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此前火爆的苏剧《国鼎魂》展现了苏州“贵潘”家族的家国情怀,那么苏剧《大树常青》则追根溯源,解开了苏州“贵潘”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
苏州城流传着一句俗语“苏州两个潘,占城一大半”,这两个潘一为“富潘”,以经商致富著称;一为“贵潘”,为徽商后裔,经商后转向科举仕途,“贵潘”家族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潘世恩。潘世恩乃清代江苏吴县人,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考中了状元,在朝中为官,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位极人臣,其后代在清朝共出9名进士,人才绵延不绝,“贵潘”成为清代苏州著名的科举世家。在苏剧《国鼎魂》中,潘世恩的后代潘祖念谨守护持一双宝鼎,并要求后代严守祖训。苏剧《大树常青》继而追溯“贵潘”家族的核心人物,以潘世恩为主角,展现了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仍能平衡内外、守持家训的儒臣风范。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传统文人的处世之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智慧。
《大树常青》以苏剧写苏州人物,再现苏州地域文化内涵,故事的开头便让潘世恩以魂灵之身回到自己的故宅,也就是苏州状元博物馆,故事的末尾又一次呼应开头,让潘世恩在后世络绎不绝朝拜者的景仰中得到精神的圆满。在紧密融合苏州文旅发展的基础上,剧作为晚清重臣潘世恩的历史功绩正名,其所承载的崇文重教的精神也成为苏州深厚文化底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挖掘历史真实中的“文心”
潘世恩在历史上的声名远无法与林则徐等人相提并论,“虎门销烟”使林则徐铁骨铮铮的爱国情怀表露无疑,其英勇形象卓然而立。如果说林则徐心系家国和人民,面对眼前的灾难与危机迅速做出反应,那么潘世恩则显得袖手旁观、缄默不语。《清史稿》中的“潘世恩传”,寥寥几笔,多是官员升迁之事,于政绩则无一言,而“林则徐传”则以其振聋发聩之禁烟宣言使人印象深刻,“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是否感染力更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才值得被人铭记和嘉奖,而那更多生活在冗长琐碎的历史长河中缄默不语的老臣就应当永远背负沉重?
历史剧的真实性与艺术性问题一直是戏剧史上百家争鸣的议题,但在历史书写中,也一直存在真实性与戏剧性问题。司马迁在《史记》的《陈涉世家》中为陈胜安排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其心胸格局一览无余。史家书写历史人物时,尚且用生动台词作必要的细节补充,使得历史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更易于口耳相传。况且这种极具感染力的话语真实地发生在林则徐身上,则更为大写特写其功绩提供了便利。论勇气与斗志,林则徐都更胜一筹,历史的天平也倾斜于他。苏剧《大树常青》极具胆量和魄力,试图挖掘潘世恩处在历史书写暗面的故事。在晚清凶险的官场中,潘世恩坚守传统知识分子为官为政的仁义与道德,在党羽林立的环境中戒急用忍,试图以长久忍耐维持当朝地位的方式制衡权力,也保自己家族荣耀与屹立不倒,但却失之态度,被世人冠以“为官不言”的罪名。潘世恩“不作为”的一生中,真实存在着一些归属于封建时代传统文人的政治智慧。
