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中望的“类聚”与“引力”

2024-11-06 00:00胡莺
中国美术报 2024年35期

2024年10月,“类聚——傅中望作品展”与“傅中望文献展(1974—2024)”分别在湖北的两座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合美术馆同期开幕,前者是傅中望在湖北美术馆的首次个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主要展示其早期“榫卯结构”代表作及新作;后者是首次对傅中望跨越半个世纪文献的全面梳理与陈列。

为什么要以两馆联动、双展呼应的方式来呈现傅中望的艺术呢?其一,见证艺术史的发展。美术馆展示、收藏、传播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代表性艺术,是艺术史发展的实时见证者。通过对展览的研究和探讨,既可以深入了解傅中望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的变化轨迹,帮助解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语境,又能进一步洞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规律。其二,为个案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美术馆在选择藏品、策划展览和进行学术研究时,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我们希望通过“文献展+作品展”的方式,建立起作品与文献、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逻辑关联,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其三,创新展陈形式,充分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功能,提升公众对艺术的认知与兴趣。“傅中望文献展”以装置的形式呈现,如同艺术家创作的一件大型装置作品;“傅中望作品展”则以装置艺术为主,几乎每一件作品观众都可以参与互动。极强的现场感和可观可游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孤立的文献或作品,而是一个个相互关联、充满故事的整体空间。上述选择与判断,基于傅中望的如下特质:

生活的温度。收集保存旧物是傅中望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他的工作室全部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贯穿了其生活和艺术的不同时期。做的木工、看过的书、订阅的期刊、抄写的笔记,用过的生活物件——工具、电器、手机、酒瓶、烟盒……还有老照片、影像、手稿、书信、各类印刷品、证件、票据等,似乎一切皆可留、一切皆可变成艺术。这些持续性的、多样性的文献,以时间为线索,构成了一部承载着记忆和情感的、完整的生活档案,并转化和融于傅中望的创作中,呈现出生活的温度。

“至为深刻的生活充满了不可能之物。”傅中望善于将生活中的“不可能之物”变为可能,体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他的很多作品材料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很多艺术构思闪现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他1985年开始创作的“金属焊接”系列,便是到废旧金属回收公司现场选材制作的。“铝箔拓型”的灵感,来自飞机上的餐盒;《遗存墨迹1号》延续了“拓型”,将生活中用过以及收集的日常用品进行金属拓型、纸本拓片、封装,再以排列组合的形式呈现,貌似物质生活档案。2023年湖北美术馆维修改造后的钢筋、水泥石块和沥青等建筑废料,成为《美术馆记事》的主要材料。当这些看似无用的材料上拓印了湖北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的相关图文以及艺术家的意象书写,并用钢筋串联起来时,它们就像一块块历史的碑拓,构成了一条“穿墙而过”的线索,象征连接美术馆的过去与现在。

傅中望制造了一种时间与空间、艺术与生活的对话,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过去与现在的时光之门。其中的“历史之物”与“现实之物”提示着我们,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其实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平凡的瞬间都值得被珍视,平凡的物件都可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而傅中望,正是那个用艺术之眼发现并讲述这些故事的人。

“类聚”的力量。“类聚”包含了过程、整体和变化的意义。

首先,傅中望的“类聚”表现在其艺术创作上是组合和构建。他将相似的形状、材质、结构的物体聚集在一起,展示形式和结构上的力量,通过重复、组合和变化,赋予作品强烈的节奏感和象征寓意。《众生相》从“以铜为鉴,可正衣冠”的寓意出发,将24个面镜横向与纵向排列,与观者互为映照。《姿态》将人最基本的姿态——立与躺组合,象征人生的起伏无常和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其次,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内在秩序感的整体来表达事物的关联。这种“关系的艺术”来源于榫卯结构,是榫与卯关系的延伸。《器象》由12组形态各异的木质圆柱体组成,每一组圆柱体呈现的不同切割、镂空方式又正好与凹凸阴阳相契合,以榫卯语言与图形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以“器”呈现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对话。《纠缠》以竹根的自然形态为基础,呈现出一种看似混乱而有序的结构。这些竹根错落有致地攀附在墙面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脉络”,如同自然界中的藤蔓或河流,充满着动态的生命感。

再次,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思。《枝语横序》《冻雨之殇》《众》均以2024年初武汉遭遇的严重冻雨天气为背景创作,所用材料都是作者收集的受冻雨天气影响被压断和掉落的树枝,表达对自然灾害的反思,希望引起更多人对自然生命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手机”及其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变化是傅中望持续关注的一个主题,从2011年的《全民互动·手机》《手机回收网》到近作《遗存墨迹2号》《上网》,均围绕此展开。

纵而观之,在傅中望的“类聚”中,可以感知生活的温度、见证文化的传承、看到艺术的创新。因此,“类聚”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可能是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亦可能是文化的凝聚力、社会的变革力或人类面对困境时团结一心的抵抗力。

无尽的“引力”。傅中望的“引力”与“类聚”相伴而生。他关于“引力”的提出,始于2012年创作的“物以类聚”系列作品,他将之称为“引力”雕塑。在不同形态的磁铁上吸附各类可吸引之物,将看似分散、独立的元素进行组合和重构,这个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类聚”。以此为原点,傅中望开始了“打捞”与“收集”计划,“引力”成为他持续的行为与创作。从武汉的青山、汉街、东湖到香港维多利亚海港和主城区,他将打捞收集的相关生活物件吸附于磁铁,并以影像、装置形式呈现。今年8月在香港与老师朱达诚的双个展“引力”,以及湖北美术馆“类聚”展的《蓝色引力》《红色引力》《磁场下的蜕变》等展示的便是此类作品。《蓝色引力》中,工具在磁铁的引力下被吸引悬浮,在看似无形却又无法抗拒的磁场力量下被塑造和牵引。《红色引力》上的金属物品不仅代表着日常生活的碎片,也隐喻着历史与社会的集体记忆。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物品,在时间的沉淀中,成为记录社会变迁与个人记忆的重要载体。

傅中望的作品,往往因观者的互动参与产生新的引力和叙事。这种艺术的“引力”体现在:一、于传统和当代之间游刃有余,在传承与创新之中转换自如,能够吸引不同背景和年龄段的观众。二、创新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从观念到材料,从来不是单一或一成不变的,木头、石材、金属、竹根、水墨、宣纸、现成物品……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包容与延伸,给人带来新鲜而震撼的视觉体验,吸引着观者去探索和解读。三、蕴含对社会、人性、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和反思。四、持续的创作热情和不断的自我突破,让其作品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吸引力。

从其庞大的文献体系可以看出,傅中望的“引力”在生活与艺术的相融中,在创作的不断创新中,在推动美术馆建设形成的凝聚力中,在湖北艺术生态建构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在由时间积淀的历史和当下,并将持续地指向未来。

(作者系湖北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