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当宝妈爱上青年夜校

2024-11-07 00:00玄圭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4年10期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平时带娃,周末充电”,在备受年轻人追捧的青年夜校里,年轻宝妈的身影令人瞩目,也引发了对“做妈妈”还是“做自己”这个恒久话题的新思考……

小孩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退休老人有遍布各处的老年大学,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人尤其是宝妈们若想提升个人技能、放松身心去哪里呢?青年夜校来了!

既要做妈妈,也要做自己

自2023年8月至今,“夜校”多次冲上热搜。上海65万人疯抢1万名额,12门课在60秒内被抢空。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的夜生活方式,在线上线下火速“出圈”。

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的夜校潮,学员多为中老年人,如今热衷上夜校的几乎都是年轻人,这中间不乏年轻宝妈的身影。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上夜校,因为它叫‘青年夜校’,是给咱们年轻人开的!”今年32岁的陈伶俐是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一名银行职员,丈夫是现役军人,夫妻俩聚少离多。银行工作朝八晚五,经常加班,陈伶俐坦言参加工作,尤其是儿子兜兜出生后,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根本没有自己,和朋友出去吃个饭都要提前一个月约,更别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为丈夫不在家,儿子兜兜由陈伶俐母亲和婆婆轮流照顾。“不上班就围着孩子转,一是想让老人趁机休息一下,二是想多陪伴儿子。”虽然一直强调自己很幸福,但陈伶俐还是觉得做了母亲后,的确也没有自我了。

今年5月的一天,单位新来的“00后”田欣兴致勃勃地对陈伶俐说:“姐姐,你的生活太单调了,咱俩一起上夜校吧!”原来,离单位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洪山夜校(旗舰店)”,创办方武汉团市委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免费招生信息。离单位和家都近,时间也在晚上,课程中还有陈伶俐喜欢的中医推拿,她动心了,却又说“算了吧”。平常忙于工作,她只有下班、节假日才能陪6岁的儿子。

“干吗不去?你去上课时,我带兜兜看漫画书,和他一起下五子棋,或者去你上课的附近溜达。”婆婆的支持让陈伶俐既意外又暖心。得知青年夜校每个班仅招生20人,中医按摩班尤其吃香,陈伶俐担心抢不到课,没想到田欣定好闹钟帮她抢到了。

和陈伶俐被同事撺掇上夜校不同,北京的张末之所以上青年夜校,是因为想改变自己。张末从小就胖,8年前生完双胞胎女儿后,她就回家做全职太太了,从那以后,她每天围着孩子转,睡眠质量差,体重节节攀升,身高刚1米5的她,体重高达160多斤。张末做梦都想减肥,但尝试过多种方法都无疾而终。

“减肥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如愿。”今年4月,北京市首家公办夜校—东城区职工大学致远书院(青年夜校)创办,朋友给张末发来了报名链接,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其中的“慧”吃会瘦减肥营课程。一节课两小时,68元,包括一顿饭。得知妈妈每周都要去上夜校,张末的大女儿不干了,因为这会占用妈妈陪伴她的时间。“妈妈也有要学习和改变的地方,也想抽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张末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看到妈妈去夜校前精心打扮,还开心地哼着歌儿,懂事的小女儿说:“妈妈,我只要你开心!因为你开心,我就心情很好。”上了4次课,加上回家后也注意饮食和锻炼,张末瘦了近10斤,终于穿上了多年前的裙子,原来反对她的大女儿说:“妈妈,我和妹妹都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去上学吧!”

转眼到了暑假,当张末再去青年夜校上课时多了两个搭子:双胞胎女儿争先恐后要送rjSXYQGG+ARvP1v08qJZcw==妈妈“上学”。张末很感动也很开心,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她觉得自己上夜校没那么愧疚,当她上课时,两个女儿就在外面的桌子旁看书、写作业,或者用平板电脑看会儿动画片。

田欣后来还把自己的母亲也带进来了。“我妈今年年初刚退休,她根本闲不住,老让我帮她找一份工作再就业,实际上是想多挣点儿钱给我买房。”田欣觉得妈妈辛苦了大半辈子,是时候为自己而活了,她把妈妈从天津接到武汉,每次上夜校都让她送自己。“我在里面上课,她在外面等,就像我小时候那样,果不其然,老妈上钩了。”田欣的妈妈决定跟女儿成为夜校同学,跟她一起学摄影,因为这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让我既欣慰也感动的是,妈妈上夜校后就像换了个人,不仅爱打扮了,笑容也比原来多了。”

青年夜校的最大特点是松弛

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有的课程甚至在60秒内全部抢光。看似没什么用的课程,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尤其是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的年轻妈妈们,为何卷完工作和孩子后,还要卷进青年夜校?

河北省唐山市“帆语古帆船模型工作室”,是一家专门培养青少年制作中国古船模型和各类航海模型的培训机构,一直以来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创办人张鼎、阚燕娜夫妇是古帆船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一直免费给孩子们普及古帆船知识,教他们制作帆船。今年年初,唐山市团委创办的青年夜校工作人员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去给大人上课,夫妻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自2024年5月,每周六晚7:30~8:30,夫妻俩都会出现在唐山市青年夜校的设立点—市文化馆路南区分馆,招生20人,每次课程一上架就被秒空。“以为来学习的不是孩子就是小伙子,没想到(这里)宝妈占了四成。”阚燕娜说,尤其是今年暑假期间,来学习的基本是亲子档。“妈妈们比孩子更投入、更开心。有的的确是为了陪孩子,但很多人是打心底里喜欢。”

让张鼎印象深刻的是42岁的宝妈孟媛,原来一个月来一两次,但从6月中旬开始,她每周都来。“我爸爸是海军,小时候我就想当船长,然后开着船送他去上班。这样的梦想在大人看来是天方夜谭,我也一度觉得实现不了……”

