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器胎体作为重要载体,关系着陶器造型、功能以及审美等诸多内容,是了解传统日用陶器发展历程的关键要素。以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土壤学、陶瓷材料学、考古学、地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得出,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先后经历了夹砂质和细泥质两大阶段。夹砂质阶段,是新疆日用陶器的初始阶段,陶器胎体分别受到了土壤构成、抗热震性以及具有优化胎体作用的陶衣等多方因素影响;细泥质阶段,自丝绸之路开辟之后,陶器胎体的变化则更多受到了文化交流和技术层面影响,其中来自中原制陶技术、釉陶工艺和金属制品等因素影响显著。
关键词:新疆陶器;夹砂质;细泥质
陶器作为人类造物,主要以黏土为原料,是经焙烧而形成的一种满足于功能兼审美的手工制品。陶器坚硬的胎体扮演着承载性角色,其质地直接关系着陶器造型、结构以及功能表现。所以,对陶器胎体的衍化及成因进行分析,是探讨新疆传统陶器文化与艺术的关键所在。新疆传统陶器并非静态或不变的器物,而是基于时代背景,不断继承或延续历史中某些制陶技艺或审美,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历史意味的新器物。同时,在生活中所使用的陶器,又称日用陶器,其主要是指与生活实用紧密相关的各种陶器制品,如陶制饮食器、炊器、储存器等。这些陶器自古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也是传统陶器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限定于新疆传统的日用陶器部分。
通过分析,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先后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夹砂质陶器阶段,二是细泥质陶器阶段。
1 夹砂质陶器阶段
夹砂质陶器是新疆传统日用陶器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据考古发掘,新疆地区分布着众多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如北部的克尔木齐文化[1]、东部的焉布拉克文化[2]、中部的苏贝希文化[3]、西部的伊犁河谷文化[4]以及南部扎滚鲁克文化[5]等。在这些文化区域中,出土陶器基本为夹砂质,且多以生活日用器为主,如罐、碗、杯、盆等。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早期日用陶器之所以形成以夹砂质为主的胎体,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1 含砂量适中的土壤
根据考古发现,“西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基本上分布在山前坡地、冲积扇平原或山前草原地带”[6]4。结合新疆地区土壤发育条件和沉积原理得出,这些山前坡地或冲积扇平原多为冰川融水冲积而成,其由于在水流作用下,大量细小泥沙被运送至山前坡度较为缓和的中下部地带,经缓慢沉淀而形成含砂量适中的土壤环境[7]200。因此,这种优良的土壤冲积地带也就成为早期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另从地理学土纲划分及分布来看,新疆地区广泛分布灰土、暗沃土和干旱土,这些土壤最大特点多为盐碱化沙质质地[8]127。
以上土壤构成以及土纲分布情况充分表明,新疆地区早期人类普遍在富含砂质的土壤环境中相继展开各种生产活动。社会学研究认为,“在现代化之前的自给社会,衣、食、住——全是文化的组分——的获取取决于对附近自然资源的利用。”[8]251所以,新疆地区早期人类生活周围的砂质土壤也就构成了陶器坯料的直接来源。这种土壤不但“颗粒大小和性质均介于砂粒和粘粒之间” [7]17,而且在“适量的水范围内,可被外力塑造成任何形状,而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所获形状的性能”[7]49。因此,在新疆地区早期人类生活的区域中,含砂量适当的土壤也便成为传统日用陶器夹砂质胎体的重要成因之一。
1.2 优良的抗热震性
在新疆地区史前考古遗存中,虽然出土了大量生活器具,如陶器、木器、石器等,但从这些器物中不难发现,只有陶器具有良好的食物加热功能。此外,还在出土的史前陶器中发现许多器底表面存在着烟炱痕迹,且基本为夹砂质胎体。如轮台博物馆藏春秋战国—西汉时期的陶罐(图1)。
早期日用陶器普遍担负着食物加热功能,并且这种夹砂质胎体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力。根据陶瓷材料学研究,早期陶器由于烧成温度较低,夹砂质胎体具有密度粗松,气孔率高的特点,然而这也使之形成了一定的抗热震性。“作为陶瓷材料抵抗温度变化能力大小标志的抗热震性,也是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对应于各种受热条件的综合表现。”[9]469“如气孔率为10%~20%的非致密陶瓷中,热震裂纹形核往往受到气孔的抑制,气孔的存在起着钝化裂纹、减小应力集中的作用。相反,致密高强的陶瓷在热震作用下则容易炸裂”[9]474。因此,从功能的角度考量,正是因为胎体良好的抗热震性,所以夹砂质陶器也便成为食物加热器具最理想的选择。
同时,抗热震性也是影响日用陶器功能和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疆出土的大量陶器中,有许多圜底罐或圜底杯[10]。如且末县博物馆藏春秋战国时期的扎滚鲁克圜底陶器(图2),其胎体形态结构明显是抗热震性的反映。相对平底,这种圜底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受热面积,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炊器也仍以圜底为主。新疆地区还出土许多具有折肩斜腹的陶器[11],如且末县博物馆藏春秋战国时期的扎滚鲁克折肩斜腹陶器(图3)。这种造型结构也可能是为了方便加热而设计,四周放置柴火,斜腹可以有效增加与火的接触面积(图4)。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具备良好抗热震性的夹砂质陶器,不仅是先民日常生活与饮食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新疆早期日用陶器形态与结构变化的重要前提。
