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两河流域新月形地带是孕育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产生过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和亚述等有影响的文明实体。到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又在这里建立了。
公元前630年,西部沙漠地区的迦勒底人首领那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逐步控制了两河流域南部,并于公元前626年自立为王,建立迦勒底王朝,也就是新巴比伦王国。后来他又与东面的米底人结盟,于公元前612年率军北上,攻陷亚述都城尼尼微,灭亡亚述。从此,新巴比伦王国继承了亚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全部领土,几乎囊括了西亚最肥沃的新月地带。公元前 605年那波帕拉萨尔死后,其子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继位,在位40多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武功显赫,攻灭犹太王国,远征埃及,势力扩展到地中海之滨。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进入鼎盛时期,建筑艺术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巴比伦城墙、伊什塔尔门、王宫、巴别塔庙和被列入世界古代七大奇观的“空中花园”都建于这一时期,其宏伟和豪华程度超越了之前的诸多西亚建筑。
巴比伦城
巴比伦城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公元前19世纪就建有城市,曾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都城,后在历朝历代的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那波帕拉萨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后,着手修复这座残破的城市作为都城,此后继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更是力求恢复这座都城往昔的辉煌。他在就职文告中宣称:“庄严华美的巴比伦,我视你一如我的生命……在仁慈的马尔杜克神的庇佑下,我愿尽我的力量,使你成为空前绝后、无比繁华、无比昌盛的大城。你将接受万国的进贡以及全人类的膜拜。”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建筑工程使之成为两河流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150年后访问该城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赞叹:“就壮丽而言,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其他城市都难与它相比。”
我们今天对巴比伦城的了解除古代文献外,主要得益于德国考古学家科尔德威的工作。他带领同事在1899—1917年间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发掘。早在1887年他就来这里旅行,在巴比伦城的废墟考察,几块色彩明丽的残断釉砖引起了他的注意。靠着这一发现,他说服了柏林皇家博物馆,让他的上司相信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当科尔德威受到委托来这里发掘时,他估计这一工作需要5年时间,但由于城市遗址的范围广泛,约有850公顷,同时这里的地层复杂,地下水位高,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尽管考古学家紧张地工作,但到14年后的1913年,他承认最多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1917年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逼近这一地区,科尔德威只得草草收场,结束了对巴比伦城的考古发掘。
幼发拉底河自巴比伦城中部穿过,然后改向西行。这条河既为城市提供了水资源,同时也丰富了景观。城市的核心部分内城位于河东,轮廓为不规则的方形。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不让敌人危及巴比伦城的侧翼,又在西面修建了外墙,形成河西的新城。两城由立在5个石墩上的大桥相连。内城城墙由内外两道泥砖墙构成,里面一道比外面一道高。两墙之间的空间铺上碎砖,宽7米多,形成城防巡道。城墙按一定的间距建造一对塔楼,整个内城共有塔楼360座。塔楼的功能是加强城防,塔楼可以有效保证弓箭手的火力范围相互接应。
内城共有9个城门,以神的名字命名,最有名的是北门—伊什塔尔门,伊什塔尔是巴比伦神话中掌管战争和胜利的女神。外墙脚下的护城河宽20—80米,与外墙之间以宽20米的护堤分开。护城河的河岸以沥青砌烧砖来加固,两端与幼发拉底河相通,“各类船只可以围绕着护城河航行”。沥青是很好的粘合剂,防水性能也好,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只有两河流域将之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这里缺少石头,巴比伦人就用河岸上淤积的泥土作为建材。工人们在规整的木模中装满泥土,制作砖坯,再依靠日光把它们晒成耐用的泥砖。在有些泥砖背面,科尔德威还看到了2400年前将它们拍制成形的工匠的指纹。
河西的外城平面略呈三角形。外城实际有三道分开的墙:最内一道由日晒泥砖建成,另外两道是烧砖砌的城墙,墙体间的空隙由碎石和填土填充,每隔一定距离还用凸起的壁柱加固。希罗多德谈到巴比伦城墙的修建:“在他们从护城河里把土取出之后,就立即把它们做成大砖,而在大砖数量够用时,就把这些砖放到窑里去烧。随后他们便着手建筑,起初是用砖砌筑护城河的河岸,然后用同样方式修造城墙……在城墙上面可以跑得开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
内城的主要街道大致与河道平行或垂直,至城墙处以高大的铜门作为结束,相当有气魄。这些街道中最有名的是河东岸南北向的巡游大道(圣路),这是新年时城市主神马尔杜克神像的巡行之路,是城市的主干道,宽7.5米,路上铺砌的是被红色角砾岩镶嵌的石灰石石板,主要的宫殿及宗教建筑都位于这条大道和河流之间。大道穿过伊什塔尔门,出城后直抵城北一个专门的节庆建筑—年庆堂。新年节庆期间,人们沿着这条大道运送神像,国王是重要的陪伴者,他要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冒犯过神灵,并请求马尔杜克神向整个城市赐福。巡游大道东面的马尔杜克大街将塔庙区与城墙东面的城门连接起来。