没想到多年后,孟媛可以在青年夜校里实现自己的“船长梦”。这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女儿刚上大学,她也可以追寻儿时的梦想了。“了解了帆船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结构后,下一步,我要去学开船!”她还在另一家青年夜校学习蜡染制作,每周有两个晚上都在夜校度过。“给孩子报兴趣班,买各种学习资料、玩具、乐器,多贵我都愿意,反倒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多便宜都会思虑再三。好在青年夜校的课程设置和价格,都可以让我毫不犹豫……”

的确,相较于专业培训机构一门课程数千元,一对一教学一小时500元以上,公办青年夜校免费,或者仅用一杯奶茶的钱,就可以让年轻人吃一顿丰厚的精神食粮。

孟媛说,自从上夜校后,反而觉得时间更充裕了。每天都早起早睡,不再情绪内耗,女儿见了后夸她开始逆生长了。“上夜校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松弛了许多。”

孟媛是因为女儿上大学了,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喜欢的事情,比如上夜校。对更多年轻宝妈来说,上夜校和带娃并不是很冲突。因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本来就需要不断成长、自我提升;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应该适当“为自己而活”,尤其是对孩子还小的父母来说,这未尝不是响应“双减政策”的积极实践。

因为青年夜校大多开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以是白天供孩子上课,晚上的学生换成了家长。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现象,大人接完孩子下课后,转身坐进了教室,孩子就在教室外的操场、长椅上,或三五成群一起玩儿游戏,或各自安静地看书、写作业。

家长上课、孩子陪学,这一现象在各地的青年夜校都很普遍。尤其是暑假期间,妈妈们上夜校基本会带着孩子。“这么做一举三得,一是让我可以更投入地学习,二是也借机让我婆婆休息一下,三是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陈伶俐说。

“青年夜校的最大魅力,大概就是松弛。我们与其说它是‘兴趣班’,不如说是成年人,尤其是年轻爸妈的‘少年宫’和‘晚间派对’。”心理专家梁小桥说,其实,无论是青年夜校还是老年大学,或者是基于青年夜校基础上衍生的午校,其本质都是职场、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间”,是成年人开启“第二人生”的新起点。在这里,人们完成儿时的梦想,像孩子一样重温美好时光,也以更包容和理智的态度,去寻找和自己同频的人,获得社会意义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后,再以更饱满的精神,转身投入到工作和家庭中。

“出圈”的夜校,值得一直火下去

2024年3月,共青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公开发布《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这是首个中央部委层面对办好青年夜校作出的政策倡导。

《指引》从重点对象、课程设置、阵地依托、师资组成、经费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对举办青年夜校作出倡导。比如在工作原则上,倡导把握价值导向、尊重青年主体、坚持开门办校;在时间上,坚持“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在工作日晚间、周末、假日等青年业余时间灵活安排;在课程设置上,开展形势政策类、文化艺术类、职业发展类、社会融入类等课程;在阵地依托上,提出用好团属阵地、拓展社会阵地、用好党政阵地;在师资组成上,通过“组织一批、遴选一批、聘任一批、招募一批”等多种组合,充实专业化力量。

据了解,目前多数青年夜校是公益性质,政府、团体组织、大学乃至企业和个体所开设的教育课程很多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价格也低廉,基本仅为了维持最低的运行成本。这得益于社会支持和政策推动,受惠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夜校的关注和支持,为夜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有媒体在报道中对青年夜校的特点作出了如下总结:

一是供给丰富。从职业技能到兴趣爱好,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工,从语言学习到艺术创作,课程种类应有尽有,各地夜校都形成了非常庞大的课程体系。

二是需求旺盛。几乎青年夜校的所有课程都很抢手,有些课程如中医推拿、瑜伽等都出现了“一课难求”,一分钟内秒光的现象。

三是多主体参与。党团组织特别是共青团有着面向青年开办夜校的优良传统,当下更是积极依托青年之家、青少年宫等活动阵地,加上团学骨干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投身夜校建设;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并推广夜校作为区域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以及监管保障;大中小学尤其是在空间和资源上更占优势的大学,通过提供教学场地、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成为支撑夜校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青年夜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直免费,而要适当地收取一定的课时费。当然,多部门也要协力,规范运营管理和价格指导,不要给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父母们带来沉重负担。笔者在走访中发现,一杯奶茶或一顿夜宵钱上一次课,一般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但如果费用太高,很多人尤其是宝妈,还是会认真考虑。

39岁的丰颖小时候就喜欢架子鼓,但父母觉得那是男孩子才该喜欢的乐器。“女孩就应该文文静静,你应该学习钢琴。”丰颖被迫学了8年钢琴,但她一点儿都不喜欢。成为鼓手的梦想一直挥之不去。去年她给11岁的女儿报了架子鼓班,一直“怂恿”老师办个成人班。这不,今年5月,女儿学习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了青年夜校,还开设了架子鼓课,丰颖马上报了名。女儿的架子鼓课刚结束,丰颖第一个跑进了课堂。“你先去旁边屋子里等我,或者去附近逛逛,妈妈上完课就来找你。”说完,丰颖开心地坐在了架子鼓前。

“孩子学完妈妈学,我们娘儿俩可真飒!”女儿说完这句话后不久,给丰颖发了一条信息:“过去多年来都是您陪我来上课,接送我上下学,现在轮到我了……妈妈,很荣幸您成为我的妈妈,更开心您可以做自己!”

这句话,也许是每位忙完工作、照顾完孩子后,匆忙赶往青年夜校的妈妈最想听到的吧!

(文中陈伶俐、田欣、张末、孟媛和丰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