1.3 陶衣对胎体的优化
新疆地区的夹砂质日用陶器不但与土壤结构、抗热震性关系密切,同时,陶衣的广泛使用也是影响日用陶器功能与审美的关键性因素。陶衣,又称化妆土,主要是将颗粒细小的黏土与水调和成的泥浆均匀涂于坯体表面,然后形成的一层细腻泥浆层。这层泥浆不但能够克服胎体表面粗糙的问题,而且还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12]。
由于新疆广泛分布砂质土壤,因而陶器夹砂质胎体居多。砂质胎体虽然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但较低的焙烧温度致使坯体中大部分颗粒无法充分熔融,易造成胎体密度粗松、表面质感毛糙的现象。因此,陶衣的使用,极大地弥补了夹砂质胎体表面的这些缺陷,并且能够明显改善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根据考古发掘,在新疆出土的彩陶中,普遍存在施陶衣的现象[13]。陶衣一般红色居多,少量土黄色、白色、黑色。如在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号墓中出土的彩陶较有特色,一般先涂一层红色,然后再涂一遍黄白色陶衣[14]。再如新疆轮台群巴克墓葬出土的彩陶,多在夹砂胎体表面以及口沿内侧涂有红色陶衣等[15]。在新疆其他考古遗址中,如苏贝希文化、焉布拉克文化等发现的彩陶也是如此,在夹砂质坯体表面涂有陶衣[13]。
从以上可以看出,陶衣不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覆盖夹砂质粗糙胎体,减少表面的芒涩触感,从而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陶衣的这种实用兼审美的双重特点,使得夹砂质陶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契合了一种 “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的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16]332因此,在史前时期,陶衣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不但丰富了新疆日用陶器的审美装饰表现,而且也对夹砂质胎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优化作用,使之形成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审美感受。
2 细泥质陶器阶段
细泥质陶器是新疆传统日用陶器发展的第二阶段,丝绸之路开辟之后逐渐兴起。在新疆传统的日用陶器发展过程中,细泥质陶器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衍化过程。一方面,细泥质陶器出现得益于夹砂质陶器长期的工艺积累以及对泥料的不断认知;另一方面,文化交流成为这个阶段的重要激发因素,特别在丝绸之路以后,诸多外来文化、技术等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成为推动新疆传统日用陶器后继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记载,在中原迁移人员相对密集地区,发现了许多陶管、中原风格的建筑陶器[6]152, 如阿克苏博物馆藏唐代地下排水管(图5)、唐陶砖(图6),喀什博物馆藏汉代瓦当(图7)等。此外还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犍陀罗风格、萨珊波斯的陶器,如和田博物馆藏唐代的三耳陶罐(图8)、五代的凤首壶(图9)等。这都可以说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已成为触发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衍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通过分析发现,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夹砂质向细泥质转变主要受到了中原制陶技术、釉陶工艺以及金属制品等因素影响。
2.1 中原制陶技术的传入
文化的交流对新疆地区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根本上讲,新疆地区的多元文化风貌主要源于民族迁徙的结果。纵观新疆历史,民族迁徙活动一直从未停止,并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格局。在这种社会格局下,不同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流与融合,其中中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根据历史记载,自汉代,中原文化就已在新疆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散布各地的绿洲社会,形成异于周边的文化生态”[6]108。 这些来自中原的人员“保持着传统的社会生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6]112。 因此,在中原专业技能人员不断迁入的背景下,新疆地区的生产技术和各种手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伴随着中原与西域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新疆地区传统日用陶器也表现出了新的风貌,尤其在制作工艺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在新疆新和县唐代屯田遗址中的通古斯巴什古城,出土了中原建筑所用的陶砖、陶瓦和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罐、陶灯等陶器遗存[6]152。另外,在阿克苏温宿县发现的唐代军人储存粮食或水所用的大陶缸(图10,阿克苏博物馆藏),其高度135 cm,最大直径420 cm,口径和底为45 cm;在沙雅县出土的写有“薛行军·监军”字样的陶缸(图11,沙雅县博物馆藏),高度达168 cm,最大直径350 cm。由此看出,中原陶器制作水平十分高超,这在当地土著制陶中罕见。同时,也反映出随着中原人员的迁入,先进制陶技术也被传播到新疆地区。