在剧作第二场“鲁不赎人”中,林则徐为救济灾民,登门请求潘世恩开仓放粮,潘世恩谎称米仓皆空,林则徐则巧借征用粮仓为名封仓,最终得以开仓放粮。在历史上,这一事件为林则徐博得了爱民心切的美名,而潘世恩则成了见死不救的反面形象。剧作中用“子贡赎人”的典故,还潘世恩以眼光长远、格局广大的儒臣形象。开仓放粮只能解决眼前急难,而免费的粮食一旦进入社会,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那些正以低价售卖粮食的商人则在对比中显得并无高尚可言,反而可能受到广大百姓的指责,无形中提高了救人的道德门槛。且免费的粮食有限,救得了部分人,却救不了所有人;救得了一次急难,却保证不了次次都能有。林则徐年轻气盛,心系灾民,而潘世恩则沉着老练,心系天下苍生。格局之大小,高下立判。潘世恩历经灾荒后,让儿子潘曾沂建立义庄,以低价租金让贫苦百姓有田可种、有粮可收,又推广区田法增加农民收成,正如老子所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主张防患于未然,再次呼应了潘世恩为求长远发展的政治谋略。
在剧作的第四场“殿前议事”中,潘世恩深知鸦片战争已节节败退,清军不敌外兵,道光皇帝失去信心,倚重武将权臣穆彰阿,所以当道光帝降罪发配林则徐时,潘世恩听凭皇帝处置。在面对老臣王鼎的质疑时,他同样惋惜林则徐被革职,但以爱莫能助回应,却在王鼎情绪过激怨怼“圣上昏庸无能”之时叫他切不可以下犯上,对统治者可谓忠心耿耿,允执厥中。潘世恩的继室汪夫人为他的行为作出注解:“老爷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个纯臣。”潘世恩以辅佐君王为己任,忠君思想成为潘世恩作“太平宰相”的要义,而生在乱世中,则是一场深刻的悲剧。
作者深谙传统文化,剧作试图为潘世恩的历史评价翻案,呈现了他在政治上进退两难的困顿处境,同时也直面他所坚守的儒道观念在历史时代中的局限。在剧作中,潘世恩对新科举人谆谆教导,“切忌浮华相尚,学风空疏”,足见潘世恩继承发扬清代朴学传统,讲求“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而他本人笔耕不辍,编著《正学编》以兴教化,教儿子为官以仁治天下,不为争求功名建树而做事,只为百姓做实事。潘世恩称得上太平盛世的好臣子,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己任,这是他历官四朝,能在风雨飘摇、潦倒破败的晚清官场中性命无虞、富贵寿考、子孙满堂的智慧源泉。而这种福气满满的称赏必然要与那个倾颓的时代一同殉葬。潘世恩虽为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典范,但在更为出彩的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英雄史观的遮蔽之下,他只能是时代的影子而非主角。正如剧作中,潘世恩用《儒林外史》中的一句话慨叹:“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剧作《大树常青》将这一充满历史争议的人物作为主角,全篇以潘世恩的怅然回首为基调,回顾自己的一生,充满悲情意味,也是对传统文脉何去何从的思量。潘世恩在其《寒蝶》诗中云:“伶俜好将息,转眼又芳菲。”其人生境界可见一斑,天冷后的蝴蝶在孤单时切勿自怨自艾,因为芳菲的春天就在眼前。这与“大树常青”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恪守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儒道观念,不在意后世之评说,坚守着一颗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心”;同时也谨言慎行,不露锋芒,即便在封建时代走到尽头的无望年华里,仍然为“贵潘”家族撑起长青基业。从今天来看,潘世恩为中华文脉的延续贡献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古为今用的现实投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地,历史剧的灵魂是古为今用。苏剧《大树常青》为塑造一个立体鲜活、符合历史真实的潘世恩,也有意识地侧重此剧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首先,剧作用许多生动的细节表现他美满温情的家庭生活。潘世恩对儿子潘曾沂悉心教导,又爱护其体弱,为他的一生作长远周密的打算,剧中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潘世恩与继室汪夫人夫妻情深,举案齐眉,剧中有“妻儿相伴共煎茶”,描绘了一幅父慈子孝妻贤的和美生活图景。潘世恩家风纯正,言传身教,教导儿子潘曾沂效仿范仲淹,端正学风,不为功名利禄所扰,潘曾沂生而富贵,体弱但性情敦厚,志存高远,潘世恩在剧中说“我倒宁愿吾儿做个平凡乡绅”,足见其重视家庭,淡泊名利。