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碗碗腔实践看新型剧种的舞台化

2024-11-06 00:00李想
影剧新作 2024年3期

摘 要:古老剧种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仅有几十年时间,经过数代演职人员的努力,其表演形式从学习京昆等成熟剧种到借鉴皮影表演,逐步形成了规范程式。包括碗碗腔在内的一批从皮影孕育而出的新型剧种,可以借鉴碗碗腔的规范程式来丰富自身的表演。

关键词:碗碗腔 皮影 新型剧种 舞台化 表演方法

碗碗腔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剧种。

说其古老,在缺乏文字记载的前提下,一般认为该剧种在清乾隆时期已经颇有影响,现存最早的“皮影片子”(即用于表演的皮影戏人物制品)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而清代渭南籍剧作家李芳桂的“十大本”也普遍被认为是碗碗腔皮影的剧本,由此可见其历史至少也有300年;说其年轻,是因为早期的碗碗腔是以皮影伴唱而存在的,无论是位于外地的洋县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还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碗碗腔,都是在解放之后陆续搬上大舞台,其标志是1956年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金琬钗》“借水赠钗”一折正式亮相西安舞台,由此说来,碗碗腔成为舞台大剧种的时间,不过60余年而已。

正因为搬上舞台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这期间又穿插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许多重大事件,碗碗腔无法像其他古老而自然发展的剧种一样,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表演模式,即碗碗腔没有经历过完全自发的舞台表演模式进化。又要搬上舞台成为独立剧种,又来不及慢慢探索发展表演模式,因此碗碗腔的舞台化表演,如同同时期诸多新型剧种一样,只有在模仿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自我调试。所以,纵观碗碗腔的发展路径,大体存在着完全照搬其他成熟剧种的表演程式、完全移植特定历史时期经典剧目及表演方法、洋溢生活气息且借鉴话剧等表演方法、重新回头观照皮影等源头艺术的表演方法并模仿,这四种演出方式。

为了讨论究竟哪种演出方式更适合碗碗腔,首先需要对中国戏曲的主要表演模式进行简单归纳,并结合数十年碗碗腔发展路径,将“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探索符合自己的方向,这才是基于实际而且能反作用于实践的理论研究。

一、当下较有典型性的五种表演模式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形成时期不一,表演程式各异,既有高度舞台化的剧种,也有极具生活化的剧种。从来源上看,其中既有直接延续南戏传统及四大声腔的舞台剧种,也有从皮影、木偶等小戏系统中搬上大舞台的剧种,还有源于民间曲艺甚至是民间歌舞、社火的剧种。

整体来说,剧种无论形成于何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下基本也都呈现传统戏(包括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两大剧目归型,其中现代戏无论是展现近代题材(1911到1949)的剧目,还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发展、普及社会主义法治、展示当下社会变迁的剧目,基本的表演都是高度生活化、适度程式化的。特别是近期的某些移植剧目,舞台呈现高度统一,表演几乎不分剧种,只在唱腔设计上能体现出剧种的区别。

而传统题材的剧目,则能较好的反映剧种之间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个剧目在剧种之间移植,也要考虑到剧种在当地的群众基础,以及本剧种观众的欣赏习惯,不仅注重唱腔的重新编写,也要考虑表演程式的区别之处,进行本土化乃至本剧种化的改编。

移植所造成的改编,其前提是剧种表演程式的差异。如果我们将各剧种自己的舞台规范形式都统称为“程式”,则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5种类型:

(一)以藏戏为代表的舞台化傩剧种,在由广场说唱艺术转化为舞台表演艺术的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原始舞蹈动作,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规范;

(二)以京昆为代表、包括上世纪初形成期间受京昆表演影响较大的大部分梆子腔剧种,形成了源于生活但高度规范的舞台程式,表演所讲的“功法”根源自生活本身,但规范性部分源于武术和舞蹈,程式产生后,指代意味远高于现实意味、程式的观赏性远高于生活实际;

