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钢:新时代雕塑的蝶变与坚守

2024-11-06 00:00刘晶
中国美术报 2024年35期

对话

【编者按】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就新时代雕塑发展的特点与面貌、文艺创作的导向与价值以及推动文艺创新与发展的具体措施等话题展开“对话”。曾成钢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我们揭示了雕塑艺术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他的见解深刻而独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雕塑艺术的新视角。

中国美术报: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新时代雕塑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面貌?

曾成钢:中国雕塑的发展总体上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近十年来,在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助力下,中国雕塑正在全方位整合来自各个领域的资源优势,在传承转化创造中实现了蝶变式发展。

第一,是赓续传统。进入新时代,许多传统生发出新的含义,雕塑在艺术创作建构国家形象的实践方面,继续承担着使命与任务。第二,是数字革命。在数字浪潮的背景下,雕塑领域同样也在掀起一场革命。数字技术拓展了雕塑艺术的语言与表现形式,优化并提升了创作效率,重新赋予了雕塑实验性、探索性和先锋性的特点。比如:近年来3D与数控等终端技术资源正在被高效整合,精准、高效、清洁、环保、安全,优化并取代雕塑的创作流程。第三,是走向公共。伴随着社会语境的全面转型,近十年来雕塑公园一跃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它化解了“城市雕塑”发展中的旧疾沉疴,解决了雕塑从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的问题,探索出了雕塑艺术与公共空间结合的全新路径,其系列经验具有突破意义,形成了新时代雕塑公园建设的“中国经验”。围绕公园展开的艺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中国雕塑走向国际舞台、建立国际学术地位和艺术形象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是介入乡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乡村振兴”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乡村环境给雕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实践空间和发展可能,这是中国雕塑发展的新时代、新空间与新课题。

中国美术报:您是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您认为在当前的文艺工作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服务人民?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结合起来?这对您个人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曾成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是文艺创作的不竭之源。艺术创作本身要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才能打动观众、感动观众。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生活、引导人民、传播正能量,使其找到思想的源泉、凝聚的力量,作品要有深度、有温度,更要有筋骨。我的作品,无论是早期的“梁山好汉”系列、《鉴湖三杰》,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远山的呼唤》,甚至是《大觉者》《霍去病》《中华家园》等,表现的都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主题。我们要做感知历史新思潮、社会新风尚、生活新风气最敏锐的感知者、先行者、先倡者,发时代之先声,启社会之先河,要用自己的创造去表现群体的文化共通性,要从人民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提炼生活,发现美、创造美,做到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

中国美术报:作为美术家,您认为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中有怎样的作用和价值?您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情感?

曾成钢:我从事雕塑创作已经有40多年,最近我也在思考,我所追求的艺术是什么?我想通过作品传达什么?往简单来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递出:正气、格调、精神。展开来看,前些天我写了一段话叫《艺为》,总结了这些年来对艺术的体悟:

艺以审美为高,艺以造型为先,艺以表现为重,艺以抒情为主。艺以浓淡为彩,艺以虚实为径,艺以空间为局,艺以明暗为显。艺以线索为形,艺以混沌为象,艺以破规为发,艺以互补为恒。艺以构思为始,艺以结构为章,艺以营造为展,艺以不同为鸣。艺以放逸为灵,艺以禅意为心,艺以精神为气,艺以律动为韵。艺以个性为格,艺以趣味为品,艺以造化为神,艺以积健为质。艺以崇崚为骨,艺以变化为奇,艺以迁想为妙,艺以从容为度。艺以宏约为深,艺以拙实为朴,艺以荒洪为厚,艺以激荡为雄。艺以忘形为纯,艺以畅酣为由,艺以学古为道,艺以开今为新。艺以哲思为魂,艺以气概为魄,艺以咏志为立,艺以专注为真。艺以自然为师,艺以无法为我,艺以古今为博,艺以方圆为正。艺以发现为创,艺以潇洒为劲,艺以东西为融,艺以通透为乐。艺以天地为大,艺以圣贤为典,艺以大象为刚,艺以诗意为境。艺以山水为怀,艺以书写为根,艺以学石为金,艺以史学为鉴。艺以熟能为巧,艺以尚用为变,艺以持恒为进,艺以钻研为精。艺以震耷为声,艺以良知为本,艺以痴迷为魔,艺以集大为成。艺以具象为实,艺以抽象为简,艺以意象为念,艺以观觉为相。艺以言理为善,艺以浪漫为情,艺以象征为思,艺以删繁为清。艺以大道为约,艺以灵感为珍,艺以顿悟为圣,艺以自控为帝。艺以故土为源,艺以生活为泉,艺以琢磨为玉,艺以端极为贵。艺以超级为力,艺以无法为法,艺以高古为巅,艺以万维为景。艺以热爱为伴,艺以起死为生,艺以无声为润,艺以时代为脉。艺以随心为欲,艺以当代为锋,艺以寂静为明,艺以超现为幻。艺以万物为媒,艺以运德为化,艺以遨游为观,艺以时空为际。艺以认知为上,艺以心智为核,艺以慧能为施,艺以真诚为行。艺以脱俗为雅,艺以超凡为峰,艺以无畏为敬,艺以大爱为尊。艺以传统为宗,艺以大家为豪,艺以民众为德,艺以人类为福。

这是我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与大家共勉。

中国美术报:请分享您在推动文艺创新和发展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您如何看待文艺作品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曾成钢:问题里提到的两组关键词“原创与时代”“传统与现代”,实际是在说同一个问题。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米”字形的交叉结构,我们的现代美术学习了西方的古典传统,而西方的现代艺术则从透视走向平面。今天我们正站在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点,一切艺术样式,无论新旧,在当下都能找到它的合理性与一席之地,这便是中国雕塑发展的优势,我们需要在这个语境下,找寻到自己的时代精神。

怎么寻找?那就是我一直以来所呼吁的艺术主张“传承、转化、创造”。所谓的创造就是找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创作新作品。它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思想力、充分的想象力与辛勤的实践力。要怎么做呢?我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吃透传统的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雕塑赋予了中国雕塑一定的样式,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必须将其转化为中国式的形态。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若把同一时期的艺术横向对比,如秦兵马俑与希腊雕塑、霍去病墓石雕与罗马雕塑、高平铁佛寺造像与米开朗基罗雕塑等,你会发现中国的艺术不输给任何文明。

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吸收。经验告诉我们,东方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都有好的一面,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明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在东西方文化的语境下,对其进行传承、转化与创造,构建中国现代雕塑系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我所强调传统雕塑语言的母体意义,以及传统的延续与发展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中国美术报:对于未来,您有什么计划或期望,如何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曾成钢:我认为,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形式语言的建构与文化精神的彰显。从西方雕塑进入中国之后这个情结便一直存在,这种文化使命延续了几代人,像刘开渠、滑田友、沈文强、钱绍武、文楼、叶毓山等,很多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对于中国雕塑的结构属性、发展路径、方法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阐述,由此而建立起的新的雕塑传统是“道”,道在器中,器不离道。这些是我这些年来创作实践所延续的基本轴线。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这个“古今中西之争”的问题,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发掘可以被借鉴吸收的优秀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当代东方艺术特征与精神内涵的艺术体系。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代中国雕塑的语言系统不是按照西方雕塑的发展依葫芦画瓢,也并非对自身传统样式的翻版复刻,而是真正反映中国现代生活、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艺术,它所追求的精气神让我们的艺术不会妄自尊大,更不会妄自菲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昂扬的姿态,这便是中国雕塑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