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玩”法,同样收获

2024-11-07 00:00薛红萍
知识文库 2024年18期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教学理念已深入小学教育当中,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将其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以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更加地积极主动,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

1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示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从心理学角度,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学习认知是通过自我探索和环境互动不断构建的;游戏,作为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正与这理论相契合,允许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促进认知结构的建立。同时,游戏也支持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在游戏的合作与竞争中,儿童的社交、沟通、合作能力得以发展,进而推动认知和心理成长。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游戏中的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方式能提升学习的效率与深度。教育游戏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学生的玩耍天性转化为学习的驱动力,激发学习动机,增强积极性,同时将数学概念具象化,降低学生的数学畏难情绪,提升学习兴趣。

教育游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游戏不仅传授具体数学知识,还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对21世纪技能的强调,游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今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教学,教育游戏为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差异化学习方法。总体来看,教育游戏与教育心理学及现代教育理论紧密结合,为小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乐园。教师应深刻理解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并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2 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设计的原则

2.1 难度要适中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设计,不能过分地注重教学结果,而是应该将学生自身的现实状况当作一个主要的参照,以他们自身的现实状况来进行游戏设计,确保游戏的难度适合他们的学习能力。不会因太难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会因太容易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无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要坚持难度适度的理念,也就是要针对各个级别的学生来进行具有差异化的、层层递进式的游戏,不仅要确保每个级别的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也要确保他们在取得进步发展以后,能够继续进行更高难度的学习。通过这种游戏设计,能够让小学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变得更积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挑战、突破自己。

2.2 目标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制定出一个清晰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展开活动。运用游戏法展开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进行独立的思考,让他们去发现游戏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提前揭开谜底,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不够的问题。一般可以把数学游戏分为三类:知识巩固类、实践探索类和思维感悟类。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技能和思维多方面的提高。

2.3 确保教育公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确保教育公平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则。首先,游戏应该包含包容性设计,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背景,确保游戏内容无文化偏见,鼓励合作超越竞争,让每个学生无论能力如何都能贡献并从合作中受益;游戏还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娱乐xxL8dbWGRPoT00T7UnEuB/q3v1cfAFlifKf0Cc9Bhus=中实现学习成果;再次,游戏须保持高度可访问性,消除技术或资源的限制,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最后,游戏应有监测和反馈机制来及时支持可能落后的学生,确保每个人都能从游戏活动中获得正面的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可以使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从而使教育游戏成为一个有效推进小学数学学习和促进所有学生进步的工具。

2.4 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确保游戏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关键要素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游戏的时候必须保证游戏内容与学校的教育课程和学习目标紧密对接,并与教学目标一致。游戏设计需明确教育目标,并且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既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要确保不超越学生的理解范围。游戏活动应与现有教学流程无缝整合,并包含适当的评估标准,使教师能基于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进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术标准,从而实现教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3 游戏性教学设计的要点

数学包含了空间模型、数量关系、结构特点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构想能力。关于数学与游戏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可以将学习数学看作是玩数字游戏,使数学知识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在魔方、谜题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中找到关于数学的知识点,例如,在逻辑学和几何学等数学科目中,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游戏体验,激发学习的潜能。

在设计小学数学游戏“数学探险岛”时,关键在于怎样将数学概念巧妙融入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中。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名数学探险家,在密布数学谜题的虚拟岛屿进行探险。玩家会遇到不同的数学挑战,如组合形状以建造桥梁或运用时间计算技巧管理虚拟商店库存,旨在提升其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认知。游戏通过即时反馈和自适应挑战确保学生始终保持投入并获取适当的挑战。此设计强调通过故事情节和互动性质的谜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同时锻炼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身临其境的游戏环境,“数学探险岛”使学习成为一个自然而愉快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4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4.1 明确课堂游戏的运用目的,合理设计游戏

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运用游戏的目的。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总结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单元知识相对应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要分析知识的特点,辨析其与游戏内容之间的契合性,并且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好游戏的内涵,使之能起到辅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效果。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要通过本课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数感和量感,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对厘米的含义、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以及线段的概念等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基于这些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与之相契合的课堂游戏,比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教室的电脑上玩人机交互式游戏,游戏主题可以是剧情探险类游戏,其中要富含本课的数学元素,比如给出一段线段,让学生估量其长度,答对了就可以将剧情继续下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4.2 结合游戏情境开展教学

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爱好,这样能够更好地为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趣味游戏,并且在课程安排中加入情境教学,这样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生机,也能够将复杂的难解的问题转化为轻松的学习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厌倦上学上课,教师通过结合游戏与情境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期待,也能够让小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课本知识,长此以往能够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进而掌握数学知识。

4.3 开展扮演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再加上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一个典型特点是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个扮演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扮演中增强自身的注意力,并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位置》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位置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对位置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先为学生大致讲解一下前后左右这四个位置,然后让所有学生起立,教师就站在学生中间,分别描述自己前后左右是哪位同学。随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描述出周围同学的名字。进而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教师要求学生随机互换位置,然后再次重复以上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位置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位置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4.4 构建趣味创作游戏,促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

