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工作现状及路径研究

2024-11-07 00:00孙娜
知识文库 2024年18期

随着高校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校友日益成为评价指标的重要构成要素,校友会的重要作用已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认可。当前,关于校友会的讨论和研究主要以综合性大学校友会的资源开发、利用,组织运行和管理机制为主,很少涉及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校友会的全面研究。本文通过对长三角13所独立建制普通本科医学院校校友会进行调查,考察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其优化路径提出建议。

1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工作现状

长三角三省一市医学本科院校共有28所,其中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15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13所,约占一半。经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查询到长三角地区共有11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在相应的组织机构注册备案了校友会,目前业务状况正常,另外2所未经注册,但有自己的校友组织,维护学校校友工作运行。

1.1 双重行政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缺乏

各高校官方网站和校友会章程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家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医学院校校友会办事机构均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受所属民政部门和学校双重管理。校友会按照国家民政部门对社会团体管理的要求制定规章制度、开展业务活动,并接受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指导。同时,又受学校行政管理和资源调配,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多为学校职能部门人员兼任,他们日常工作繁忙,能够分配到理事会的工作时间有限,理想的治理效能难以实现。

当前,教育部对高校工作的有关考核涉及校友工作,教育教学和专业认证的相关评价标准也会涉及优秀校友评价指标,然而在双重管理、合署办公体系下,13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不仅未能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系统化的工作体系,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部分院校甚至对二级学院和地方校友会的校友工作不开展考核。有效考核激励机制的缺失使校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实现(见表1)。

1.2 缺乏与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的竞争性

虽然我国目前高等医学教育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并存的二元格局。但最新公示中,仅4所独立建制医科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所独立建制医科大学进入A级,A+的仅1所(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升本对优质医疗资源和传统服务领域范围的争夺日趋激烈,对老牌的独立建制的医科院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更是面临着环境欠优、资源不足等诸多劣势与挑战。

当前国内高校校友会仍依赖所在学校的资源支持,各高校对校友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度大不相同,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更处于劣势。

1.3 医学毕业生职业特殊性的影响

13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2021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医学院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2017年关于《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指出,曾一周工作时长超过50小时占77%,一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占24.6%;且由于职业特殊性,医生休息时间仍主要用于学习、科研。因此,医学毕业生集中返校参与校友活动的次数势必大大降低。

翻阅13所院校校友会网页、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校友会以软件公司设计的基本功能开展活动,几乎没有以医学院校毕业生为导向而设计、开展的活动,这就导致医学校友,尤其是处于职业上升、业务繁重期的校友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校友会活性不足(见表2)。

1.4 全员参与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系统性

目前,13所院校校友会仍以校友周年返校、校友风采宣传、各地市校友组织动态报道、捐赠鸣谢等后置类服务工作为主,且工作重心多以毕业多年后的校友为主,很少关注“准校友”群体;学校部分职能部门未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形成合力。很多时候,学校只有在需要校友时才会借助校友会平台与校友们联系,主动服务校友意识不强,导致校友们情感得不到回应,校友们的归属感和反哺意识无法长期维持。

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设有国内外地方分会,部分院校设有地方和二级院系校友分会,但存在覆盖地市、院系不全,注册会员数不均衡(部分地市不足10人),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大部分为兼职),校友断层,组织力度不够等问题(见表3)。

2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友会工作优化路径

2.1 构建扁平化管理结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扁平化”管理是校友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和必要,既能减少“自上而下”组织结构中的复杂性,简化治理活动,明确和细化任务分工,又能实现统一领导下分工明确、治理有效的目标。扁平化的校友会结构能让广大校友清晰地了解校友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功能,方便学校校友总会了解各部门的校友工作量,以便开展考核工作。

学校要将校友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部署中,以明确的目标责任和具体可操作的评估标准来衡量,做到同考核、同奖励。首先,根据校友工作实际设计考核指标,建立校友工作考核制度,将校友返校服务、校友满意度、校友与高校合作等情况纳入考核,细化评分标准。其次,校友工作没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硬性考核指标要求,有别于学校常规工作考核。校友总会、院系校友会、职能部门间应相互测评、相互打分,确保考核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最后,学校应建立校友工作激励机制,参照学校教学、科研标准予以适度奖励,考核与激励双管齐下,更好地拓宽学校与校友发展渠道。

2.2 打造精准信息化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应借助其自身学科和专业的整体性优势和保护医学教育特殊性的急迫性,积极主动争取资源。当前,实时连线国内外校友,实现校友间在线互动、及时沟通成为必要。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学科、专业相对集中发展,其校友就业方向和地域也趋于集中和稳定,借助时下精准式信息化服务成为与综合性医科大学竞争的优势之一。

一方面,及时搭建、完善一套具有完整机制的校友管理信息系统,方便查阅自己学校毕业后的学生流向、发展近况等,并通过精准式信息化手段与校友们实时互动,收集校友信息和资讯,为各级校友会发展、校友与校友间、校友与母校间联系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在校友管理系统的辅助下,快速、充分了解、掌握校友分布的就业领域和地域,利用专业相对少且集中的优势,建立、健全“学校—院系—地方”三级联动的校友工作网络,扩充精准化校友服务路径;搭建多样化的程序平台,实现精准、个性化服务;以校友为主要视角,丰富活动内容,实现精准化服务。

2.3 以医学毕业生需求为导向,规范发展行业、地方校友会

地方校友会是学校校友总会的分支,是区分各高校校友工作状况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学校校友总会要给予切实的支持,例如物色骨干校友,规范、完善机构组织;加强学校、校友总会与0ZLiqFrtSdYjmxOjUcQn2w==地方校友会间的“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新局面;要主动促进新老校友间的联系和结合,规避因年龄和区域导致的交流断层等问题。

行业校友会是由高校从事特定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校友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校校友总会在指导和监督管理行业校友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不同行业校友会之间的资源联系与整合,促进不同行业校友会间深入对接,运用纵向、横向校友会平台搭建和打通不同行业间的上下游壁垒,适时引入医学、科研等相关社会资源为平台赋能,以助力校友、校友企业的成长与壮大,让各行业校友们真切地感受到母校的支持和关心。

2.4 凝聚共识,全员全方位参与校友工作

增强校友工作的可持续性意识。学校职能部门应多维度联合,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为广大校友提供校资源支持,强化在校生与校友间的校友意识,将校友工作自然过渡到学校日常教学、科研中,使“在校生与校友”形成闭环。各级校友会要积极与学校校友总会对接,巩固、维系好在校生与校友间的情感纽带,积极关注毕业校友的后续发展,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强化全员、全方位参与意识。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应广泛调动并发挥二级院系校友会、专任教师、辅导员甚至退休教师的重要作用,组建一支覆盖全面、阵容齐整的校友工作队伍。各层级校友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长期或短期的志愿者工作机制。此外,各层级校友会办公室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缓解校友会专职工作人员紧张压力的同时,培养在校生的校友和服务意识。

本文系2020年度蚌埠医学院科技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长三角区域医学本科院校校友工作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byzd212sk)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蚌埠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