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案例:五年级学生小A脑子很聪明,但也比较调皮,某一天内他打架两次,被班主任进行了批评教育。下午放学排队时,他又故意伸出腿绊了同桌一下,导致同桌下巴磕到台阶上流血了,嘴也肿了。班主任见状,在放学接孩子的路队中找到小A的家长,告知其今天发生的三件事,希望家长回家能好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小A家长却不高兴了,满腔怨气地说:“老师批评孩子过于严厉,孩子眼睛通红,肯定是哭过了,而且在接送孩子的公共场合这样说,有点小题大做了。”眼见沟通失败,班主任只能苦笑。小A家长继续说道:“孩子大了,自尊心很强,以后无论孩子在学校犯什么错误,希望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处理,但是不能批评小A。”老师顿时语塞,无力回应。霎时间,教育的立场与尊严荡然无存。不仅如此,小A家长事后还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了投诉,认为班主任对孩子缺乏耐心,这让班主任十分心酸,并陷入迷茫。
一、透过现象, 发现家校沟通的“意义之山”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遇到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较为袒护的家长,势必会沟通不畅,进而引发家校矛盾,这样不但会伤害到教师,也会让学生分不清是非对错。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学校育人的核心目标,也是学校的办学愿景。那么,教师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智慧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呢?
案例中的小A家长比较袒护孩子,在这种“庇护”下,小A恐怕难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时至今日,家校沟通不能再绕道逃避,必须见山而行,力求通过沟通与家长产生更好的精神共振与情感共鸣,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互动,有效化解家校矛盾。
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策略,需要的主要是耐心和智慧,“三明治”沟通法就是针对这一类案例的有效对策,即把批评或建议的内容夹在两次表扬中间,就像一块三明治,两层厚厚的表扬夹着一层薄薄的批评,让学生和家长都更容易接受。具体来说,第一层表扬重在赞扬、赏识或肯定,第二层夹心层是建议、批评或交流不同观点,第三层表扬重在托底,给人鼓励、信任或期待。
例如,面对犯错的小A,班主任在沟通时应以理念和策略为先,而不是以情绪为先,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待自己心平气和了再去跟小A沟通。在批评小A之前,根据自己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首先找出他身上值得肯定的优点,让他放下防备心理,愿意听教师继续讲。第二步,批评时着重指出错在哪里,该如何改正。第三步,顺势激发其开始改变。如果班主任这样跟小A说:“小A,老师知道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爱运动的孩子,你可以在下课期间尽情地打篮球或是参与其他活动,但你最近总是不能跟同学友好相处,甚至还故意绊倒同学,这个问题很严重。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尽快地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我们先来做一个一周团结同学打卡表,好吗?”班主任要对学生表示出信任,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并愿意作出改变。
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同样可以使用“三明治”沟通法。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班主任就应该主动和小A家长取得联系,把事情原委说清楚,绝不能等到放学时公开处理,让家长误以为教师是在故意让自己难堪,导致事情变得棘手。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而是在道理面前,教师应先给家长一些将心比心的共情。你争我吵解决不了问题,和风细雨才能把话说进家长心里。
上述案例中,小A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袒护孩子最终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班主任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如家长会结束后单独向小A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过度袒护孩子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弊端。
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是一座通往家长心灵的桥梁。笔者做班主任期间也遇到过与小A家长类似的家长,也发生过类似“撞伤同学”的意外事件。我先向家长分享了以前某某撞伤同学的事,以及那位同学家长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再让这位家长换位思考:假如被撞伤的是自己的孩子,你希望对方怎么做?从而与家长达成合理解决问题的共识。
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不可缺少学校与家庭这两个角色。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引领者,必须清楚建立新的家校关系要从改变家长开始,因为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今天的学校和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先打造一种新型家校关系——在相互陪伴中成全彼此。家长支持教师、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教师理解家长、学会沟通,尊重每一个家庭的个性需求。两者在相互陪伴中成全彼此对学生的那份同样真诚的爱。
二、加强合作,重返家校沟通的“绿水青山”
IqdYLGoqUbF0aKu/q7We4g==家校沟通是家校共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校关系要想保持良性互动,加强家校沟通是关键。教师对家长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以下这四点能够助力家校沟通更和谐,对家校协同育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懂得尊重”是教师赢得家长尊重的前提
尽管在家校沟通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教师需要清楚,家长和我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在和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性是教师赢得家长尊重的前提。
2.“善于倾听”是教师得到家长认可的艺术
教师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育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时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也值得教师学习借鉴。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通过各种途径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3.“看见孩子”是教师赢得家长信赖的内核
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是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在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教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样也能让教师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孩子当前应达到的水平,与家长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发展方案,促进教育目标尽快实现。
4.“智慧言语”是教师获得家长支持的润滑剂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不急不躁,同时把握好沟通的顺序,好话放前面,意见之后提,给出好建议,最后表期望。当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向不同的家长进行表达,多给家长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交流沟通中的眼神、手势、笑容等非常重要,教师要多给予真诚赞赏和鼓励,让家长发自内心地支持自己的工作,促使家校共育更有效。
学校教育再先进,也替代不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再完善,也需要学校教育弥补推进。要打造面向未来教育的家校共育新样态,走好家校沟通的关键步伐,需要教师直面挑战,对教育价值与专业的高峰发起一次次冲锋,在家校一次次良性沟通中完成登山之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