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战略要点研究

2024-11-10 00:00:00成武家
消防界 2024年10期

作者简介:成武家(1994—),男,汉族,青海海东人,硕士研究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困难以及要点。根据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阐述了高层建筑在消防灭火救援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如火势迅速蔓延、内部被困人员逃生难度大等问题,同时明确了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要点,包括开辟逃生救援通道、提高火情侦察能力、充分利用建筑自带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的排烟散热措施、运用供水系统进行救援等,以确保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困难;要点

引言

当前,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救援已成为消防救援工作的重点。为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防管理部门必须精通高层建筑应用灭火技术,并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行动中充分应用这些技术,以确保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消防灭火救援的及时性。

一、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

(一)消防安全隐患多

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更多,这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内部存在非常多的电气设备和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此外,高层建筑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材料容易增加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其内部功能复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救援工作将面临诸多困难。

(二)消防安全管理难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由于其内部结构跨度较大,公共空间众多,使得在高层建筑中实现防火分隔变得困难。此外,高层建筑内众多的管道竖井可能会引发烟囱效应,从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二、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难点

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尽快到达失火现场、如何及时搜救被困人员。要想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救援人员熟练掌握高层建筑的楼体结构。因为高层建筑体量大、内部人员密集,如若内部发生火灾,救援人员将难以及时控制火情,无法及时遏制火情扩散。此外,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发生火灾时,难以尽快排出火灾所产生的烟雾,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灭火用水供应不上,从而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影响。

(一)高层建筑火势蔓延迅速

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的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救援难度也非常大。高层建筑内部有很多垂直的管道,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管道会促使火焰顺着管道竖井快速向整个建筑物扩散,同时也会在其内部产生烟囱效应,形成立体火灾。

(二)高层建筑内部被困人员逃生困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将给被困人员带来一系列威胁。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空间大,无论是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撤退路径均相对较长。如果没有尽快疏散大量被困人员,极易导致逃生混乱,甚至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通常缺乏有效的排烟系统,不仅不利于烟雾的排出,还可能增加被困人员的紧张情绪。若没有安抚好被困人员的情绪并尽快组织疏散,将可能造成拥挤现象,从而给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高层建筑排烟和通风困难

高层建筑的外墙部分通常以密闭式玻璃窗为主,如果楼内未配备机械通风装置,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火灾发生时,难以快速排出烟雾,导致烟雾在建筑内部聚集。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主体构造复杂,排烟管道局部弯曲可能会影响烟气的排放和散热的顺畅性。

(四)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困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楼体较高,及时输送消防用水存在困难。高层建筑内部消防供水设施缺乏定期维护,导致消防供水设施不完善。楼内消防供水设备陈旧,维修和LzxGxPiELiTAslz9c78QEg==监管水平不高,使其在发生火灾时不仅难以发挥消防设施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消防设施的使用效能。由于高层建筑没有安装管道系统,消防人员必须合理布置水管。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还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三、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要点

(一)开辟逃生救援通道

在进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时,消防人员需秉承“救人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疏散被困人员,确保救援通道畅通,尤其是楼梯、出入口以及消防电梯等。同时,消防人员需加大排查力度,仔细检查电梯内是否有被困人员;若被困人员较多、火势蔓延快速,需按照一定顺序和当前的情况进行合理搜救;在起火层进行搜救时,需先明确起火房间,并从起火房间开始组织疏散,注意提醒被困人员使用消防电梯[1]

(二)搭建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当前,一些高层建筑已配备完善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若存在安全隐患,楼内的消防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联系消防部门,以便他们能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尽快开展消防救援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那些尚未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的老旧高层建筑,消防部门需加大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检查区域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同时还应分析和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实时跟踪建筑消防隐患,全面治理,确保消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火灾问题上,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降低火灾安全隐患发生概率。

(三)提高火情侦察能力

高层建筑功能复杂,房间、各区域多样且极具差异性,不仅可能引发火灾,还不利于人员疏散,会带来其他诸多救援问题。因此,消防救援人员想要确保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具备精准的火情侦察能力,充分掌握建筑的结构、起火原因,迅速做出判断,预测火势蔓延的具体方向,以便及时采取救援措施,确保救援效果[2]。因此,这要求消防部门着力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火情侦察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消防部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消防救援人员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培训应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能系统掌握火情侦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培训过程中强调火情侦察的重要性,以引起他们的重视,提高他们的侦察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火情侦察工作所用的热成像仪器等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能在火情侦察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并不断提升火情侦察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充分发挥建筑自带消防设施的作用