此外,在喀喇汗王朝统治时期(9世纪中叶—13世纪初),釉下彩和名为“卡申”的釉陶大量生产[6]213,并在中原迁移人员相对密集的高昌(吐鲁番)、龟兹(库车)、疏勒(喀什)等地形成了当时主要的制陶中心[17]。在唐代,龟兹、疏勒、西州都是屯田重镇,这对当地的制陶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6]152。同时,唐代铅釉陶十分发达,如唐三彩,也可能伴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对卡申釉陶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时,根据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在秦汉时期,细泥质陶器制作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主要用黏度高、密度大的黏土制作而成,其质地坚硬紧密[18]。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在中原与新疆地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先进的细泥质陶器制作技术随之传入新疆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的胎体转变。
2.2 釉陶的催化作用
釉陶的广泛出现,可谓是新疆传统日用陶器发展的一次飞跃。釉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对泥料质地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这也成为推动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变化的潜在因素。根据考古发掘,在新疆地区发现的釉陶也多为细泥质胎体,且多通体施釉。在陶瓷材料学中,相对于夹砂质陶器,用细腻黏土制作而成的陶器,不但胎体坚固、质地紧实、气孔率低,而且经焙烧之后坯体中的颗粒能够充分熔融,达到胎体与釉料的紧密结合。现如今,新疆地区制作的传统日用釉陶依旧采用细泥制作而成。
釉陶是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的重要代表,大约从魏唐时期逐渐出现。如在库车出土的阿克苏博物馆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绿釉陶碗(图12)、绿釉陶罐(图13),库车博物馆藏唐代的釉陶碗(图14),以及阿克苏发现的绿釉三联陶瓶(图15,阿克苏博物馆藏)等。另外,英国人奥雷尔·斯坦因在皮山发现的喀喇汗王朝时期的釉陶,釉色变化丰富,且胎体多为含砂量低的红陶作胎,相对于他描述的粗红陶,基本不上釉[19]。
此外,根据历史记载,在喀拉汗王朝境内,名为“卡申”的釉陶、釉下彩陶以及各种建筑釉砖大量生产,陶器制作已然成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6]213。由于喀拉汗王朝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历史延续关系,因此这种“卡申”釉陶也很可能与维吾尔族制作的传统日用陶器一脉相承,胎体应由细泥构成。
至明清时期,釉陶制作技艺和风格基本确立,细泥质胎体成为主流。如喀什博物馆藏明代釉彩球形罐(图16)、巴楚县博物馆藏清代三彩碗(图17),其釉色鲜艳,胎体紧密,呈黄白色,整体上与今天新疆传统釉陶的审美风貌基本一致。
虽然对于新疆釉陶来源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但精美的釉陶往往需要更加优良的细泥作胎,因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由夹砂质胎体向细泥质胎体衍变起到了重要催化作用。
2.3 金属制品的广泛运用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利用金属材料进行设计和造物的第一个时代”。[16]129新疆地区青铜出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6]037,并产生了如动物纹、兵器、马具等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
根据记载,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郭中已经出现了金属行肆,种类相当齐全,如铜碗、盘、釜以及各种农具、刀具[20]。与陶瓷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塑性、韧性、可加工性、抗热震性以及使用可靠性”[9] 315的优点,这极大地适应了新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游牧和农耕畜牧生活方式。如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对金属器就有广泛描述[21]。这表明金属器具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金属器迅猛发展的同时,日用陶器使用空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特别是加热功能逐渐被金属制品所替代。但纵观新疆陶器演变,这种替代并未削减陶器发展潜力,反而使得加热所需的夹砂质胎体以及与之伴生的形态和结构得到解放,逐渐朝着工艺美术的方向发展。如新疆釉陶不但品类更加细化,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而且装饰审美也更加多元和精美。
