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效能的措施研究

2024-11-11 00:00:00周长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1期

摘 要:近些年来,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风险问题不断增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制造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石,内部控制是企业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有效路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简单阐述了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效能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影响内部控制效能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希望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导向;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提升效能

当前,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要求制造企业改变过去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积极从内部挖潜增效。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企业要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但是一些制造企业在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评价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优势的发挥。基于此,针对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效能的措施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效能的

意义

内部控制指的是通过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控制等各种类型的方法、手段、措施,为企业生产运营目标实现提供保障。在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效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制造企业可以对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科学化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隐患,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证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依然可以保持稳健运营态势;第二,在实际内部控制过程中,制造企业可以对各个部门和不同岗位的职责进行科学设置,持续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质量,精简不必要的业务环节,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1];第三,制造企业在提升内控效能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监督审计机制,及时纠正财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避免企业受到监管处罚或者法律制裁。

二、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部分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将工作重点放在规模扩张方面,过分重视短期效益,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存在与自身实际情况不匹配的问题,无法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部分制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够完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岗位职能存在重叠问题,影响了内控实施的实际效果。此外,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员工培训体系不够健全,未能有效对员工进行内控相关培训,无法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利于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二)风险评估机制有待优化

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内控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但是一些制造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各项工作由财务人员负责,受专业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对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3y/1nvKgC9JrwDlqHL1rFw==学评估,无法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只在风险出现后采取补救措施,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三)内部控制活动有待加强

部分制造企业没有结合内控要求对经济活动流程进行规范,风险管理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企业预算编制过于随意,预算执行缺少监督,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企业岗位职能划分不够清晰,授权审批不够规范,资金支出缺少监督,容易出现闲置或者浪费问题;企业资产采购审批不够严格,验收不够规范,处置过于随意,容易发生资产流失或者盲目采购问题。

(四)信息沟通效率相对较低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各类数据的共享利用,有效提升内部控制效能。但实践中,部分制造企业使用的信息化系统较为落后,内控系统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缺少对接接口,数据口径标准各不相同,影响了内控数据的快速传递,无法为内控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同时,部分制造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工作目标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问题,缺少协作配合,不但影响了内控制度的落实,而且容易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风险隐患。

(五)内部监督评价亟须改善

部分制造企业缺少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监督部门,无法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检查,加上企业缺少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没有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无法结合发现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利于企业内控水平的提高。

三、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效能的提升

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首先,制造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正确认识风险导向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从战略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制造企业可定期邀请内控领域专家到企业举办讲座,对所有员工进行内部控制专项培训,通过内部控制方法、政策、流程、工具等开展学习,提升员工内部控制知识体系,强化员工内控意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的实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2]。最后,制造企业要积极学习其他优秀企业成功经验,正确解读最新的内控政策和制度,全面梳理内控制度中存在的漏洞,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各个部门和岗位员工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内部控制标准,为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二)完善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制造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风险管理专项培训,强化所有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内部形成人人参与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第二,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设置风险管理目标,包括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科学调整风险管理标准和要求,为风险管理的开展提供指引。第三,制造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从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挑选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专业人才,明确各个部门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权限,编制出规范化的制度文件,使不同层级员工掌握风险管理要求,为风险评估和管理奠定基础。第四,制造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要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全面收集,组织各个部门填写风险清单,总结业务和财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科学编制风险清单,内容包括风险名称、类型描述、业务环节、控制要求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明确不同类型风险的等级[3]。第五,制造企业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转移、降低、规避等。比如,风险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就要采取规避方式,控制企业带来的影响。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在出现风险问题时由第三方对企业进行赔付。第六,制造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保证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匹配性。比如,企业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潜在风险发展趋势,提高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等,对风险事件出现概率进行科学预测,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数据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防范违规欺诈等风险问题。

(三)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管理

制造企业要将内控活动覆盖到经济事项的各个环节,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防范风险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第一,不相容岗位分离。制造企业要对业务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保证采购与验收、审批与付款、会计记录和实物保管等工作由不同的员工负责,降低徇私舞弊问题出现概率。第二,授权审批机制。制造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机制,明确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和审批权限,在重大业务和重要事项中落实集体决策审批和联签制度,保证所有经济事项都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第三,会计系统管理。制造企业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账目、凭证、报告的处理流程,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为内控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第四,资金管理。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工具的应用,坚持收支平衡原则科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为单位资金的使用提供指引。企业要规范资金支付审批流程,明确不同层级员工审批权限,当资金使用部门发起申请时,财务部门要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保资金使用计划符合预算要求,利用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进行检查,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五,票据和报销管理。制造企业要明确票据填写规则和标准,安排专人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批,检查报销事项的合理性和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保证报销事项在预算范围内[4]。第六,资产管理。制造企业要规范资产采购管理,组织专人科学分析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完善的询价机制,积极利用招标方式进行大型资产的采购,明确资产验收流程,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严格监督资产采购、处置、使用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资产管理质效,防范资产流失或者闲置问题。

(四)提高信息与沟通效率

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科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合理设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加深业务和财务部门对彼此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分享各自在内部控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积极与专业信息企业沟通合作,科学评估现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和先进性,满足内部控制实施的实际需求。同时,制造企业要积极利用ERP、CRM等综合管理平台,有效对接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化系统,统一数据口径标准,强化系统的兼容性,解决各个部门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数据共享速度,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助力。

(五)改进内部监督评价机制

一方面,优化内控监督机制。制造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配备既精通财务管理又熟悉业务活动的专业人才,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科学设置监督目标,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重点关注业务真实性、流程合规性、会计核算准确性,结合内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制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持续改进内控模式。同时,制造企业要积极与第三方审计监督机构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特点,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结合风险的问题提出专业的意见,为企业内控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完善内控评价体系。制造企业要科学设计内控评价目标,明确评价主体、流程、周期,积极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内控执行数据的收集,根据不同项目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情况科学设置内控评价指标,对各个部门的内控执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获得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并将其与奖惩机制进行对接,对表现优异的部门或者员工进行奖励,对态度消极、内控执行效果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从而激发员工参与内控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内控质效。

参考文献:

[1]夏文.风险管理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经营者,2022(11):67-69.

[2]徐敏.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中小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3):40-42.

[3]阳涛.风险管理导向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反思探索[J].时代商家,2022(12):40-42.

[4]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中国化系列之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新解读[J].财务与会计,2022(0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