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重视角,多几重内涵

2024-11-09 00:00:00

文章以“我不是一条鱼”为题,题目中的“鱼”,意蕴非常丰富,一指水中的真正的鱼。二可以指人们追求的一种利益,比如“舍鱼而取熊掌也”中的“鱼”就是喻指次要的价值或利益。在小说中,“我”这名退休干部,被人盯上,被当作有利可图的鱼,“我不是一条鱼”是老干部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也劝告送礼者不必对“我”有所图谋。三喻指任人鱼肉的那种无能懦弱。我不是一条鱼,表明了老干部不想任人宰割的决心和意志,最终他靠着内心的坚定信念,拒绝了他人的诱惑。

小说的主题不难理解,这就是一个人受诱惑然后在拒绝诱惑中获得成长的故事,因此仅从人的视角就可以厘清整个故事,那为什么小说还要加入鱼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并且整个小说一直在鱼与非鱼的视角切换中讲故事呢?其实不论是人的视角还是鱼的视角,都是有限视角,多一重视域的观察,肯定能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从故事情节来看,小说围绕老干部执意要拍一张鱼戏莲的照片展开,如果删去鱼的视角,那么主线故事展开的背景就会缺失,在“我是鱼”的部分,多次提到我们鱼儿也会跳起来偷吃荷花的花瓣,这为老干部最终拍到照片埋下伏笔。而且鱼与老干部的心理多次穿插对照,它们之间不是隔膜的,而是相呼应的。“看在他这么大年纪的份儿上,我就跳一下”,鱼儿为老人的执着而舞,而老人也感应到了鱼的心声,如“那条鱼好像知道我做好了准备”,就在这种互相呼应的瞬间,老干部最终拍到了最美照片,由此可见,从鱼的视角叙述的部分内容在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此外,正是由于鱼儿的调皮,不露水面,才使拍照受阻,带出了熟人送六百变焦佳能照相机镜头给“我”的情节,由此主线任务中带出了支线剧情,丰富了故事情节。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一个退休的老干部也被送礼的熟人看作是一条鱼,一个猎物,一个观察的对象,此时人也是鱼。鱼的形象与人的形象互相补充映衬。比如文中从鱼的视角写到,鱼儿天生就不是吃花瓣长大的,但是仍然会被鲜嫩娇艳的花瓣诱惑,鱼儿知道自己一旦越出水面,那些“炮口”就会咔咔咔咔咔。鱼的心理就是人的心理,人也明白自己会受诱惑,也知道自己一旦被诱惑就会被拍到,被抓住把柄,这部分隐晦的心理活动,都通过鱼的心理传达出来了。鱼的视角叙述补充了“我”作为一条“鱼”时的内心想法。

在故事主题上,文中“我不是一条鱼”的句子反复出现,但意义不断变化:从陈述客观事实,到强调“我”即便是快退休也不会成为轻易上钩的鱼,赞扬了老干部能够坚守内心信念,在诱惑中经受住了考验。人的视角与鱼的视角交替叙述故事,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作家简介

非鱼,女,河南三门峡人,作品《荒》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入围第三届小小说金麻雀奖,2008年入选“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出版有小小说集《来不及相爱》《半个瓜皮爬上来》《痕迹》等。第四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