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是否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活动的规范性、资金存在较高流动性、较低安全性的特点。在资金管理环节中,若产生私设小金库、挪用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表明内部控制失效,将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风险。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活动。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要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资金管理活动中的各项流程都得到严格控制。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企业资金管理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未落实内部控制要求,产生了资金流失等一系列风险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分别从各环节论述如何实施资金内部控制,对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活动规范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资金管理
引言
长期以来资金管理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资金也是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最高的资产,企业任何日常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企业在实施资金内部控制环节,要规避由于偷盗、腐败、舞弊等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通过形成完善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资金管理活动具有规范性、合理性,以此解决经济犯罪等问题。内部控制视角的资金管理要求较高、过程复杂,很多企业还未认识到资金管理的具体要点,给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一定阻碍。本文对内部控制视角的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解决策略,对企业改进资金管理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一、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资金管理问题
第一,资金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当前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对资金管理活动实行全环节合理控制,在资金管理环节中还存在管控力度不足以及不了解资金管理活动要求的问题。由于未将资金管理工作权责落实到具体环节,未形成各级人员配合的措施,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环节各级人员配合力度不足,产生管理要求执行不到位而发生一系列风险。
第二,资金风险管理不当。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环节,要明确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形成恰当的管理流程。但是部分企业对不同类别资金风险分析不到位,没有根据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形成恰当的控制策略,很可能导致风险发生而影响企业资金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三,资金管理活动执行不到位。资金管理活动包括授权审批管理、结算管理等方面活动。部分企业重要的资金管理环节中关键事项控制和约束不到位,在资金管理流程关键事项发生问题之后,很可能由于相关活动发生问题,导致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产生违规、舞弊、浪费等方面风险。
第四,商业信用使用不足。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环节,要高度关注商业信用的要求,提高资金充裕度。但是部分企业未认识商业信用的价值,存在盲目拖欠供应商款项或过早付款的问题,不利于确保应付账款得到科学控制。
第五,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风险。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环节,要做到对客户全面分析及对风险的科学管理。但是部分企业没有全面分析客户情况,没有对不同类别客户形成相应的跟进及催收机制,可能导致款项无法及时收回。
二、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资金管理建议
(一)完善资金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优化财务部门职能分工体系。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各岗位权责形成对岗位权限的约束和制衡。在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要实现相互监督,特别是对出纳和会计要形成严格的分配机制。其中出纳负责保管各类收支,登记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会计主要负责对原始凭证复核以及形成记账凭证和编制明细账、总账,保管会计档案。任何情况下会计、出纳都不得兼任其他职务,要实现相互监督的要求,规避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规、串通舞弊等问题[1]。
第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环节,要确保财务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和管理素养,以此提高ivweC2L2l19nfqvnyVMUs34bYNAb/5icE5sNdnV9KBk=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企业要根据财务人员情况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控规划,明确财务人员的任职标准、要求,对财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分析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及能力是否匹配,关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通过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培训,达到提高人员工作效能及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二)控制资金管理风险
第一,明确资金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目标。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要明确风险管理工作目标,根据资金管理流程情况对关键节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形成恰当的应对措施,确保资金管理体系得到持续优化。在资金管理环节要明确风险控制要求,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目标和企业长期发展工作目标之间相互衔接,形成贯穿企业资金管理全环节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资金相关的各类活动得到规范约束和控制,并保障财务信息准确及工作流程科学、合理,达到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及整体工作效能的目标。
第二,对资金管理各类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关注不同类别的风险。例如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下游客户无法及时付款,导致企业的款项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压力;上游供应商给企业的商业信用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而产生资金压力。在内部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企业授权审批管理不当,产生资金支出环节未得到严格制约、责权分工不合理等方面问题。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之后,能够基本掌握可能影响企业的风险点[2]。
