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时代大趋势,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培养青年成才的神圣使命,高校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一代代赓续奋斗的接班人,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当代大学生要“真学”党史,就要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学史明理、增智、促干,能以史为鉴开创美好新征程。深入触摸当代大学生对党史中的痛点、痒点、堵点,帮助他们坚定历史信念,筑牢历史记忆,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向前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国之栋梁,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重大时代课题。
1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调研分析
目前有关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及学生学习需求之间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对大学生学习党史情况进行问卷星调查及走访谈话,掌握了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用力程度,思政、党史教育现状,并分析原因,以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对党史常态化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将有助于大学生牢记红色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1.1 调研样本概述
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调研主要采取深入座谈和问卷调研两种形式,座谈调研实现了多专业覆盖,问卷调研采用问卷星线上调研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3份。从参与对象来看,大学生涵盖各个专业,参与人员从文科到理科,符合调研预期。问卷共24题,选择题23道、简答题1道。调研内容主要从题目分布上来看:大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通过5个题目来完成;对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渠道来源主要通过3个题目完成;大学生主观上对党史学习的态度主要通过9个题目完成;大学生对学校党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通过6个题目完成;以及大学生对“四史”了解的一条主观题。其中有657位学生用手机提交完成,还有16位打开电脑链接完成。完成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江苏,其他省份只有零星几个。
1.2 调研情况分析
(1)大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
从大学生接触党史的时间和频率来了解他们学习党史的态度,问卷显示,57.59%的大学生每周都有学习党史,38.01%的大学生选择偶尔学习党史,1.96%说从来没学过,还有2.45%不清楚自己多久学一次,其中认为自己接触过党史学习教育的有78.3%。样本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54.98%)会经常关注校园广播、文化长廊、横幅、展板等有关党史知识宣传,36.38%只是偶尔会关注。7.18%很少关注,剩下的1.47%没有关注过。也只有44.7%的大学生会经常用手机浏览党史相关网页,其他基本很少。可见差不多半数学生能经常接触和学习党史。
(2)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渠道来源
大学生一般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党史,87.44%的大学生觉得思政课课堂会涉及党史教育,72.59%的专业课教师课堂也会涉及党史教育,说明专业课教师也注重党史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逐步了解党史。而对学生党史教育获取的主要渠道做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还是课堂教学,所以应该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做有吸引力的课堂。
cy82rAI2fZf0Cj4LV4KJCGffdO7pXq3qUWf9kliAl3s=(3)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态度
大学生要“真学”党史,就是要学深悟透,知信行统一才是党史学习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真学”也就要他们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认真、行为上践行。调查中67.3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深入了解党史,只有17.13%认为可以了解但没必要深入,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希望能接触这方面学习,但还是缺乏深度学习,不能学深悟透。大多数大学生关注国家和党的政策,会主动学习了解党史,他们学习党史的动机因人而异,有42.09%的学生因为国家政策而去了解学习党史,32.14%的学生因为个人兴趣学习党史,而只有16.48%的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去学习党史,其他因为个人就业需要(3.1%)、应付各类考试(3.43%)等带有目的性地去学党史。从学习党史的用途分析,其中90.38%的学生认为学习党史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三观,72.43%的学生认为可以增长知识,66.88%的学生认为学习党史可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63.62%认为能帮助传承红色基因,55.79%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只有14.03%的学生认为学习革命精神意义不大。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意识到党史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肯定,并对党史学习有强烈的获取需求,但能否真正入脑入心还有存疑,能做到学、思、用贯通恐怕为数不多。
(4)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方面的内容诉求
大学生自身在学习党史中觉得内容单调枯燥(45.35%)、学习途径太少(47.96%),也有40.4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动式学习,其他的学生都基本不关注所以对内容诉求较少。而对于学习形式的调研发现他们更乐于观看影视作品,而征文、比赛等形式并不常见。在对“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如何加强党史知识教育”问题时,57.42%的学生认为该加强课堂讲授,开设党史、新中国史课程等多种宣传途径,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思想中,30%的学生则觉得应创新和丰富实践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有6.69%的学生认为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党史教育课堂活力,增强教师教育的实效,只有5.87%的学生认为应根据学生对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趣味性等。在对“学校举办的党史类报告、讲座、论坛活动中不足”选择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讲座;说教式的洗脑活动;专业性太强,听不懂;内容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形式单调,交流较少。而只有29.53%的同学认为较好,没有不足。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对党史教育学习还是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有自己的诉求。
他们对“自身学习党史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清晰,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不感兴趣、相关内容枯燥、相关途径太少。其他则认为学习用处不大、没有时间、离现实太远、教师灌输式教学等等。可见学生对于党史学习还是不够上心,态度上不够重视,真学真悟火候还不够。在对“校园广播、展板、文化长廊、横幅等有关党史知识宣传”的调查中,选择排在前四位的分别为内容单调枯燥、形式简单不吸引人、更新慢、创新不足。因此多数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党史学习方式,关心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和提升。针对“您认为学校应如何加强党史知识的教育”这个问题,有66.39%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党史、新中国史等课程的讲授。其中有59.71%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多个途径的宣传提高党史影响力;有58.56%的学生选择通过参加不同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关学习,44.54%的学生选择了“调动学生积极性,阅读相关的书籍”,这表明学生认为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及通过阅读来拓宽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紧随其后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实效”,这意味着学生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认为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调研来看,超过半数学生选择的前四项学习需求可见学生对学校党史教育还是有所期待,就调研情况来看,大学生学习党史并没达到真学真悟的效果,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2 大学生思政教育、党史学习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思想现状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引发人们的思想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年轻人普遍刷着抖音、看着视频,被动接受这些快餐式、灵活多变、空洞的思想。而决定了未来能否承担起党的事业和接班人的“00后们”,经调查发现,他们整体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现状较好。在政治意识上,他们总体能够坚定政治方向,但政治理论学习相对不足,政治意识有待加强,且部分学生面临政治信仰危机的挑战。在道德素质方面,尽管整体水平较好,但仍存在诚信缺失和礼仪不足的问题。人际交往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和谐相处,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应对的态度。