可惜的是,这个强大的城防工事并未能发挥作用。可能是在城内同伙的帮助下,波斯人从幼发拉底河低水位的河床进入城市,进行突然袭击。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消灭后,巴比伦城开始衰落。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到达这里,曾想重建巴比伦城作为自己的都城,但他的过早去世使得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后来巴比伦城开始荒漠化,居住在这里的人大规模迁出,最终巴比伦城消失在风沙之中。为了发展旅游业,1978年伊拉克政府在遗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墙和建筑。
伊什塔尔门
巴比伦内城的9座城门每座都以神的名字命名,目前发掘的仅有伊什塔尔门。伊什塔尔门在城市的宗教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为献给女神伊什塔尔而精心设计的建筑,既是城市的主要入口,也是巡游大道的起点,保存得也最为完整。它被认为是巴比伦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由于城门处有两道防卫城墙,伊什塔尔门也分前后两道。每道门有4座望楼,高达12米。望楼与望楼之间有拱形过道相连接,墙垣上部是琉璃砖构成的饰带和垛口。城门墙上装饰有动物图形,现场挖出的早期残墙上有大约150个以单色泥砖砌成的公牛和巴比伦角龙的造型。这两种动物代表的是该城最重要的两个神,公牛代表的是气候神阿达德;角龙代表着城市守护神马尔杜克,它是一个身披鳞甲的混合体:有长着角的蛇头、猫的前腿,后腿长着鹰的爪子,尾端则是蝎子的刺钩。
伊什塔尔门后建的两座塔楼上满是华丽的彩色琉璃砖,其图案交替重复狮子、公牛和角龙的形象,在亮丽的青蓝色背景上出现了棕色、黄色和白色的各种动物造型,高约90厘米。巴比伦建筑中琉璃砖的图案由木模制作,上面的动物造型类似浮雕,形态逼真,这种制作与泥砖建筑的单一色彩大不相同,通过绚丽色彩的对比使建筑显得格外华美,光影变化也多姿多彩。后来西亚地区的伊斯兰建筑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这种装饰风格。
由北面城外的年庆堂向伊什塔尔门行进时,可以看到城门旁巡游大道两侧的高墙,墙顶端设有垛口。护墙上为琉璃砖组成的、象征伊什塔尔神的成排的金色狮子在向城里进发的造型,以耀眼的蓝色为底色,墙的中楣由色彩艳丽的釉面砖块组成。
巴比伦城的发掘工作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止,德国考古学家将发掘出土的建筑碎片装在600多个箱子里存在遗址附近,直到1926年伊拉克政府允许将这些箱子运往德国。釉砖碎片运到柏林后,专业人员开始复原伊什塔尔门。1928年由9名雕塑家和制模工组成了复原小组,复原者按照颜色和动物身体的不同部分将残片进行了系统分类,然后把它们拼接成较为完整的砖块,最后再拼成完整的狮子、公牛、角龙和各种装饰图案。只有当他们确定某些砖确实找不到时,才会用现代的复制品来代替,并且还要保证替代品很容易被认出。这一工程的负责人沃特·安德烈表示:“我们把自己当做伟大历史财富的守卫者,必须要极其小心才行。”他还说,“为了拼凑出一块砖上的浮雕,我们常常需要找出六七块残砖。重造者要在成百种可能中搜寻刚好能拼到一起的两块残块。”1930年,复建后的伊什塔尔门和巡游大道高墙在柏林博物馆中专门修建的大厅中向公众开放。
巴别塔庙
巴别塔庙是《圣经》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是由躲在方舟上避过洪水的诺亚后代建造。《圣经·旧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天下的人都说一种语言。诺亚的后人在向东迁移时走到一个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原就住了下来。他们计划修建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人们很快就开始建塔,这件事惊动了耶和华。他见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还怎么统治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下去,最终没有建成。这就是历史上关于“通天塔”的传说。所谓“巴别”在犹太人用的希伯来语中是“乱”的意思,因有变乱口音这样一个来历,这座塔也就得名为“巴别塔”。
这个故事听来颇有些传奇色彩,在《圣经》中这座塔半途而废没有建成,而在现实中情况则正好相反,巴比伦城中确实存在过一座建成的巴别塔庙。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的泥版文书中曾提到有好几个国王主持过建塔工程,那波帕拉萨写道:“巴别塔庙年久失修,神命我重建。神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下界的胸膛上,而塔尖要直插云霄。”后来尼布甲尼撒二世在泥版上写道:“我竭尽全力把顶造得与天一样高”, 他还让人从腓尼基运来雪松作建筑材料。这些都说明几代人的努力才建成了巴别塔庙,当时的巴比伦是国际性都市,城内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居民,比如有几万从耶路撒冷迁来的犹太人,大家彼此语言不同,这与《圣经》中记载人们口音各异、无法沟通的情形是吻合的。
希罗多德在他的书中提到过巴别塔庙,照他的描述,这是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0米,共有8层,外面有螺旋形的通道,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在通道半途设有座位,供登塔人歇脚。希罗多德还提到塔庙上“建有一座小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躺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塔顶的小庙用蓝色琉璃砖砌成,里面供奉马尔杜克神。
据史料记载,波斯国王居鲁士征服巴比伦时,被这座塔庙的雄伟气势所感染,下令保护,他还让人按塔庙的式样给自己建造陵墓,可惜的是后来的波斯国王薛西斯还是把它毁掉了。亚历山大东征时,他来到这里凭吊,曾下令让一万名士兵清理塔庙的废墟,但已无法恢复其原貌。
1899年,科尔德威在巴比伦遗址考古时,挖到一座塔形建筑的地基。这座塔庙建在一块凹地里,塔基每边长80多米,是座多层高塔。有的砖石上还包有金箔,贴有淡蓝色釉面。科尔德维估计,造这座塔庙要耗费几千万块砖,他推测这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巴别塔庙。尽管面对的是一堆残破的废墟,科尔德威还是激动不已,他感慨道:“亲眼看到遗迹绝非阅读任何书面的描述可比。通天塔硕大无朋,四面是祭司朝拜的豪华殿堂。当年的壮丽庄严景象在整个巴比伦是无与伦比的。”
巴别塔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学者们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它就是巴比伦城内的马尔杜克神庙。这座塔庙的高度相当于今天20多层的高楼,在当时人眼里会被看作是高不可及。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巴比伦城内除了马尔杜克神庙外还有另一座巴别塔庙。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