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探析

2024-11-11 00:00:00曾宁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1期

摘 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需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财务管理转型、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促进财务信息共享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然后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以期能够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进财务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下,国有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都围绕着数据处理展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有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局限,并借助财务信息化系统,对财务工作进行动态监督。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全面分析与评估财务管理结果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另外,借助信息化财务管理方式,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再是基础会计核算和数据的归纳整理,而是由传统的记账、报表会计向以管理为核心的方向进行转型[1]。

(二)提升财务服务质量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解决财务数据单向汇集、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的问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使业务与财务部门有效连接,保持信息畅通,并在技术与共享方面促进业财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对业务与财务数据进行筛选与处理,及时清除错误、无用、重复数据,提升财务数据质量,使国有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环节紧密衔接,形成闭环,完成财务数据高效共享,增强财务信息参考性[2]。

(三)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促进业务、财务工作流程优化重组,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并在此过程中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可以提前制订风险应对或管控策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另外,借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对部分财务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减轻财务人员基础工作压力。比如,通过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权限,就能自动判定是否存在越权调取财务数据、报表等情况,降低财务风险[3]。

(四)促进财务信息共享

国有企业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强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增强彼此间的衔接,打破信息壁垒,搭建统一的数据收集、存储与处理平台。国有企业各部门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可以实时上传各类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价值共创,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间内外部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增强自身实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但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完善,耽误了信息化建设进程。第一,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忽视了对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传输方式的控制,给信息安全留下较大隐患,不仅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可能会使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相关硬件、软件设施引进不足,不能有效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第三,部分国有企业在制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时,对自身发展需求、企业战略目标等分析不够透彻,造成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存在差距,阻碍了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财务管理系统不统一

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应用不统一。企业总部使用系统与子公司系统间衔接较为松散,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信息化管理。首先,企业总部与子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匹配度不高,且管理权限开放不够,查阅子公司财务数据难度较大;其次,由于子公司与企业总部可能使用不同的信息管理平台,在功能与操作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企业总部在监管子公司财务时,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大大增加了监管成本;最后,子公司所有法人并不是统一的,各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法人,财务信息平台互通困难,无法为总部财务提供更加精准的财务数据,影响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业财融合深度不够

财务与业务在国有企业内部分属于不同部门,职能与作用不同,各自在实际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导致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忽视了两者之间的沟通,在数据传输时出现了数据标准与格式不统一、延迟等问题,降低了数据的应用价值。同时,业务与财务数据不统一,也会影响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业务与财务系统间存在信息壁垒,会影响数据全面性与贯通性,产生财务数据分析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不能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支撑。

(四)财务内控能力较弱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对内部控制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营管理层面上,忽视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完善,降低了内控能力,不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优化,出现了经营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另外,部分国有企业在内控实践中,没有将制度流程落到实处,无法在财务管理中控制经营管理风险,对国有企业现金流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系统使用掌握不够熟练,无法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应用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时效性与全面性不足,不能为国有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部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应用意识等比较欠缺,对复合型人才培训、引进方案也不够重视,无法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刚性需求。

三、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

第一,明确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有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需求、企业战略等展开全面分析,在充分掌握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清晰、科学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战略内容应包含建设规划、目标、实施步骤等关键要素。此外,在信息化战略确定之前,国有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制订详细的调查分析计划,对企业运营、发展等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为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支持。

第二,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国有企业需要重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支持信息化建设。在软硬件设备引进时,要委派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负责,确保引进的设备符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需求。

第三,严格落实信息保护措施。信息数据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素,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信息安全保护放在核心位置。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信息访问权限、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完善防火墙等措施,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置于有效监控下,避免财务数据篡改、丢失、泄密等情况,确保信息安全完整。

(二)科学应用信息技术,使财务系统统一运作

首先,建立多元化信息管理中心。国有企业应在运营发展中,对自身发展特点、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能与子公司、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财务信息进行统一运作,快速、高效地管理企业的内部信息。

其次,采用集中管控模式控制财务信息系统。将财务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基础,整合总部、子公司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搭建数据传输与管理的桥梁,方便总部随时抽查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汇总处理后统一管理。

再次,做好系统维护与数据备份工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蕴藏着众多潜在风险,容易遭受黑客、病毒等攻击。为避免数据泄露与丢失,要使系统能够定期自动备份数据,保障数据信息完整有效。另外,在具体落实备份工作时,还要对存储与备份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后期查询与恢复。

最后,建立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负责信息化系统运转状况,根据监管部门反馈的结果,做好系统调整与优化工作。另外,对于检测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做好问题总结,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或路径。

(三)统一财务数据口径,搭建业财融合平台

一是将各类系统、数据资源、互联网资源统一到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国有企业应以自身的发展特点、要求为出发点,构建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应用系统,统一各类资源,方便数据资源调取和使用。同时,还要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使业财信息充分融合,并借助一体化数据分析功能,统一管理业财数据,挖掘数据价值。

二是统一数据口径。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要借助数据集成技术统一数据口径。同时,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要科学分析数据价值,为业财融合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三是健全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国有企业应明确业财融合的目标与需求,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环节设置,做好数据资源整合。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做好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国有企业要结合企业财务、业务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软件或平台,实现业务与财务集成。在国有企业人、财、物力允许情况下,可以结合个性化需求,与第三方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研发与国有企业更加贴合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

四是对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国有企业应做好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对业务系统、数据库、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清洗、整合与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来源统一、数据质量可靠、数据格式统一。另外,国有企业还应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探索数据异常点、合理应用数据挖掘算法的方式,做好数据挖掘与分析工作,并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展示工具,将数据分析结果以更加立体、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数据使用人员。在可视化工具选择时,表格、图表、仪表盘等都是可以应用的工具。

(四)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把握财务管理重点

首先,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借助内控制度体系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国有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的难度也会增大。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应收账款、合同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等内控关键节点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以应收账款为例,国有企业可设置专门管理应收款项目的专班,并制定责任人制度。其中,合同签订、项目实施、验收结算等都属于责任人全面负责内容,要求负责人在具体实践中严格落实,确保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设置自动提醒装置。国有企业应针对应收账款,结合信息技术设置自动提醒装置,提醒相关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催收逾期未收回的应收款,降低坏账风险。

最后,完善内部监控与管理系统。国有企业应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基础上,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结果与绩效考核进行结合。另外,要合理应用正向激励手段,鼓励财务人员参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

一方面,国有企业应重视内培外训,组织财务人员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规范操作财务管理系统。在培训活动组织中,要以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分析方法、财务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同时,国有企业还应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跨专业学习,主动融入业务,提升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业务发展方向的掌握能力,从而在日常工作中,结合自身优势,为业务拓展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数据,支持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做好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国有企业应搭建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使财务部门能准确表达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需求,便于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招聘活动中,重点考核求职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另外,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适当调整岗位薪资待遇,以留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旦.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完善思路[J].中国民商,2023(03):143-145.

[2]靳娟茹.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品牌研究,2023(08):109-112.

[3]王淑娟.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品牌研究,2023(15):109-112.

作者简介:曾宁(1973.04-),男,汉族,云南昭通绥江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