第三,有序评估风险。企业在对不同类别资金管理活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之后,要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价,做到对风险的科学评估。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要对影响资金风险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财务人员要掌握资金风险管理的相关方法,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各类风险大小以及发生之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并将不同类别风险进行排序,明确风险具体控制要求,确保企业能够形成对风险的差异化管理。
第四,有序应对风险。在资金管理环节,企业要对不同类别风险进行评估,并运用专业的管理机制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当资金管理工作流程发生风险时,第一时间执行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并通过将风险管控要求落实到具体个人,将管理工作步骤安排到具体事项,确保企业资金管理活动各项工作流程得到科学制约。
(三)改进资金管理活动
第一,健全授权审批控制措施。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不同类别事项都要经过严格审批之后才予以开展。实施授权审批控制的方式,有助于企业各环节工作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确保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相应控制措施,规避资金管理流程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首先,企业在授权审批环节,要根据各类资金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将授权审批分为个人授权和集体授权。其中个人授权指的是人员根据工作要求,对资金管理活动相关事项进行审批。集体授权主要是由企业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对资金管理活动事项进行集体审批。通常个人授权适用于预算范围内的日常经济业务事项,集体授权适用于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如果个人授权约束不到位、管理无效,很可能发生腐败、舞弊等问题,给企业的运行带来重大风险。虽然集体授权的效率相对较低,且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但是有利于明确授权审批的严肃性,避免违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3]。其次,落实授权审批追责机制。企业在实施授权审批环节,要将所有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个人,规避审批时发生随意审批、违规审批等一系列问题。在授权审批环节中,个人审批要由审批人员承担直接责任,集体审批则需要由与审批事项相关的职能部门承担直接责任。当后续管理环节出现违规问题时,第一时间形成相应的应对机制,确保授权审批程序尽可能合理。
第二,对资金相关凭证进行控制。首先,企业在收款原始凭证管理环节,收款原始凭证要加盖财务章,并在印鉴登记簿完成登记,由专人进行保管。企业使用收款凭证环节,要优先使用电子凭证。对无法使用电子凭证的才使用纸质票据,纸质票据需要确保连号,并且所有信息都尽可能准确。若票据作废的,要加盖作废章并妥善保管,避免因随意丢弃产生风险。其次,对付款原始凭证进行控制。付款原始凭证要求企业在付款环节,所有支出工作都要经过严格检查以及复核,关注凭证是否具备完善的管理程序,形成对付款环节合法、合规、全方位的检查,重点关注支付金额、时间、方式等方面要求。通过形成相应的审批工作措施,确保资金管理环节中各类事项得到严格控制。
第三,做到对结算方式的控制。企业在结算环节中,包括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非现金主要是转账结算,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接触资金的机会。同时在结算过程中要对结算事项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则,对当日超限的库存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对超过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要通过转账方式进行结算,以此确保所有收支都得到清晰管控。
(四)使用商业信用
第一,形成对供应商的分类措施。企业在实施应付账款管理环节,要最大限度利用商业信用。企业要对各类供应商进行全面分析,关注不同类别供应商给企业带来的账期等方面信息,在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开展合作。首先,对于资金紧缺,要求企业及早付款的供应商,要判断是否具备可替换的选择。如果存在可替换选择,则应该与其他供应商合作,避免与此类供应商合作导致企业商业信用无法被合理利用。其次,供应商在与企业合作环节,资金相对充裕。对于这类供应商企业可以与其进行谈判,充分关注信用期限等,以合理谈判措施延长信用期限,确保企业款项更加充裕。如果相关供应商给企业现金折扣,要判断现金折扣与借款成本大小。
第二,合理确定付款方案。企业在实施供应商管理环节,要形成科学的付款方案。在付款过程中,要解决传统付款方5af69acdd81e726a9c7544c02710a951式仅依靠供应商到货日期或开票日期进行付款的问题,在付款环节充分关注不同类别供应商的情况,选择最佳的付款时间点。对各类供应商由财务部门进行分类,明确不同类别款项往来单位、应付账款账龄、付款期限等方面要素之后形成具体的付款计划,并将付款计划与企业资金计划进行衔接,避免付款之后导致资金紧缺的问题。
(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第一,合理确定信用风险识别因素。企业在实施应收账款管理环节,要对客户情况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全面分析客户情况、资金情况等方面信息之后,对客户风险准确识别,确保企业对客户状态进行监控。企业在对客户情况进行分析环节,要充分关注客户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因素,关注客户偿付款项的能力。通过对客户经营状态进行分析的方式,形成客户信用档案表。在客户信用档案表中要对客户各类信息进行记录,并动态更新客户的资金信息,判断客户是否存在信用风险。若存在风险就不要开展业务往来,以此做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首先,全方位获取与客户相关的信息。企业在获取客户信息环节,可以由企业的销售部门与客户进行沟通,动态收集客户信息。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包括企业信用查询平台等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可以通过与同行业企业以及客户关联方进行沟通,了解客户诚信度。其次,对客户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关注。企业在对客户信息进行评价之后,要关注各类潜在风险大小,并根据风险情况构建可量化的风险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客户的信用期限、信用额度,促使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五个方面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将各类要素细分为二级指标。同时企业要根据客户情况对不同类别指标明确管理标准,在对各类指标进行评分后形成最终对客户的得分,结合客户评价结论形成相应管理建议。
第二,建立对应收账款的监控流程。企业在实施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为了规避资金流转不畅的问题,要形成对应收账款的跟进措施,关注客户管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以此对客户情况更新及形成相应的管理策略。企业市场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客户情况进行跟进、反馈客户的具体信息。对无法及时付款的客户,要落实催收方案。
结语
内部控制视角的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环节以规范化管理为核心,对各类资金进行全面控制的方法,能够促进资金合法合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优化内部控制程序,提高管理合理性。未来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环节,可以进一步结合本文探讨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策略,保障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得到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正莲.探究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中小企业,2023(09):111-113.
[2]尤其丰.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J].营销界,2021(04):140-141.
[3]付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23(23):103-105.
作者简介:王锦芳(1990.10-),女,汉族,浙江嵊州人,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