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属于最基础的单元,通过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农业;人才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由于县域经济在促进农村消费及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发展有序推进的新形势下,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维度发展措施,以此来促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而且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县域数量较多,经济规模较为庞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会促进国民经济总量的显著提升。县域经济产业和资源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过高质量发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与城市经济在产业上形成协同的互补,促进国民经济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庞大的县域人口也能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有效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经验和技术的推广,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1]。
(二)推动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作为城市和乡村的连接点,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为城乡产业融合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不同县域以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实现差异化和协同化发展,也能够促进区域的优化布局和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针对农村各方面投入增加,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增加就业机会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会推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创造出诸多的就业岗位。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也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来满足发展需求。在良好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下,涌现出新的创业企业和创新项目,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下,农村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一些新兴业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率,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产业多元化,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也有利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而且在县城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力。县域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也能够更好地吸引人口集聚。特别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有效推动了城乡的融合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定位
(一)经济发展功能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独特的县域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县域内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的优化升级。重视培育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产业培育和发展,为县域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全面提高居民收入[2]。为了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还应制定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县域经济发展还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强化与周边县域的合作,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另外,县域范围内还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促进民营经济的壮大。并通过培育本土企业,打造一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二)农业基础保障功能
县域经济不仅在保障国家农业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环节。县域承担着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任务,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化种值结构,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并通过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了有效保护农业资源,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耕地流失、土壤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并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稳定农村就业,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村生态的平衡。
(三)城乡融合纽带功能
县域经济具有城乡融合纽带功能,人才和资金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城乡土地的统筹利用,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县城不仅可以承接来自城市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还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产业的梯度发展。而且城市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等也能够引入农村,带动农村的产业升级。城市产业之间通过密切联系和合作,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也有利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将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向县域扩散,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3]。并以县城为中心,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积极完善县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覆盖,实现城乡之间便捷交通和信息的共享。优化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确保城乡能源供应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并通过深入挖掘农村优势资源,借助县域平台进行推广。另外,城市的现代文明理念和文化活动引入农村,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四)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涉及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民政服务和住房保障服务等。通过普及和发展县域内的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居民的健康。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推进就业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的整体水平。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在社会服务功能中,还应维护社会治安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民政事务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另外,通过开展住房保障服务,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确保房地产市场良好的秩序。
(五)生态保护功能
针对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维护好县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采取多种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县域内的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改善县域环境质量。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并针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加大环保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另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植树造林和增加碳汇等方式,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县域有较多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通过对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和维护,并深入挖掘、整理和宣传本地特色的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可以有效提高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并通过开展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还需要与时代需求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县域内还要重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并通过促进县域间的文化交流,丰富本地文化内涵,实现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学习和融合。
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与创新
通过结合县域的资源,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并重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和设立专项基金,加快推动特色产业的集群式发展。通过建立县域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传统产业应积极与新技术融合,加快推进新业态的发展。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应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要加强县域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通过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提高行政效率,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合理划分财政收入范围,提升县级财政统筹能力。针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加快改革的步伐,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拓宽县域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针对县域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全面提高县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另外,还要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全面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县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和发展条件。具体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应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和区域特点,而且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较好的协调性。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确保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并考虑到基础设施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应推进互联互通的进程,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推动农业现代化
具体应与县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明确农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区域布局,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方面的投入,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的扶持力度,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应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充分挖掘县域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并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5]。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绿色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和保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通过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针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税收优惠,并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县域人才培育水平。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县域企业不仅要积极改善工作条件,还应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为人才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政府应建立产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有效支持。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还应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和人才服务体系,并积极与外界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县域人才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结束语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驱动的产业。并通过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此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乐乐.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4(13):177-180.
[2]文必武.加快构建黄平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当代贵州,2024(26):52-53.
[3]杜志雄.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06):1-4.
[4]陈廷超.坚持以产业振兴为统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09):38-40.
[5]安锋.乡村振兴战略下庆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J].当代县域经济,2024(0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