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文大讲堂

2024-11-07 00:00:00赵常松

文题展示

草木喜传情,万物皆生命。生活中有鸡犬相闻,日光下有沙鸥翔集,远方有策马奔腾,它们有的矫健轻盈,有的憨态可掬,动物作为我们亲密的朋友,与我们同赏日月,共享美丽世间。

请以“我与______的故事”为题(请在横线上填写某一种动物),记录你与动物之间的趣闻逸事。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注意书写的规范美观,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

文题解析

审题立意明方向。作为一道要求非常明确的半命题作文,动物类话题文章可写的内容很多。从选材的角度上而言,首先需先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表达出写作对象的特点。在选定动物方面,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来写,这样才能将与其亲密相处的故事写清楚,写得细致具体,有血有肉,写出真情实感,并让读者产生共鸣,回味无穷。选定某种动物后,要深挖该动物独特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一是要确定自己写哪一方面内容,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针对人与动物这样一个大话题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个具体的小范围构思;三是要把人与动物中的“人”与“动物”结合在一起来写,围绕二者之间的联系,突出情感,并有故事性,让表达更生动,让文章的主旨更鲜明。

本单元的文章主旨十分鲜明。比如,《大雁归来》作为一篇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科学性主要体现为介绍了大雁的科学知识,传播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人文性主要体现为采用文学笔法,饱含人文情怀。其中细腻地描写了春天初归的大雁,表现出了大雁的灵性,展露出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狼》作为一篇文言短篇小说,虽篇幅短小,惜墨如金,但十分注意刻画屠户心理、行为的细节,由此表现出人和狼之间斗争的紧张激烈,也更能彰显人与动物相处故事的主旨。

构思选材巧行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紧扣人与动物这两个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如形态、动作、习性,进行观察、体会,进而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的特点。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作时要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并在表达中写出、说出故事的细节,表达出动物和人的关系。

如课本篇目陈忠实先生的《我的白鸽》。《我的白鸽》既描写初生雏鸽的“丑陋”和白鸽长成后的“本真之美”,又详细描写了白鸽带给“我”的心灵触动,表现出“我”对白鸽的深厚情感。所以既在记叙动物方面加重笔墨,又在情感方面进行描摹,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动物的感性了解、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陶冶学生“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初作呈现

我与小牦牛憨憨的故事

□ 山东临沂凤凰实验学校 于 洋

时光如白驹过隙,它好似给生命开了倍速,让人抓不住那点点岁月。冬去春又来,我望向远方,在遥远的内蒙古草原上,我的亲爱的小耗牛,是否在欢快地奔跑呢?

我的心“嗖”地飞回12岁的那天傍晚,我与父亲奔走在各个草场,为我领养人生中的第一头大型宠物——牦牛。缘分就是那么奇妙,不经意间地回首,两双纯洁的眼睛相互碰撞,于是领它回到了我住的营地,给它起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憨憨。

当了解到它是一头刚出iyyF8izWyaSzUPE54tlsBorsBvhL9z09XBTdAlG74bw=生不到两个月的小牛时,我十分担心,怕它会生病,会思念它的妈妈。于是在那个暑假,我每天都带它回到它出生的地方鄂尔克旗。在我的悉心教导下,它已经不再怕人,甚至对人类十分友好。

憨憨来我们家一个半月后,它便展现出了自己强大基因带来的独特:身上的皮毛像刷了油一般光滑,长度适中,没有一撮突出的。那华贵的浅金色毛发给它披上堂皇的礼服,鼻子总是湿湿的,两颊可能是由于肥胖吧,突出了层层褶皱。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双灵动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显露出活力与纯洁,那灰棕的瞳仁,闪闪发光。我喜欢它柔软的肚皮,我不知多少次累得躺在那上面休息,我们常常静坐着,我听见了它缓慢又有力的呼吸声,感受它心脏的一次次跳动。心里想着:要是长大后,能与它一齐驰骋在无边的原野,一人一牛,纵横一生该多好呀!憨憨似乎能感知我的心思,

此处可添加环境描写,置身于大草原的傍晚夕照中,融情于景,引出小牦牛,这样出场效果会更好。

每日的陪伴与悉心教导可以作为文章的出彩点,所以此处可以具体展开。

“吧”,口语化,语气词的运用让语言朴实无华,亲和力增强。

具体样子有点难以想象,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文章生动有趣。

开篇文字灵动很有画面感,仿若带读者亲临草原,见到小牦牛。

如何担心?如何害怕?此处若添加细节描写,可与下文惬意的相处形成对比,能更好地突出喜爱之情。

此句不通顺,引出小牦牛的长相,可以换为:它展现出自己颇显独特的草原风貌。

此处可运用正面描写,可展开烘托气氛,或可运用修辞,让读者真实可感。

可增加对小牦牛的动作描写,采用一系列动词如“穿梭”“奔向”“踩”等,给读者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