在社会就业与生存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学生普遍将就业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注重考取证书、获取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而对职业道德和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态度可能导致学生的觉悟不高,全面发展潜力受限。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道德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2.2 思政教育现状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知信行统一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就是在高校就读期间,在初高中却都忙于学习,因此高校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传统单一;不同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和协作,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使思政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方式单一,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但思政课教师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未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例,导致课堂趣味性不强,通过点名的方式迫使学生参与听课,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2.3 党史教育现状
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学习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深悟透其中道理,做到入脑入心,才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才能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线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部分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方面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和主动性,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创造能力有所弱化。当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上,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教育方式单一,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效果也相应打折。在教育形式上,主要以传统的上课和讲座为主,缺乏立体、生动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得教育方式显得单调乏味;党史学习教育未实现常态化,许多高校没有将党史教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文件布置多,口号喊得多,但实际做法少,有时停留在形式主义上,党史专业课程设置几乎很少;党史教育跟随上级文件走,阶段性教育虽明显,但未能做到长期有效实施。
3 大学生党史学习的重要意义
《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学史明理、增智、促干,能以史为鉴开创美好新征程。大学生学习党史,能帮助他们坚定历史信念,筑牢红色记忆,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向前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国之栋梁。
新时期新征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而将党史教育常态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教育教学经历,发现大学生对党史了解程度不够,党史与大学生实践之间距离大。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宣传促进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通过亲身实践缩短党史文化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党史教育作为丰富思政教育的渠道,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将党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有利于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4 将党史学习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1)深入学生,了解实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与时俱进,要以问题为导向,必须深入实际,去学生中走访调研,了解学生所需所盼。客观研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党史学习现状,是做好思政课程和党史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学生的思想摸得准、摸得实,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思政教学难点、堵点。
(2)完善思政教育,深化学习内容。思政课程是学校党史教育的主渠道,以史为鉴,学史明理,把鲜活的党史实例融入思政课程内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滋养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并充分利用校内相关学科资源,设计好党史选修课模块,选育好红色主题精神,构建起内容互补、相互衔接的党史教育教学体系。
(3)理实结合,融入日常。通过发挥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引导、陶冶情操、鼓舞激励等功能,坚持把党史融入学生活动中,如创建党史校文化墙,充分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展示,坚持定期开展党史故事系列宣讲课,充分利用大学生主题党日、团日活动,设计党史主题的党团活动,充分利用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党史教育,充分利用入学教育、毕业仪式、升国旗、唱国歌等定时举行的仪式活动,将党史教育素材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也能接受到党史教育的熏陶。同时,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实践活动,通过鲜活的历史事实,深化大学生对中共党史的认识和理解,让“行走的党史课”成为学生生动的学习体验。此外,还应通过各类学生文化活动的沉浸式教育,春风化雨般地激发学生爱党爱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感,不断丰富党史教育的形式与内涵,使党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
(4)创新载体,拓展学习渠道。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今天,要进一步重视建设与拓展党史教育的活动载体。以专业课为学习载体,融入党史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把握各专业课程特点和思维方法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党史、思政元素,发挥多学科优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将党史中有关职业道德以及“工匠精神”等科学精神常态化融入专业课程。如袁隆平、吴孔明等先进科技工作者在农业中的突出贡献融入农学类专业课程,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数字赋能,随时学习。数字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获得党史理论知识,改变传统单一的获取方式。积极抢占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兴媒体,开辟党史教育第二课堂学习路径,充分利用论坛、微信、微博、短视频、微电影和QQ群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坚持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学好党的历史。同时,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将党史在大学生中传播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要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加强党史传播的“微”阵地建设,抵御消极、颓废、错误甚至反动的思想文化信息。教师利用AI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全息幻影成像等技术,丰富党史课堂直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的混合教育模式,可沉浸式构建虚拟场景,让学生“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历史情景氛围,启智润心,达到心灵震撼和共鸣的效果,为党史理论教学课堂带来了视觉、听觉、感觉的全新升级。
(6)集多方力量,协调推进。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222e50a384a3d9b4919fb0bf2deba853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繁多、涉及面广泛、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作,学校应充分落实教学部门、宣传部门、群团组织、学生社团等各方在“党史育人”方面的职责,将高校内的党史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同时,学校还应健全和完善师资保障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党史教师,加强他们的培训力度,着力推进党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此外,学校还应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设置专项的科研、教学和培训经费,确保党史教学和科研所需的软硬件投入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为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整体联动、协调配合,优化完善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常态化体系,形成共同推进党史教育常态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帮助广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赓续奋斗。
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党史教育常态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1163)资助、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SJB1035)资助。
(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