第一,消防栓。它是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常用的一种设施,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常与其他灭火器协同使用。在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通道处,通常会设置易于识别的标志以及应急灯。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需迅速利用建筑内部的消防栓接通水枪进行灭火。同时,市政消防栓一般设置在高层建筑附近,通过内外部协同灭火,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势[3]。第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高层建筑内合理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我国建筑标准的要求。该系统主要由雨淋系统和水喷雾系统组成,消防救援人员可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以有效控制火势并实现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目标。

(五)实施排烟散热措施

为有效开展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消防救援人员应采用排烟散热措施。首先,进行排烟作业,借助固定防排烟系统,通过喷射水雾的方式进行。如果发现着火点,应尽快清理火源周边的易燃物,并特别注意排烟通道上的防火门。排烟通道不应在燃烧区域下方,否则火势可能会迅速蔓延,给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带来困难。如果房间着火,火势未向窗外蔓延,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时,应按照“先下风、后上风”的原则,在建筑外部利用举高消防车对外窗进行破拆,以实现排烟目的。

在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救援人员通常会使用水枪,并按照防烟分区精准喷射起火点,同时可以对上下层的窗口进行喷射,以实现灭火和降温的目标[4]。在抵达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后,消防人员需迅速掌握火势的发展情况,并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火势蔓延。在进入各个起火房间时,消防人员需谨慎选择开门的具体方式,并对室内火势的具体情况做相应判断。若门朝外开且处于下风处,消防救援人员需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以避免自身受到伤害。若门朝内开且处于上风处,在开启着火房间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回燃现象[5]

(六)运用供水系统

为顺利完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必须及时灭火,而灭火需要大量用水。因此,在及时开展消防救援活动时,要确保水源能顺利补给。在高层建筑内部,合理配置消防栓、消防水箱以及自动灭火系统。一旦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阶段,建筑管理人员可以尽快组织灭火救援人员,并发挥高层建筑内部消防供水系统的功能,以有效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当消防队伍赶到火灾地点后,他们可结合当前情况,通过供水系统设置水枪阵地,启动消火泵和喷淋泵,随后迅速对供水系统进行加压补水,以控制火势蔓延,避免发生特大火灾。

四、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进行消防演练

消防管理部门需制定消防安全演练计划,并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演练,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6]。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在线上或线下开展消防安全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自救逃生方法以及消防安全技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还能提升人们在用火用电时的警惕性。此外,消防部门应事先准备好充足的消防物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合理制定管理制度

消防管理部门要想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结合当前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并深入探讨可能会引发火灾的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在构建管理机制时,必须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的具体要求,保障各项工作达到消防要求[7]。同时,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各类电器进行管理。在具体执行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时,若区域内存在动火单位,应落实管理制度,做好周边区域和单位内部的防火管控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在大型商场内,应禁止吸烟或设置专门的吸烟区,以防止烟头被随意丢弃。此外,鉴于高层建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相关部门需不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做好消防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以确保电子元件能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应加大防护力度,不断维护建筑内部的自动化报警系统,并定期对消防管道和卷帘门等消防相关设施进行检测。在具体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尽快解决[8]。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制定安全巡检制度,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明确工作人员职责,落实逐级防火制度,以确保工作人员具备预防火灾的意识,并实现预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火势难以控制,还会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因此,消防救援人员需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分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点,明确灭火救援要点,并实施有效的救援措施,同时引进先进设备,为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以有效扑灭火灾,解救被困人员。

参考文献

[1]周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要点与灭火救援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15):22-24.

[2]路锋.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困难与要点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15):108-110.

[3]杜娟.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措施与灭火救援技术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3(02):95-97.

[4]曹勇.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要点及实施模式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1(24):135-137.

[5]叶江新.关于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3):73-75.

[6]王李先.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困难与要点的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1(09):63-64.

[7]高洋.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困难与要点分析[J].科技视界,2021(22):155-156.

[8]魏清松.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困难与要点探析[J].今日消防,2019,4(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