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洗澡

2024-11-09 00:00:00乔叶
《学习方法报》初中升格作文 2024年13期

话题展示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爱包围着。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道目光,一顿饭,一双鞋……每一个细节中都藏着浓浓的爱。

请以“爱的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佳篇引路

母亲闭上眼睛。我把花洒举在母亲头顶,水流倾泻下来,母亲本来就花白的头发更花白了,本来就稀少的头发更稀少了。头皮大片地露了出来。花洒冲左边,左边头皮露得多,花洒冲右边,右边头皮露得多。

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洗头的情形。大约是每周一回,彼时我的发量称得上是茂盛,这个频次就有点儿过低。没办法,母亲忙,我也贪玩,把时间凑到一起不太容易。洗头又不是什么要紧事,能拖就拖着呗。我每日里胡天胡地地疯跑出汗,头发里很容易藏污纳垢,挨到必须要洗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母亲隔着饭桌都能闻到我头上的酸臭味儿。于是就洗。此时我脑袋上已经攒了许多“锈疙瘩”,要把“锈疙瘩”梳通,总是要费些劲儿,也总是有些疼的。于是母亲骂骂咧咧,我鬼叫狼嚎。一个像在上刑,一个像在受刑。每次洗也都要用好几盆水,可真是一项大工程啊。

等到渐渐长大,自己知道了干净,我就再也不让她洗头了,自己洗得勤快得很。再后来,就是给她洗头了。用过硫磺膏,用过“蜂花”,用过“飘柔”。到现在,我用的已经是防脱洗发水了。

水小点儿。多费。母亲说。

我调整着花洒,让水流变小。

这城里水贵的,能赶上早些年的油价钱。

瞧您说的。啥时候油都比水贵。

那是。油不比水贵,那还能叫油?昨儿小娜才买的那油,叫啥瓜子油,恁小一瓶,都花了一百多哩。

是葵花籽油。

就你洋气。葵花籽不是瓜子?

是,是。

自从母亲中风后,我就不怎么顶撞她了,她的脾气也被我惯得没了边儿,动不动就指责我训斥我,在我跟前耍尽威风。

油跟水,不是一物,就不能比。人整天得喝水,谁整天喝油哩。油得炼,水用炼?天上下雨下雪那都是下水哩,啥时候见过天上下油?

中风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母亲的嘴皮子。利落得很,甚至更利落了。直到花洒冲洗发水的泡沫时,她才闭上了嘴。

已经有五六年了吧,每年入冬之后,母亲都要来郑州住两个月。暖气开通一个月后来,在腊八之前一定回去。

她原是不大愿意来的,每次来都要我和弟弟三求四请,软磨硬劝,她才会勉强答应。泥蛋儿(泥蛋儿是我年方四岁的小侄子)出生之后,她就很情愿过来了。她跟我说,过来住一住,对谁都好。大儿子一家能好好松快一段时日,闺女和小儿子也能好好尽尽孝。谁的心里都得劲儿,谁的面子上都光鲜。

别以为我没看出来,您就是想多看看你这小孙子。

那可是。她慨然道。

大孙子不亲?

你个挑事儿精。大孙子也亲,可那是老大家的。弟兄们再好,一门是一门的根儿。要算细账的话,我平日里亲大的多,还亏了这小的呢。

水流中,母亲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老年斑和黑痣也更明显了。在水光的润泽下,这些倒也不颓丧,是闪亮亮的一种明显。她的左眼角有一个月牙形的小疤。

听她讲过很多遍,那是她小时候,我姥姥在村外和社员们大炼钢铁,她和小伙伴们偷偷跑去看,你推我搡的,根本不知道害怕,越看离炉子越近,忽然间,炉子里爆出来那么一团火星子,直朝她飞过来,把她的一大片头发都烧焦了。

还好没破相。每次她都会这么感慨。以往我都会回敬她“那是您有福气”之类的,这次我决定改个说法。

就算破了相,您也是大美女哩。

你个坏蛋,她骂。笑盈盈骂人的母亲,总是特别有光彩,那个神采奕奕的模样,好像根本不曾中过什么风。

(节选自《七粒扣》,有删改)

技法小贴士

1.写作素材独特化。母亲为未成年的女儿洗头司空见惯;女儿为母亲洗头却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了女儿为母亲洗头的材料入文,选材独特,有新意。

2.人物语言个性化。在洗头的过程中,“我”与母亲聊天,母亲的话口语化,句式灵活,多为短句,写出母亲在女儿面前放松的状态,符合母亲的人物形象。

3.运用插叙的手法。作者以给母亲洗头为主线,运用插叙的手法,在洗头的过程中,插入与母亲相关的内容,给母亲洗头的女儿一点一点地洗出母亲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