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动物百态 悟仁爱情怀

2024-11-07 00:00:00徐一波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节选自老舍《猫》

赏析

“蹭”是轻轻的摩擦,表现了猫似乎在撒娇、耍赖,蹭出了撒娇,蹭出了温柔,蹭出了猫的可爱,蹭出了高兴,蹭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写出了猫与主人的亲昵。一个“印”字反映了主人对猫的万般喜爱。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猫踩在稿纸上的爪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表现了猫的叫声变化多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当它蹲在草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去真是美丽。每当附近四邻或路过的人,见了称赞说“好猫”的时候,妻脸上就现出一种莫可言说的得意,好像是养着一个好儿子,或是好女儿。阿吉、阿满这两个孩子从学校一回来就用带子逗它玩,或是捉迷藏似的在庭间追赶它。我也常于初秋的夕阳中坐在檐下对这小动物作种种的遐想。

——节选自夏丏尊《猫》

赏析

作者运用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写出小猫毛色的好看,生动展现了小猫活泼可爱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切的怜爱。作者还通过写四邻、路人以及家人对猫的态度,侧面表现出小猫的惹人怜爱,间接表达自己对猫的情感。夏丏尊在文中对猫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他把对猫的爱比作对子女的爱,这种深情厚谊超越了简单的宠物与主人的关系,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结。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节选自冯骥才《珍珠鸟》

赏析

作者通过描写小鸟在屋内飞行的一系列动作——飞来飞去、落在柜顶、站在书架上啄名字、撞灯绳等,形象地描绘出小鸟对新环境的好奇探索及活泼天性,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这一情景的细致观察与喜爱。“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一细节,赋予小鸟以近乎孩童般的好奇与狡黠,让读者仿佛能亲眼见到这一幕,感受到小鸟的聪明伶俐和与人的亲近感,充满了温馨与趣味,展现了人与自然生灵之间细腻的情感交流。

白天,玳瑁常在储藏东西的楼上,不常到楼下的房子里来。但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去的时候,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便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几下,一直跟父亲到门边。父亲回来的时候,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待父亲一跨进门槛,它又在父亲的脚边了。它并不时时刻刻跟着父亲,但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的进出,它似乎时刻在那里留心着。

——节选自王鲁彦《父亲的玳瑁》

赏析

通过“溜”“绕”“跟”等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玳瑁(猫)对父亲即将出门的敏锐感知以及主动的亲近行为,表达了它对父亲的关心和不舍。“父亲回来的时候,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待父亲一跨进门槛,它又在父亲的脚边了。”这几句描述了玳瑁(猫)对父亲归家的期待和迎接,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让人感受到动物情感的真挚与纯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份特殊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节选自刘亮程《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

赏析

这段文字细腻地描绘了一个生动而略带幽默的自然场景,小老鼠以独特的方式合作搬运食物,大老鼠拉着小老鼠的尾巴,如同一辆奇特的“鼠力车”。场景的描述富有画面感。作者通过观察麦地中的两只小老鼠搬运麦穗的行为,展现了动物世界中智慧与生存本能的趣味性。“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以及它跑起来“一歪一斜”的样子,触动了读者的同情心,让人不禁对这个小小生命产生怜悯。这段文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速写,也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智慧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同情与敬畏。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节选自梁实秋《鸟》

赏析

作者通过对鸟儿形体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形态的多样性与和谐之美。通过列举不同鸟类的独特特征——如曳长尾、翘尖喙、胸前色彩斑斓等,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这些小鸟在枝头跳跃的场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接着,作者对鸟儿身体结构的描述,如“玲珑饱满”“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强调了鸟类体型的完美比例,体现了自然造物的精妙与均衡,表达了对生命形态之美的由衷赞叹。这段文字以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鸟类世界的多样与美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画,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选自周涛《黄蜂筑巢》

赏析

文中将“秋天的阳光”比作“舞台的灯光”,将黄蜂视为“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这样的比喻不仅赋予了昆虫以戏剧性的角色感,还巧妙地传达了生命终将落幕的宿命感。“翅膀像裙子般垂落”,既描绘了其形态之美,也暗示了生命舞台上的优雅与脆弱。“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这一句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了黄蜂的挣扎与接受,仿佛它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感知。随后,对它整理触须的细节描绘,用吕布拨弄花翎进行类比,赋予了黄蜂一种英雄式的骄傲与尊严。这段文字渗透着作者对微小生命的深切同情与赞美。

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可是,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选自孙犁《黄鹂》

赏析

通过“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作者赋予了黄鹂鸟以生命力和象征意义,啼声似乎在唤醒沉睡的心灵,给予人们希望和启示。接着,用“迅若流星”形容其飞行速度之快,展现了黄鹂鸟灵动活泼的特性;“忽隐忽现”于“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形象地描绘出黄鹂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黄鹂鸟色彩的鲜艳与光泽,更通过“美丽极了”的直接赞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份自然之美的由衷喜爱与震撼。

我真喜爱真正的骏马呀!它长得那样英俊、那样飒爽,它的眼光充满智慧,它的肌腱饱含雄健,它眷恋自己人时何等挚爱,它冲向敌人时那样猛烈,它的四蹄在大地上敲出鼓声,它的长啸给人带来豪情,它既像一缕柔情、又像万里雷霆。而今,距离战争时间很遥远很遥远了。就在战争后期,也由于换了吉普,而与马作别,但现在,我想起来,还是那样恋恋于我的战马呀!……前面,谈到我和那匹菊花青马分手时马的动情之处,我还没有说养这匹马的饲养员呢!他夜里伴着马睡眠,为了夜半更深起来喂上饲料,他给它引最清凉的水饮,每到宿营地,他看到马身上汗水淋漓,他就埋怨我不该骑得太狠。那天,人家牵了这匹老马走时,他竟坐在空落落的马槽旁边痛哭了一场。

——节选自刘白羽《马鸣风萧萧》

赏析

作者通过对骏马外貌与内在气质的描绘,展现了骏马的独特魅力。骏马不仅外形英俊飒爽,其眼神中透露的智慧、肌腱中蕴含的力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普通生命的非凡气质。骏马对主人的挚爱、对敌人的猛烈,以及它奔跑时的壮观景象和长啸中的豪情,都被比喻为“一缕柔情”与“万里雷霆”,这种对比强烈而富有诗意,展示了骏马复杂而丰富的性格。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骏马的崇敬、怀念以及与之相伴时光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