继室汪夫人能知心解语,懂得官场险恶,道出潘世恩难言之苦,她在剧中说“宁愿老爷在苏州做一辈子无为的地方官”,与潘世恩心有灵犀。这种恬淡自适又严谨昌明的家族观念,既描绘了清代江南望族文化的人伦美,也是对当下社会以家族为本观念复归的一种呼唤。剧中汪夫人说“做个纯臣”以及潘世恩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些台词都曾在当下的爆款电视剧《知否》中出现,这种有意无意的台词重叠映现是不同艺术形式共用同一内核的体现,以女子言古代男子官场之道,以家庭长辈言中国古代传统宗法制度,取其合理部分,借古喻今,传扬中华家训家教家风。
《大树常青》中多次描写潘世恩选举人才,一生致力于为大清选拔人才。历史上潘世恩多次担任朝廷学职,重视学政,为国家选拔人才,后又多次担任科举考官,为朝廷选拔了大批真才实学的人。剧中他出席鹿鸣宴教诲新科举人,与儿子潘曾沂谈论林则徐之胆识,晚年不计前嫌上书保举林则徐。今天人们为保学业、保官运前去他的宅邸参观,潘世恩的魂灵也因看到他的一生所盼被人永远铭记而安息。整条线索为苏州崇文重教的人文精神找到根源,也为继承和传扬苏州文化特点找到了有力抓手。
另外,剧作强调潘世恩的政绩作为,他面对灾情并未阻拦林则徐的莽撞做法,实则默许开仓放粮,灾后立即让儿子潘曾沂经营义庄,在丰收之年买进粮米,待到荒灾之年再平价售出给贫苦百姓。此做法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耕读传家”的基本理念,也契合了当今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
潘世恩作为“太平宰相”的德行与功绩被晚清时代所淹没,却与今天中国的太平盛世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剧《大树常青》以古为今用之法,映射时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创作应为舞台艺术留白
要肯定《大树常青》为历史人物功过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带给读者深刻的哲思,作为一个案头剧本,它已然有了稳定合理的逻辑内核。但作为一部为舞台艺术呈现而创作的剧本,则必须考虑受众的广度和舞台性。《大树常青》的作者对爆款电视剧《知否》的台词和理念有所移植,或许有吸引更广阔观众群的意图,但由于选择的题材较有深度,不得不在剧作中将宣教式的台词安插给人物角色,用以解释潘世恩的行为,塑造其正派高尚的人物形象。宣教式的台词显示了剧本急于为观众呈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而忽略了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的观赏性。创作戏曲剧本应有意识地为戏曲化的舞台表达留出空间,《大树常青》中许多人物的塑造是通过演员的台词来呈现,使得戏剧动作较少,更遑论戏曲化的身体表达。
苏剧的前身是苏州滩簧,其原来的演法便是坐唱,即使分脚色演唱,也是身着便服,更没有舞台动作,是一种清唱的曲艺。直到20世纪初,苏剧逐渐发展为有简单的舞台动作的立唱,因而苏剧在今天仍然以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唱腔为优势。昆曲为苏剧注入了手眼身法步等舞台表演技艺,使得苏剧彻底从曲艺转型为戏曲。因而苏剧编剧应借鉴传统昆曲编剧手法,尝试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戏曲表现手法,避免整部剧退回到坐唱或说唱的艺术样式。全剧以表现潘世恩的人生故事为中心,每一场都可当作相对完整的故事节段。如果能够以“场”为单位,增强各故事节段的戏剧冲突,并尝试在其中为戏曲演员留出表演空间,可能会使全剧具备更强的观赏性。如已经上演成功的苏剧《国鼎魂》致力于表现女性人物潘达于的一生,饰演潘达于的演员王芳需要表现人物角色从少女一直到老年的状态,这留给戏曲演员一个表演技术上的难题,难度的增加同样也给予演员刻画多层次人物形象的机会。
