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二者的深度融合,对于完成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联系实际原则和引导启发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052-03
德育教育主要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是立德树人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能够让学生明确肩负的重任,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致力于成为爱国守法、勇于担责、积极进取的新时代接班人。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之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时代的接班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严格遵守我国各项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轻易触碰法律和道德红线[1]。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是以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为主要目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丰富的德育元素塑造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道德品质,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向典型人物学习,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顺利实现。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坚持以教材为参考,深挖教材中的红色元素,藉此来实施德育教育,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体现立德树人理念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古代史和现代史,使学生意识到当今和平、幸福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动力,形成坚定的信念,当下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未来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富饶。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远大的理想是个体不懈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从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需要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使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形势和政策方针,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利用人生理想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迈进。
(四)有利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无数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崛起,需要国民能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形成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借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的认知毕竟有限,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集中,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制造了巨大挑战。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比较浅显的知识内容入手,逐渐深入展开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引导、感化和激励学生的目的,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二)联系实际原则
现实生活是小学生获取经验的主要渠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联系实际的原则,列举生动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使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不被事物表面蒙蔽,还能在学生群体中播撒道德的种子,稳固学生的思想防线,广泛弘扬真善美的品德,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引导启发原则
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加强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以达成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遵循引导启发原则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创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探究,适时适度地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以强化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2]。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会给学生带来新奇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因此,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使德育教育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最大化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具体而言,要想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需采取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知活动
情境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渗透德育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教师可以创建生活情境,增加学生的沉浸式体验,用学生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引起他们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准确深入地感知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让课堂回归生活,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例如,“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流程。(1)播放视频,部分居民看到公交车来了一拥而上,相互推挤,现场秩序混乱;景点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有的游客插队;私家车驾驶人员看到交通信号灯变成了红灯,仍然加速通过。(2)让学生对视频中出现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说一说这些行为是对是错,涉及了哪些规则,自己和家人是否曾经作出过类似行为。(3)思考遇到这些行为时自己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引导他人遵守规则,在小组中分享思路,小组讨论结束后在班级中展示合作学习成果。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塑造学生修己慎独的道德品质,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严格遵守各个场所和社会运行的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
(二)创设问答讨论活动
提问是增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方式之一,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高效学习理论知识,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其观点陈述,学会与他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促使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因此,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答讨论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所思所想,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例如,“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中,教师要展示自然界中同一种类的不同事物,可以是树叶或者花朵,让学生c117f241b38d6c4a75c5de6b4804eda97911c8c4b903b25ba8793b3262488289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思考以下问题:“是否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如何将相似的两个事物区分开?”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凭借认知和经验找不同,延伸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他人相处上,尊重他人的独特个性,找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团队中发扬优势,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4]。经过创设问答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形成团结合作意识。
(三)创设文化感悟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文化感悟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学生就会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对祖国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学生的学习面貌将焕然一新。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要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课主要学习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了解我国各个地区人民群众的庆祝方式,教师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先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历史沿革和民间传说,然后展示中秋节赏月、猜灯谜、做月饼等的景象,还要将浙江观潮活动、江苏烧斗香活动、香港舞火龙活动、各地宴饮活动等不同地区庆祝中秋节的不同方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对中秋节相关知识的学习上。还可以提供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花灯、猜灯谜,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弘扬阖家团圆的文化。这会增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热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造了坚实的后备军。
(四)角色扮演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法律知识和道德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本中的人物,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涵育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图书馆阅读情境,学生扮演图书馆的读者,在图书馆中分别大声朗读,大声交谈,频繁挪动椅子,用笔敲桌子,其他学生对这些行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了困扰,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的规则,强化自我约束,避免出现上述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可以说,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和强烈的观感,使得学生形成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面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加以指正,争当道德小卫士,有利于道德之花在社会上茂盛生长。
(五)组织评价反思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组织评价反思活动,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改正缺点,发扬优势,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达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目标。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要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包含过程性评价指标和终结性评价指标,客观全面地体现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表现和收获,为学生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指明方向。与此同时,教师深受广大学生的信任,小学生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榜样。基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榜样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肯定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表达对学生日后行为的关注,强化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一般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开展反思,可以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而教师的鼓励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励效应,引领学生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四、结语
总之,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谓是必然趋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包括情境感知活动、问答讨论活动、文化感悟活动、角色扮演活动、评价反思活动,促进德育教育全面性、全过程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达成立德树人目标,强化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从而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沈丽娟.新课程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8):34-36.
[2]陈美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德育工作融合的实践[J].亚太教育,2022(1):97-99.
[3]邓灶姬.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21(24):34-35.
[4]梁万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实效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3(1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