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躺平”现象悄然兴起,它作为一种对高强度竞争与压力的逃避姿态,与我们所熟知的“内卷”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内卷是激烈的内部竞争,而躺平则是对此的消极应对,是放弃挣扎与拼搏的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摆脱躺平心态,以奋斗为马,不负韶华,共赴国忧。
圆年少凌云志,知躺平志气沉。青春,是梦想的起点,是奋斗的代名词。然而,“躺平”论者却选择在这段黄金时期按下暂停键,以逃避现实为借口,将梦想与激情深埋心底。试想,如果每个年轻人都选择“躺平”,那么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谁来建设国家的未来?历史上无数先贤,如钱学森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终发现能够抗疟的青蒿素,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奋斗的结果。因此,我们应摒弃“躺平”的消极态度,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行奉献社会事,明躺平徒无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肩负着责任与担当。然而,“躺平”论者却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与回馈。他们认为,通过“躺平”可以避免失败与挫折,实则是在逃避责任与挑战。殊不知,这种逃避行为让个人的价值在碌碌无为中消磨殆尽。相反,那些勇于担当、积极奉献的人,如逆行的消防员、扶贫路上的基层干部,他们的付出与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赞誉。因此,我们应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持强中华之势,晓躺平易覆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从四大发明的辉煌成就到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与卓越成就。然而,“躺平”论者的出现,却给这种奋斗精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们以为“躺平”可以避开社会的竞争与压力,却忽视了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强大与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奋斗与奉献。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躺平”如迷雾,遮蔽了青年前行的方向。它无法滋养梦想,反让希望之花凋零,甚至成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影响国家与民族未来。故吾辈青年应驱躺平之雾,扬奋斗之帆。众人如星,虽小却聚成银河,照亮前路,共推中华巨轮破浪前行,向中国梦彼岸奋进,直至胜利之光璀璨夺目!
【江西泰和县文田中学】
◆点评
这篇驳论文《躺平非吾志,奋斗赴国忧》以鲜明的立场和有力的论证,深刻剖析了“躺平”现象对青年个人成长、社会责任及国家未来的负面影响。作者首先通过对比“内卷”与“躺平”,明确了“躺平”作为一种消极应对态度的本质,进而提出青年应以奋斗为马,不负韶华的观点,紧扣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