建立起社群之间、人与社会、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如今,公共艺术包容的市场环境与多元化的艺术观念使得公共艺术给了公众更大的参与空间与关注,对公共艺术从疗愈性、人文主义关怀出发的表现方式愈来愈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在对空间中的社会性、关系问题、流动性的问题上,“第三空间”与公共艺术不谋而合,卫春青、余毅在“第三空间对于缓解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路径分析”一文中提到了应在第三空间中加入人文艺术及美学观念。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共鸣的结晶能够带给人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互动作用,因此,倘若将这种“第三空间”的营造观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对促成空间场域中产生平等交往的目的会更加有帮助。

(三)艺术属性——增加第三空间的知觉感受维度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在于它能够带给人审美感受,并且通过听觉、触觉、视知觉等将艺术理念感受传达给观者,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也可将其分为显性互动和隐性互动,显性互动即指观众与艺术作品产生的肢体互动,包括感官活动;隐性互动指作品给观者带来的情感互动和理念互动。现如今人们对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一种自我实现,因此在美学引导下的消费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公共艺术介入能够在第三空间中帮助人们找到自我意识进行思考和自我价值肯定,同时也可以传递一些公认的正向的价值观、消费观、生活理念等,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和教育意义[4]。

三、公共艺术营造消费场所第三空间路径探讨——时、空、人

(一)复合共享,挖掘“第三空间”——空间要素

当我们想要通过公共艺术介入的方式激发第三空间活力帮助商业空间复兴时,好的公共艺术介入区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挖掘具有凝聚力的第三空间尤为重要,了解空间中的人流动线、营业情况,进行人群分析、空间分析。第三空间通常被用作替代工作场所、会议场所、社会互动和网络活动空间的地方,同时可以增加意见共享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且“第三空间”充分强调了它的可达性与共享的特性。在肯戴尔广场的案例中这些“第三空间”的共同特征有:一是有免费Wi-Fi,二是室外座位与人行道相接,三是价位“中等”或免费,四是全天开放。而实际上商业空间中类似茶咖品牌多在室内空间中,且并不能为大多数人提供免费的共享座位,那些位于建筑的底层半敞开空间,人员流动性强,可以容纳更加多元的社交活动,带孩子的老人歇脚、外卖小哥接单或休息、工作洽谈、朋友见面等的公共空xrFkG6mmGYgKvPC66Y/CFg==间可以容纳各个阶层的群体,这就具备了成为“第三空间”的基本要素。但这类空间往往存在灯光昏暗、业态失活、室外空间的服务不周到的问题,通过公共艺术可以结合艺术美育活动、艺术展演展开关于社会话题的讨论,或利用饱和度较高、明度较高的艺术色彩来解决空间昏暗的问题。

(二)以话题引主题,以生活美学带动消费意识——人群要素

从日常生活与情景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者行为。2023年重庆的万象城“万物定绿”艺术季也同样以绿色为主题,展览共计展出23件作品,每件作品均呈现了作者在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下对商业空间、消费主义、绿色理念的独立思考,他们通过整合空间、材料、情感的关系来剖析议题,展现自己对绿色设计理念、工艺实践及城市美学概念的全新理解,探索绿色环保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消费者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激发情感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接下来的消费行为,也为商城塑造了品牌形象。

(三)互动参与,延续在地“生长”——时间要素

公共艺术介入第三空间帮助商业空间复兴不仅限于短暂的艺术活动,而是建立在发展其可持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上。因此,培养长期的“粉丝”群体和艺术爱好者也尤为重要,这样商业空间的公共艺术活动从“多数人每人造访一次”可以转变到“稳定的部分人群持续关注并多次造访”。例如,在“重庆下浩里XIAHAOLANE”公众号上,除了最开始的“重庆人家·下浩里”生活艺术节,公众号不定期地推送下浩里发生地新的展览内容和资讯,帮助粉丝群体持续更新下浩老街的节庆活动或艺术展演动态。

四、结束语

在当下已经成为文化生产和社会互动的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介入已成为促进包容和促进社会对话的宝贵途径。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实体零售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减小成本压力,帮助中低端购物中心的转型,避免商业空间营造的同质化现象。同时,也是社区参与和对话的重要平台。它可以反映社会的动态,激发思想,激发情感,并创造一种共享的社区体验。在这些空间中的作品有可能成为促进文化理解,促进社会凝聚力,带动经济效益的催化剂,帮助商业空间建立独特的品牌身份。然而,第三空间公共艺术建设依然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这些空间的动态特性需要仔细地规划、深思熟虑地执行和持续地维护。既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包括艺术家和赞助人、商业机构和公众,意味着艺术家需要平衡不同期望和利益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同时保持公共艺术的完整性和审美性。

参考文献:

[1]谢媛媛,吕拉昌,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0(34):24-25.

[2]Edward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卫春青,余毅.“第三空间”对于缓解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路径分析[J].建筑与文化,2021(05):189-190.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