(三)以评剧、眉户、花鼓戏、黄梅戏为代表,形成了高度源于生活、适度进行规范的舞台程式,作为小戏变大戏的剧种,大部分定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表演所讲的功夫源于生活和民间歌舞,只进行了比较少的艺术提升,定型后仍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以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为代表,大量借鉴木偶戏动作,形成独特的“科母”程式,作为源自木偶特别是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的剧种,脚步以异常平稳的蹀步为基本,身段强调肩膀和手势,各种程式几乎都可以当成是木偶动作的遗存,兼有从民间艺术直接借来的动作;

(五)以陇剧、唐剧、碗碗腔为代表,这类剧种定型时间较晚,初期舞台程式受京昆影响较大,近些年重拾皮影戏的表演方法,形成了短水袖或无水袖、侧身站立为主、强调手部姿势的舞台程式,特别是在新编古典题材剧目时特别注重“仿皮影”的动作,武戏则大量借鉴京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剧种类型的区分,仅仅是剧种区分的一种方式,正如板腔体和曲牌体区分剧种,既有广泛可供分门别类的模式,也有大量遗漏或无法区分的内容。况且如前所述,单独剧种之内本身就有不同剧目类型的区别,很难用某一种区分方式将单独剧种完全分解。因此,上述区分方式更多的是为舞台表演发展,以及剧种定型而服务。

因此,在下文中讨论碗碗腔既有发展路径,以及讨论能否探索其定型模式时,要考虑到时代发展的客观现实,也要注意到在某些特殊历史节点时,剧种所面临的的历史使命之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符合碗碗腔剧种定型的需要,可能存在理想化的模型构筑,也可能得出的结论还能适合其他剧种的发展需求,为剧种定型起到一定指引作用。

二、碗碗腔自行实践的四条路径

如前所述,碗碗腔的几十年舞台化过程中,大体存在着四种演出方式,这四种方式既有剧种发展内部需求的自我追索,也有受特定时代的影响而主动进行借鉴。厘清这些路径的内因外因,就能有效找到既符合剧种发展需要、也符合时代对剧种要求的各类因素,从而讨论出碗碗腔的基本遵循。

(一)完全照搬其他成熟剧种的表演程式

这基本是所有具有大戏潜质的新型剧种搬上舞台所进行的第一步尝试,特别是将本剧种在小戏阶段的成熟剧目变成舞台剧目时,只需要根据京昆等成熟剧种的基本规律,对本剧种的行当进行区分,比如碗碗腔等皮影类剧种需要经过将前手一人唱全场的工作量分开给剧中角色,直接照搬砌末道具和舞美背景,再保留剧种特色乐器的同时增加辅助乐器。至于表演程式,由于当时引入大批京剧教练参与剧种创建,所以新演员的扮装和表演几乎是全搬了京昆。

碗碗腔“第一剧”《金琬钗》就是如此。仅以“大审”为例,舞台上的桌椅、服装、化妆、头饰等外在形式,以及桃小春的下跪站起、水袖运用、惊吓跌坐,崔艳娘松子离去,几乎都跟秦腔一些剧目的表演身段一模一样。类似的还有曲沃碗碗腔《打金枝》。

(二)完全移植特定历史时期经典剧及表演方法

在“样板戏”阶段里,地方戏大量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的剧目,受时代的局限,基本都是只做唱腔设计、音乐配器等方面的本土化转变,不仅对剧情没有进行调整,演员的表演动作也基本是全面沿袭。这对于新型剧种来说,其实是搬上舞台的另一种尝试,让演职人员乃至观众都能意识到,刚实现舞台化的剧种也完全有能力演出现当代题材。换言之,这也是演惯了“才子佳人戏”的古老小戏,向现代题材领域积极探索的尝试。

以碗碗腔《红色娘子军》里“昏沉沉”一段为例,服装明显是从京剧沿用而来,演员动作也与京剧高度重合,但受碗碗腔本身节奏偏慢的影响,多出来的将近一半时间又增加了一些动作。类似的还有孝义碗碗腔《沙家浜》和《红嫂》。

(三)洋溢生活气息的新编现代戏

如果说移植革命现代京剧是阶段性工作,那么这个阶段也为碗碗腔工作者开启了现代题材创作的启蒙。此后碗碗腔涌现出大量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的现代戏剧目,其表演也与其他剧种的现代戏类似,更重视生活化,动作大半是经由舞台漂洗过的生活动作,包括从话剧中借用一些成分。