与此同时,由于金属器具,特别是贵重金属制品具有典雅的造型和精致的装饰,这也成为陶器模仿的对象。为了追求金属制品的艺术效果,细泥坯料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夹砂器,用细致泥料制作的坯体更加紧密坚实、规整精致;另一方面,在刻划、浮雕以及镂空装饰过程中,细泥能够更容易进行细节塑造。如喀什亚吾鲁克遗址出土的具有萨珊波斯金属工艺的北魏时期的三耳陶罐(图18,喀什博物馆藏),其胎体以细砂质为主,表面的浅浮雕装饰由细泥制作而成,图案刻画精致。今天新疆地区仍然有许多金属风格的陶器,如当地典型的陶制洗手壶(图19),其造型和装饰不但源自金属器皿,而且胎体也采用更加优质纯洁的原生矿泥土进行制作。因此,当日用陶器模仿华丽的金属器皿成为一种潮流时,也必然推动制作技术、泥料的不断革新与尝试。
纵观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的发展,金属制品不但对功能和装饰产生了显著影响,而且也是推动陶器转向细泥质胎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 结束语
传统日用陶器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文化代表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本文将新疆传统日用陶器胎体衍变划分为夹砂质和细泥质两个发展阶段。对于这种划分,一方面能够在宏观层面上使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的发展过程更加清晰,易于把握;另一方面,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如考古学、陶瓷材料学、土壤学、设计学等对可能影响陶器胎体衍变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更加客观地理解新疆传统日用陶器的内在变迁。因此,通过对陶器胎体衍变及成因的分析,不但可以对新疆传统日用陶器发展历史建立整体认知,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用今天的审美视角重新欣赏和感受新疆传统日用陶器所展现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哲.论克尔木齐文化和克尔木齐墓地的时代[J].西域研究,2013(2):69-80,139.
[2]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J].西域研究,1991(1):81-96.
[3]孙少轻.苏贝希文化研究综述[J].吐鲁番学研究,2018(2):112-121.
[4]韩建业.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J].文博学刊,2018(1):20-32.
[5]卲会秋.新疆扎滚鲁克文化初论[J].边疆考古研究,2008(00):170-183.
[6]吴福环.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新疆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胡志林,钟骏平.土壤学及新疆土壤[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8]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地理学与生活[M].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9]周玉.陶瓷材料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10]韩建业.公元前2千纪中后叶亚洲中部地区的圜底陶罐[J].考古,2017(9):82-93.
[11]卲会秋.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存探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9(00):81-97.
[1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40.
[13]陈戈.略论新疆彩陶[J].西域研究,1982(5):77-103.
[14]孙秉根,陈戈.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J].考古学报,1988(1):75-99,139-148.
[15]丛德新,陈戈.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1(8):684-703,736,769-771.
[16]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7]袁志刚.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土陶艺术及其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5):94-100.
[18]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3.
[19]斯坦因.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第1卷[M].巫新华,肖小勇,方晶,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0-121.
[20]钱伯泉.唐朝中期西州的市场经济和丝路贸易[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4):63-69.
[21]吴建伟.《突厥语大词典》所见古代突厥语诸民族的手工业[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8-23.
(责任编辑:朱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