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大王很盼望有一个儿子,老天爷就赐给它一个儿子。
也许你对野兽有所认识,它们可跟咱们人类大不相同!在人类中,一个一岁大的婴孩是愚笨而娇弱的,不论它是帝王还是老百姓的儿子。一只一周岁的狮子,大家知道,却是早已离开襁褓的了。所以这一年狮子大王的脑子里老在不断地考虑:怎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儿子不是笨蛋,皇家的声望不被玷污,当儿子像它一样执政的时候,它的子民们不会因为太子的缘故责备自己。所以,它该请求、雇佣或强迫谁来把国王的任务好好地教给这孩子呢?
托付给狐狸吗?狐狸是聪明的,然而它却老爱撒谎!跟撒谎的人打交道,那可要搞出乱子来的;狮子大王认为撒谎不是国王所要学习的技术。或许鼹鼠合适些?经常听说鼹鼠的屋子里是井井有条的,连食桌上摆的每一粒谷子,都是它亲自弄干净研磨过的。总而言之,据报告所说,鼹鼠是小事情的大能手。且慢!据说它对于近在眼前的事物是目光锐利的,然而它能看得到一码以外的事物吗?鼹鼠的制度是好的,对咱们可不合适,谁都同意,狮子的王国是远胜于鼹鼠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豹子来试试呢?豹子又勇敢又强壮,豹子能够整天给你讲战略。然而政治——豹子可就不大明白,对于公民权利它一点儿也不懂,那么豹子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还能教些什么功课呢?一个国王必须既是政治家,又是法官,还要是战士;而豹子真正擅长的就只有作战!国王的儿子是不宜受豹子教育的。
总而言之,狮子大王把所有的野兽都考虑过了,因为智慧而在森林中名气大得像古代的柏拉图一样的大象,甚至也被考虑过了,但在狮子大王看来,所有的野兽,都是聪明有限,愚笨透顶的。
却说对它的邻国抱有深厚的友谊的鹰王,知道了狮子大王的苦恼,就决意要为它的朋友大大地效劳,它要求亲自来教育小狮子。狮子大王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得到一位国王来做你的太子的教师,可不是空前绝后的大造化吗?
配备了崭新的行装,小狮子出发到外国去了:在善良的鹰王的学校里,学习治理国家之道。
一年两年过去了。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听到的尽是赞美。“它一天比一天聪明,”鸟儿们一致说道,“没有一个学者学习得那么迅速。”小狮子终于毕业了,狮子大王派人去接它。小狮子回来了,狮子大王就把所有的野兽召来。大家坐好了,狮子大王拥抱它的儿子,跟它接吻,并且对它说道:“亲爱的儿子,当我归天的时候,必须由你来治理国家,我是已经一只脚踏在棺材里的了,你还正是旭日东升呢!我极愿意让你接替我的王位,可是你先告诉我们,好让大家听到看到,你学到了什么渊博的知识,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为你的子民谋得幸福。”“爸爸,”小狮子答道,“多谢你的栽培,我已经学到了你们中没有一个人能懂得的学问:从老鹰到鹌鹑,各种各类的鸟,在什么地方能饲养得最好,它们最爱吃什么食物,它们的各种不同的样儿,各种鸟生的蛋,各种鸟所必需的一切东西——我没有一件是不知道的。因此,如果你的意思是叫我管理这个国家,我就要叫我的子民们立刻建筑鸟巢。”
狮子大王长叹,所有野兽也同样地长叹了。
(摘自《世界著名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有删节)
狮子大王盼子得子,心想事成,是非常幸福的。
写狮子大王为一周岁的儿子选师傅的原因,狮子大王也是望子成龙,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
写了狮子大王为儿子选师傅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到狮子大王既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又注重政治家素质的养成,为儿子考虑得很长远。
这句话既是对上文狮子大王为小狮子选师傅的总结,也是为了引出下文鹰王亲自教育小狮子;这句话还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凸显了大象的智慧,从而突出了狮子大王为儿子择师所作出的努力。
幸与不幸,现在只好猜测一下。
“几乎要跳起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狮子大王喜悦的心情;“得到一位……大造化吗”一句,揭示了狮子大王高兴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笔带过,只从“尽是赞美”可知,小狮子是不会学到什么真本领的。
狮子大王得知小狮子的学习所得,长叹失望。
赏析
本文的主人公是狮子,用狮子大王为小狮子选师傅的故事,运用拟人手法,揭示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要掌握的最大学问,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祖国,要掌握一切能使自己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方法。
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狮子大王盼子得子—狮子大王选师傅而不得—好师傅送上门,狮子大王送小狮子跟鹰王学习—狮子大王得知小狮子学习所得,长叹失望。由选师傅不得到好师傅主动送上门,由抱着满怀希望听小狮子的治国本领到长叹失望,故事曲折,多次出现意外,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