根据芬兰音乐剧移植的碗碗腔《真的真的》,虽同样为移植剧目,却和上述《红色娘子军》大相径庭,虽然舞台和服装化妆都很“洋派”,但表演却高度生活化,“我的儿年长十七八”高度西化的服饰和反复咏叹的唱词,伴随着演员焦躁的脚步和左戳右指的动作,完全就是中国家庭里担忧青春期儿子的中年妇女。孝义碗碗腔的“风流三部曲”(《风流父子》《风流婆媳》和《风流姐妹》)从题材到表演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风情。

(四)重新回头观照皮影等源头艺术的表演方法并模仿

碗碗腔舞台实践所进行的最宝贵的探索,其实是“回头看”,即在碗碗腔起源“皮影”中找灵感、下功夫。演员较少使用长水袖,根据剧情需要一般使用窄袍大袖或紧身袖,旦角还常使用长裙、长袍,特别注重头饰和盔帽,演员动作则与陇剧侧身站立不同。但两者都很重视侧影呈现。

《杨贵妃》就是这类剧目的重要代表。杨贵妃高盘的发髻和繁复的发饰,都是对皮影形象的直接模仿,无论是杨贵妃紧袖加长纱还是唐明皇的阔袖,也都是皮影形象的真人化,更为重要的是,除了第二场,大部分场次杨贵妃就没有端端正正的站立过,行动必然前后摇曳、站立必然拧身侧立,这就既不符合成熟剧种的表演规范,也不符合现代戏的生活气息,而完全是皮影的投射。

这四种表演方法就是当下碗碗腔在舞台上的主要呈现方式,其实也是碗碗腔舞台化的四条探索路径。实际上,包括陇剧、唐剧等由皮影衍生出来的剧种,也基本都进行了这样的探索。

三、碗碗腔进行舞台规范的三个疑问

正因为碗碗腔搬上舞台时间不长,所以程式尚不完善、表演仍具有发展空间,严格说,时至今日,碗碗腔所进行的表演探索虽各有成果,但尚未形成某种固定的舞台规范。

(一)舞台规范对现在的剧种还有用吗

所谓舞台规范,在这里就特指某一剧种在舞台化表演过程中,应当按照某些特定规律指导一切表演行为。规范不仅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例如京剧的虚拟性、写意性、程式性就是理论规范;依托水袖、马鞭、帽翅、髯口,同时配合演员表演所形成的各种表演程式,则是实践规范。

尽管所要展示的故事千差万别,故事发生的时代各有不同,但舞台规范都是存在的。正如《林海雪原》里战士们的高山滑雪依然是写意化的表演规范、《沙家浜》里的现代兵器对打仍然是程式化的规范表演,碗碗腔也需要探索出符合自己剧种的某些表演技巧,进而形成舞台规范。

(二)碗碗腔可以从皮影中吸收哪些表演技巧

“模仿皮影”无疑是当下碗碗腔舞台实践中较为成功的一种方式。比如扮妆,是否可以考虑在借鉴其他剧种“大头、旗头、古装头”的基础上,以古装头为主,梳高髻、双环加燕尾等形式,辅以部分装饰。比如服装,目前看来男性宽大、女性紧腰的古装服饰还是比较适合的,特别是宽袖的使用,也会有比较好的视觉感受。

而在实践规范中,陇剧就有比较多的实践。《古月承华》里男性站立往往使用侧身、行走则大幅度摆袖,旦角的哭泣很有特色,单手下垂、单手掩面,身体摇晃、略显抽搐,这显然是在皮影时代为了让观众看清楚“小皮影”而采用的表现方式。

正如同样历史较短的陇剧试图模仿皮影来形成自己的程式系统,碗碗腔不妨也尝试增加适合旋律的舞蹈,来形成自己的程式系统。

新程式系统的形成谈何容易,必然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反复的失败与成功,才能逐步确定乃至定型,这其中最大的障碍是观众的欣赏习惯。不过“欣赏习惯”也并非定式,观众能从围坐观看皮影碗碗腔到观看舞台版碗碗腔,本身就说明了欣赏习惯的不断变迁。

