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传下去

2024-11-11 00:00:00一考生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9期

四月,微风不燥,天气正好,沏一壶茶,我拿起钟爱的《史记》,坐在书桌前品读故事。

以场景描写开篇,营造了静谧氛围,为下文“我”的梦游张本。

不知何时,我竟然身处一间昏暗、阴冷的屋子,再往下看,连衣裙也变成了粗布汉服。正疑惑间,忽然瞥见墙角有一位老人。我仔细端详,发现他正端坐于书桌前奋笔疾书。虽是阴冷的暗室,他的汗水却浸透了衣襟。旁边的烛火不断跳动着,映衬出他孤单的背影。

阴暗的环境,陌生的老人,如此离奇的描写,让文章陡生悬念,充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走上前去,想看看老人在写什么。“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我轻声读出来,询问,“哦,这是……”“这是故事。”老人抬头应答,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与刚刚的落寞截然不同。

“故事?”“对,故事。故者,先前也;事者,所生发也。”“您是——太史公?”“正是。”原来竟与司马迁相遇,我心中暗惊。

通过与老人的对话,引出老人身份——司马迁。同时,“故事”一词反复出现,具有点题之效,扣合主题。

太史公缓缓说道:“自有华夏以来,便有历史,而历史便是故事,故事传则史传,悠悠华夏文明正是立于这小小故事之上。我写下这些故事,便是传承故事,传我华夏之魂啊!”他双目远望,似乎已窥见千年后的中国,又说:“岂料圣上受小人蒙蔽,听信小人谗言,将我囚禁在此,你说,讲述故事有错吗?传民族之本有错吗?”我分明看到他的眼中有熊熊火苗在燃烧,这火光足以照亮天地。但我愕然不知如何回答,而太史公摇摇头,又低头自语。

通过语言及神态等细节描写,让我们聆听到了太史公的心声及其坚毅之志。

“我自任职以来,便忠于这些故事,文明缘起时,我惊叹;国家强盛时,我高呼;百姓受苦时,我拭泪。我记录帝王将相不断挥动的干戈,我书写贪官污吏心中的蛇蝎,我讲述黎民百姓流传的轶事。国家兴衰更迭的规律,民族薪火赓续的精神,都在这故事之中啊!”太史公泣不成声,我已泪流满面。

太史公对“故事”的解读气势如虹,沉郁而深刻地抒发了史家绝唱之思,有效彰显了“好故事是有力量的”这一主题。

“传司马迁受刑!”突然,外面传来小吏的呼喊。我大喊:“太史公快走!”他却缓步迎上前,坚定地,一步一步地走出牢房,走到拐角处,回头对我说:“年轻人,一定要把故事传下去,传下去,我纵受极刑也当无悔!”我猛地伸出双手,想要抓住太史公远去的背影,睁眼,却是我熟悉的书房。

在情节达高潮时梦境戛然而止,梦醒回归现实,太史公所言犹在耳畔,眼前依旧是熟悉的书房,首尾照应,叙事完备。

我的泪水已然打湿翻开的《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哽咽地吟着。

我手中捧着的不过是一个个故事,可托于我掌中的,却分明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把故事传下去,民族复兴之钥就在其中。

我不禁掩面而泣,传下去,传下去……

结尾抒情,“传下去”的呼声,卒章显志。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技法揭秘】

作者读史有悟,以梦为由,邂逅太史公,为读者呈现了一次神秘的穿越之旅。情节虽离奇,却又情理相合。全文紧扣“故事”这一线索,叙事连贯流畅,详略得当,颇见功力。此外,语言、神态、动作等诸多描写,可谓形神兼备,令太史公呼之欲出,见情见性,又自然而然地彰显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