苏州滩簧向来以细腻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取胜,即使是剧本中的人物说白,也应注重生活化和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剧作中安排潘世恩与汪夫人的几场对白戏,主要目的在于借汪夫人之口表现潘世恩处事低调、人品高洁,同时也便于将潘世恩无法向外界诉说的情感和抱负传达出来。剧作对白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汪夫人对官场政治有所体悟,并能体恤丈夫的不易,但急于为潘世恩解释,使台词失之生活化和性格化。汪夫人似乎只有工具性而缺少独有的人物个性,而潘世恩的情感起伏也缺少自然生动。剧作第五场“迟荐真才”中,林则徐登门拜谢潘世恩的举荐之恩,林则徐走后,潘世恩才与汪夫人谈论起自己对林则徐及其老师王鼎的懊悔。无论是潘世恩面对林则徐,还是面对汪夫人,双方的对白都像是熟练排演的过场戏,而不见人物的情感起伏和挣扎。老臣王鼎为林则徐求情以死尸谏的情节只用台词一笔带过,暗场处理,潘世恩对王鼎的死抱有无法弥补的懊悔,但却因为汪夫人的三言两语就即刻释怀,这样的情节安排较难服众。潘世恩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的人生必定充满遗憾,汪夫人说“老爷一生,为己、为子、为父、为帝王、为苍生,皆有所为,管他后世作何评说”,实际上成为了潘世恩精神上的引领者,一方面生硬敷衍,另一方面也缺乏对潘世恩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另一个人物角色潘曾沂身上,潘曾沂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表现潘世恩的政治作为和教育理念。仅有一处唱段表现了父子情深,但又浅尝辄止,最终台词落脚在“若不是为了潘家后世的功名仕途,我倒宁愿吾儿做个平凡乡绅,无拘无束”。剧作将维持“贵潘”家族的长青基业简单地与功名仕途相联系,表面上看是在体现潘世恩及其家族不贪图荣华富贵,实则是为功名利禄连累一生,描写这种苦闷恐难以争取到多数观众的共鸣。人物性格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应建立在深入挖掘主角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有时可以为还原历史现场增加合理的想象,以免为台词所累,导致人物的扁平化。
苏剧比起传统昆曲节奏明快,以唱段取胜,这一特点应当保留和发扬。《大树常青》为潘世恩设计了多处唱段,还为他设计了与其他角色的对唱,但论情感宣泄的程度,总有未达巅峰之感,缺少强有力的戏剧张力。问题在于唱段也需要舞台性,而不是大段唱腔的简单堆砌。剧作“殿前议事”一场极具戏剧张力,是此剧中最具舞台表现潜力的亮点。道光皇帝与潘世恩有观点上的冲突,皇帝进一寸,潘世恩则退一寸,他的退让之中应当满含不甘与无奈,一次又一次的退让中应体现出极度复杂而有层次的情绪。之后道光皇帝与穆彰阿、王鼎几股力量的对峙,矛盾也非常突出,对白激烈,节奏也倏然加快。此段落全用说白,似乎放弃了一个展示苏剧对唱的好机会,若是能配以慷慨激昂又喜闻乐见的唱段,既能为苏州滩簧音乐的唱腔设计留有创作空间,也能为人物角色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
苏剧《大树常青》选取传统历史题材,创作手法却趋于现代。作为一部历史人物剧,揭示了在晚清新旧交替时代,传统知识分子坚守信仰的困境,极具魄力地为淹没在时代大潮中的儒臣翻案,该剧有为推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精神、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的深意。《大树常青》的主旨思想与创作目的极具现实意义,但剧作深刻的历史思辨,却可能导致舞台感染力的不足,若能通过戏曲化的手法,如戏曲化的身体表达、唱腔设计乃至传统折子戏的编剧手法加以润色,有望成为继《国鼎魂》之后的又一部苏剧力作。
[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文化共同体视域下的李战与甘肃剧坛发展研究”(项目号:2023QN035)的阶段成果]
石 倩: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第六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
责任编辑:周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