(三)新形成的舞台规范能适应剧种发展吗

碗碗腔虽然是较为柔美的剧种,但并非不能表现宏大的历史题材,只要选择合适的切口,就能展示足够宏大的体量。昆曲素来是以软糯著称的,但既能演出反映汉代风云的《昭君出塞》,也能演反映明末变迁的《景阳钟》,还能演神话意味的《钟馗》,这说明戏曲的包容性非常强,碗碗腔也是如此。

近期演出的《骄杨之恋》,根据其题材来看,应当是非常写实的现代戏,然而在开场就出现了“骄阳之灵”的舞蹈,并依靠灯光来衬托气氛,打造出皮影版的视觉感受。这和《杨贵妃》开场时“春寒赐浴华清池”的场景非常类似,应该算是延续了碗碗腔在这几十年形成的新传统。

而与上述“传统”不同的是,剧中的“灵”与“人”不断开展隔空对话,以及不同人物以不同风格的多重唱来展示人物性格,这些在话剧和歌剧中是司空见惯的手法,在传统剧目中几乎无法展示,《骄杨之恋》也在尝试进行借鉴与探索。

这样的探索究竟成功与否,还需要时间和观众去考量。正如从京剧移植而来的《红色娘子军》大量使用芭蕾舞身段,以及《杨贵妃》引入唐风乐舞和武士舞等民族舞蹈,在最初也曾引起争议;正如梨园戏采用自古遗留的木偶戏身段科母用于新编历史剧《董生与李氏》进行演出,“螃蟹手”也曾引起北方各剧种的惊讶。然而作为一种探索,无论其成功与否,至少代表了一种前进方向,这就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天然使命不谋而合。

四、结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不仅是一个演出团体,同时还要担负着探索戏曲发展走向的研究职能,这一职能的重要性甚至远大于演出本身。

而事实上,从建国伊始分布在各地“戏曲研究院”和“实验剧团”发展至今的历程来看,既有实验成功、打造出新剧种、摆脱了“实验”名义的成功典型,也有直至剧团解散也没拿出具有代表意义剧目、没有涌现出代表演员的团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能存留至今并且促进眉户碗碗腔两个小剧种完成了舞台化,“实验”和“研究”仍然是主要的文化功能。

保护碗碗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只局限于“保持最初形态”,那就意味着碗碗腔只能是皮影伴唱、眉户只能是围桌坐唱。保护的另一冲含义就是探索其在当下如何适应观众需求,如何在保留传统核心的同时增加、丰富、完善剧种的舞台呈现。

因此,我们可以把碗碗腔《骄杨之恋》作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几十年来保护发展碗碗腔剧种的延续,是沿着《金琬钗》《红色娘子军》《杨贵妃》《真的真的》舞台实践道路上所进行探索的延续,所有的探索都是为了给以碗碗腔为代表的诸多新型剧种以启迪。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①,包括碗碗腔在内的传统戏曲,都经历了萌芽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相当的历史延续性。那么,我们看待碗碗腔在当下的存续时,就要尊重其历史延续性,尊重其在发展历史中经历过的各阶段,同时也要及时总结其在不同阶段的表演方式。

因此,上述四种表演方式作为碗碗腔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合理且符合当时语境的探索,并不是彼此取代或者对错关系。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① 的精神,对碗碗腔的表演形式不断进行探索,并逐步找寻出更为适宜自己的表演道路,其实才是对待剧种发展应有的态度。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

参考文献:

[1]白雪.从戏曲现代戏“分工论”看碗碗腔的祛魅和赋魅——新编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观感[J].中国戏剧,2023(3).

[2]王婷.唐代宫廷舞蹈服饰在地方戏中的运用以碗碗腔《杨贵妃》为例[J].中国戏剧,2019(7).

[3]雷建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以陇剧为例[J].文化产业,2022(10).

[4]刘新阳.探寻新兴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途径——以辽剧(辽南戏)为例[J].艺术广角,2018(11).

[5]董伟.新兴剧种要在继承与创新中繁荣发展[J].戏剧文学,2010(8).

李 想: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陕西中心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李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