数学知识属于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非常强的应用类学科。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感,久而久之就会打消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想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就必须要充分地为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快乐地进行自主探究。帮助教师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提升教学成果和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相关的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七巧板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认识图形。例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定一些固定的必须完成的图案,让学生运用手边的七巧板进行创作,随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地创作。所有的创作都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经验分享。讲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些图形会被摆放在这些位置上,自己的创作理念是什么等等。通过这样的创作可以激发学生对图形的自我探究热情,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4.5 设计关卡形式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趣味游戏设计的方式,为班级设计游戏化活动,让学习者不断挑战水平,逐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可以体验到获得数学知识的满足感,并在每次成功完成任务后变得更加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

例如:①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区别;②这里是一个端点,请问这是直线还是射线;③用手电筒发射的是射线还是直线?教师此时可以提问:理解老师说的话了吗,这样理解得对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此时会问:射线也是直的吗,会不会拐弯?回答:射线与直线的区别在于一个只有一个端点,一个有两个端点,曲直都是一样的,都是直的,以增强表现力。老师此时可以表扬学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两位同学很棒,你们不仅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而且在解释语言方面也有明显的能力。你们知道更多关于射线和直线的知识吗?通过此类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独立和合作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对应。合作学习效率更高,彼此之间交流更加顺利,协作工作不是“抄袭”,而是被视为独立学习,通过团队合作一起进行共识建设,反复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4.6 通过小组合作,增加游戏形式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锻炼数学思维,另外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游戏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熟练度,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准备一打卡片,上面写着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比如34+56=?或者78-45=?并由教师担任裁判,要求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名学生计算并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游戏的过程进行计时,看一看哪个小组所需的时间更短,花费时间更短的小组获得最后的胜利。通过这种有紧张激励的形式,可以增加游戏的竞争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且,这种游戏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让枯燥的计算过程变得紧张有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计算的乐趣。

4.7 利用游戏模拟实验,在实践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教师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游戏模拟实验中,可以促进学生应用课本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动手操作,并在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设计游戏模拟实验时,确保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相关操作,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过程中,教师就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日历,试图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来加深学生对年月日变化规律的印象。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分享自己所制作的日历,并向同桌诉说自己在制作时的心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感知力。此外,在学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制作钟表,要求学生在钟表的表盘上制作出分针与时针,并用木棍或别针固定住,随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将钟表调到相应的时间,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对钟表知识的认知程度。

4.8 利用游戏强化训练,实现学生能力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计算能力。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小学数学中涉及的计算非常多,低年级的加减乘除,高年级的分数计算、小数计算,还有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几何图形周长计算、面积计算以及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等。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用大量的式子对学生进行训练,效果欠佳,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新课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如组织学生玩“我是计算小达人”的游戏活动,或是用幻灯片逐个展示式子让学生抢答,或是给出一定数量的式子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在求胜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会主动钻研计算又快又准的技巧,平时也会有意识地加强训练,从而在无形中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4.9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提高游戏互动性和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游戏efe240b308ce66596119fbc886084e377a58970d60de0121436b8053cc091247的设计,旨在提高游戏中的互动性和效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借助多种现代工具和平台,增强教学游戏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例如,利用AR和VR技术创造沉浸式游戏体验,学生可以在3D环境中以直观的方式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自适应学习算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动态调整游戏难度和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交互式白板和触摸屏技术能够使学生通过手势和动作参与游戏,这样的身体互动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移动学习应用让学生能在课后随时复习和练习数学概念,增加了学习的可访问性和便利性。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和交流,促进团队合作技能的发展。此外,游戏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机制为教师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提供了工具,也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强项和待改进之处。这种技术辅助的游戏设计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互动的学习环境。

4.10 跨学科游戏活动设计,拓宽学生知识面

跨学科游戏活动设计,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让他们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游戏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打破单一学科学习的界限,通过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将数学、语文、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知识融合,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在跨学科游戏设计中,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了解历史背景、科学原理或文学作品。例如,一个设计良好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练习数学技能,还可以引入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生物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或者物理学中的测量工具等。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比如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或政策制定者,他们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制定战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通过跨学科游戏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技巧。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跨学科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终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

5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法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教学与游戏之间的结合潜力,科学地融合趣味游戏与数学知识,并控制游戏节奏来优化游戏的教学效果。面对未来,教育游戏法将可能趋向于更高度的技术整合、跨学科连接以及更广泛的多元智能开发,并注重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然而,为实现这些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克服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投入、教育评估与教学内容平衡等挑战。持续地发展和应用游戏法于数学教学,将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策略的不断创新以及政策的支持和导向。通过实践和研究的累积,游戏化教学的最佳实践将持续演进,为学生带来更高效且愉快的学习体验,并为他们的未来学术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青河县阿热勒托别镇牧业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