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2024-11-11 00:00:00陈静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1期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区域发展体系,以期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文中从数字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合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网络数据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给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数字经济依托信息技术取得高速发展,呈现共享性、快速性、普惠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数字经济通过释放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赋能城乡共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并为区域协调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

一、数字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化平台作为载体,呈现高创新性、高渗透性、高效性和数据驱动等特征。数字经济通过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cL03+dj3vz6oDy90Ctktjw==式,并在各行业和领域进行渗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而且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不仅能够将数据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经济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等作为主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产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并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数字技术也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强调数据的资产属性。由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缩小了城乡、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使更多人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数字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为加强各国间经济联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间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区域协调发展指的是不要求完全平衡,又要避免差距过大,更强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并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不同区域以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合理进行产业分工和协作,区域间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协调发展也更强调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基于社会层面,更强调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缩小及社会稳定和谐;基于生态层面,不同区域间的共同承载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通过协调区域间的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供应[1]。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共同繁荣和进步。通过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并通过强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社会公平发展过程中,通过确保不同区域居民享受到公平和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并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利用数字技术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不同地区的市场信息、资源状况和政策环境,精准进行产业布局,这对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渗透,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有效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也促进了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不同区域间创新资源实现高效共享,有效提升了区域自身的创新能力。再加之不同区域间的远程协作和创新合作,也进一步缩小了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差距。

(二)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以劳动力、资本、信息等为主,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间要素的流动,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方式也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劳动力流动成本和风险大幅度下降[2]。数字技术也为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劳动者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远程教育等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养,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也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数字金融的出现为不同区域的企业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融资渠道,融资效率提高及融资成本降低,这对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量的风险投资和创业资本针对有潜力创业项目的投资,也有效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市场信息在不同区域间的传播更具高效性和透明性,信息获取更具便捷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市场定位和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撑,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市场融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推动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和文化资源等方面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数字技术使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向不同区域学生开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技术为欠发达地区教师提供了培训机会,教师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在线教研平台也为不同区域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通过远程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大幅度提升。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及共享,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区域间医疗水平差距缩小。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各类数字文化平台为不同区域文化资源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智慧城市的建设打破了城市间的信息壁垒,城市间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促进了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再加之借助数字技术助力特色小镇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数字经济以其强大的创新力和渗透力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并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三、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加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城市和重点区域实现5G的全覆盖,并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5G网络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网络支撑,推动5G的行业应用,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和光纤到楼的建设,使其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高速网络的要求,并推动千兆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家庭和企业的网络体验,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应用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3]。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互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海量数据来源。物联网还应加快在各领域应用,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各区域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资源条件,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为了能够给企业和个人提供更灵活、高效的计算资源和服务,应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云计算安全,确保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区域间为了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不同区域间应积极推进网络连接,促进区域间数据流动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网络的整体性能。还要加强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提升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另外,还要积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保障,为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在数字产业集群培育过程中,应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打造产业园区及加强产业链协同。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并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4]。数字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应强化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必然要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通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的关注。通过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软件企业,推动软件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在推进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同时,还要重视通信服务提供商的培育,积极拓展通信服务市场。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及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发展。

传统产业应加快数字化的转型,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遥感等技术发展智慧产业,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管理。同时还要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发展与数字化相关的新兴服务业态,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还要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并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应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各区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在财政、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应出台数字经济支持政策,为数字经济企业和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5]。积极完善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加强对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电子商务法规,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为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应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积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流转和转化运用。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面,应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企业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数字经济继续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引进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优化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环境,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另外,还要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市场、引进数字经济资源和加强数字经济国际交流,提升数字经济企业国际影响力,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合作

通过建立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机制,成立区域数字经济合作组织,确保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并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数字经济合作规划,明确合作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为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提供有效指导。并应建立协调机制,为各区域地方政府制定数字经济合作政策提供有效的协调,避免出现冲突和重复建设的情况,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积极搭建区域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区域内各地方的政务、企业和社会等数据,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引导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进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区域范围内还应加强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区域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另外,还应通过策划实施跨区域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和建立跨区域数字经济项目合作机制,推动跨区域数字经济项目合作,实现区域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结束语

数字经济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合作,以此来提升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联动性,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逸菲,宋晓荷.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3(16):135-138.

[2]王军,刘小凤,朱杰.数字经济能否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软科学,2023(01):206-214.

[3]王悦.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展经济,2023(01):136-138.

[4]刘磊.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4(15):57-60.

[5]程荣荣.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24(0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