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11-10 00:00:00李庭王峰赵晓龙周燕燕马铖
消防界 2024年10期

作者简介:李庭(1986—),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实训室管理。

摘要: 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培养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有重要作用。高职实训室是学生检验自身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操作的重要场所。这类场所中存放着大量仪器、设备,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为此,高职院校实训室应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本文针对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来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很多学校都开始建设实训室,进一步提升高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随着高职实训室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类设备、仪器越来越多,导致相应的消防风险大幅提升,给高职院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

高职实训室是学生开展理论知识巩固和实践操作训练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促进教师合规意识进一步增强,避免出现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问题,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实训教学工作更好落实。

(一)落实法律法规

2023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这一法规为高职院校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火灾事故处置与善后等多个方面设定了详尽的准则与规范。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训室是消防管理工作的关键场所,实训室的消防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因此,通过开展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活动,不仅能够更好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还能显著提升高职院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安全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二)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高职实训室是教师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通过实训教学,能够使高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优化,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实训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避免各类危险出现,有效保障教师和高职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工作,能够大幅提升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三)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开展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优化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实训室出现消防安全问题,为高职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实训环境,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高职生学习过程中,实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实训室的设备出现安全隐患,除了会对学校的资产造成影响外,还会对高职生的学习计划、实训计划等产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生参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看出,通过开展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优化工作,不仅能够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方面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对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进行管理、防控,如消防器材、建筑物、消防通道、门窗、排烟设备等。

1.建筑物耐火性能问题

高职实训室所在建筑的耐火性能会对火灾蔓延速度产生一定影响。火势迅速蔓延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员的逃生和施救难度。当前,很多现代高职院校的新建实训室通常会采用耐火性能较高的建材。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建筑时间较为久远,部分实训室处在一些老旧建筑中,甚至一些实训室还是砖木结构,耐火性能较差,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同时,一些实训室的布置多采用非防火材料,在无形中增加了火势蔓延风险。

2.设备及线路老化问题

高职实训室通常会用到很多电气设备,大幅提升高职生的实训效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同时,为提升实训室的应用效率,设备安装通常较为密集,很多设备需要铺设各种明线、暗线,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实训室的消防安全隐患[1]。若实训室中出现设备老化、线路漏电等问题,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一些设备、材料发生爆炸,导致更大火灾。同时,随意铺设电线也很容易出现线路损伤,进而引发短路,导致实训室出现消防安全隐患。

3.安全通道及防护设施陈旧问题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一般的管理工作不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随时做好应对准备。若在实训过程中发生火灾,师生可以利用消防安全通道进行逃生。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部分人不够重视消防安全通道管理工作,甚至一些通道门会常年上锁。此外,一些防护设施也存在缺乏安全检查、保养等情况,导致发生火灾时难以正常使用,从而影响施救工作。

4.消防设备管理问题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的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式灭火器,很少有高职院校会应用水基型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通常只有六年左右的有效期,因此装备的数量很少,普及程度也较低。干粉式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有效期一般在10年左右。由于这些灭火器的有效期较长,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对其的保养工作不够重视,难以结合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展开定期维护[2]。灭火器材由于缺乏保养维护,高职院校实训室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出现灭火器故障,导致其失去了灭火功能,从而极大影响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二)管理层面的问题

为提升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加强相应的管理培训工作,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工作的责任划分,制定更为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并有效落实。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并不合理,管理工作中部分领导缺乏主动性,导致管理水平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少有人能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管理信息的传递不科学、不合理,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出现消防问题时,很少有人能合理、科学进行处置。在权责分工以及专人专岗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关注度也较为不足,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融入学校日常工作显得尤为困难[3]。目前,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多由安保部门人员兼职。然而,安保部门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极大制约其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安保人员可能会因误操作而导致火势扩大,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另外,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很容易导致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由于消防安全并不是一个常发性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会逐渐疏忽相应的检查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少将消防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在检查来临时才会检查、应对,给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埋下巨大隐患。

三、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实训室的重要内容。由于很多领导对于实训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一定问题,从而可能出现消防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效果,应树立更为合理、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学校领导应以身作则,不断提高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实训室的教学做好管理工作,为各类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应针对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展开针对性宣传,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参与度,使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消防安全活动中。这也是提升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做好硬件升级和设备养护工作

针对高职实训室建筑的耐火性问题,应对其展开分析,如果实训室的建设基础是老旧校舍,可以尝试对其内部设施进行优化,更换其中的一些易燃材质,大幅提升建筑的防火水平。针对一些问题线路,应展开重新规划与改建,保证线路的合理性、科学性,避免出现线路老化情况[4]。对于一些老旧设备,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换,避免出现消防安全问题。针对消防安全通道以及消防安全设施,如消防管道、消防门等,要做好相应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三)做好日常盘点与检查

针对消防灭火设备的失效问题,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为此,应加强对实训室消防安全设备的盘点与检查工作,尤其是灭火器的遗失问题。教师应定期做好实训室消防安全设备的清点工作。在日常使用时,应明确教师对相关设备的保管责任,使教师与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责任,避免出现消防器材无效、遗失等问题。

(四)加强消防安全专岗专人制度建设

针对高职实训室中存在的设备老化、保养不及时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此岗位,对各类设备展开更为深入、全面的检查与保养。此外,应结合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细则,明确不同设备保养人员的分工,不断提升实训室设备保养工作的全面性、及时性,避免出现保养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这也是提升khjBEXQJkOT7JBbuWnnrqoWSQ2wc5LUq8loGSFiLkpA=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五)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建设

为提升高校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更好发现潜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为各类隐患的处理、风险的消除打下坚实基础。一般来说,消防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应包括风险筛查、数据库建设、应对措施以及执行机制等。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数据检查、采集机制,能够实现对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项数据的有效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风险[5]。此外,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风险筛查工作,对各类消防设备的数量、功能、大小等要素进行科学分类,并定期开展盘点与检查工作,确保日常监控与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针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必须深入开展风险筛查,并对筛查出的风险进行合理分级,同时制定相应的启动机制以应对潜在风险。

(六)有效落实考核与奖惩机制

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活动中,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流于表面的情况,会对各类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大影响,阻碍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应不断提升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应结合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更为有效、合理、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的落实考核工作,保证考核效果。在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中,应做好消防设备的维护、更新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避免消防安全问题。针对考核与检查中发现的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学校应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促使管理人员更主动、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提升负责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结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可以从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做好硬件升级和设备养护工作、做好日常盘点与检查、加强消防安全专岗专人制度建设、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预警机制、有效落实考核与奖惩机制等方面入手,在无形中促使高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兰伟兴,杨萍萍.广西高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3,8(11):5-7.

[2]张香红.广东L职业学院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

[3]崔巧玲.基于消防安全视野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策略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6):157-159.

[4]杨东益.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04):92-96.

[5]任宛莉.论高职院校化学实训室安全管理方式[J].当代化工研究,2021(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