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

2024-11-06 00:00:00伍文珺
影剧新作 2024年3期

近日,“赣鄱好戏”《经典折子戏专场》在南昌上演,该场演出包括两台高腔戏、两台采茶戏,四出折子戏均改编整理自传统剧目,改编整理后的剧目在艺术性、观赏性上大为提高,深受欢迎。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是一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事,包含着对剧种、地方文化、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本文仅以这场演出中弋阳腔折子戏《张三借靴》《定天山》为例,探讨赣剧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问题,以期给赣剧艺术如何守正创新提供一些启迪与经验。

一、推陈出新,去芜存菁

《张三借靴》是弋阳腔的传统折子戏,江西其他剧种亦有此剧。该剧由剧作家武建伦、陶学辉根据清代《缀白裘》所载高腔《借靴》整理(下称“整理本”)。《借靴》一剧两丑,具有很强的喜剧性和讽刺效果,最晚在清乾隆时期即已深受百姓欢迎,流行于当时剧坛。

《借靴》故事完整,张三、刘二等主要人物性格已初步勾画,且具有较为鲜明的剧种特色。武建伦、陶学辉在维持原来故事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成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弋阳腔《张三借靴》。整理本中的主要故事与《借靴》无异:张三因要赴宴找旧相识财主刘二借靴,刘二吝啬百般推辞,张三死缠烂打,虽终借到靴子却耽误了酒席,空肚而回,刘二心疼靴子,连夜讨要。整理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剧作家对原作的熟稔,继承发扬原作中弋阳腔的剧种特色并吸收赣剧饶河戏、东河戏等流派对该剧的演绎,同时增润了原作中借靴、祭靴、追靴细节,突出强化刘二的吝啬。童庆礽、陈其文凭借出色细腻的演技成就了弋阳腔《张三借靴》经典版本的刘二、张三。

比起原本《借靴》,整理版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人物性格更为突出、人物之间的戏剧张力更加强烈、喜剧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整理本将原作中的官民矛盾、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弱化为吝啬者不愿借靴、无赖强要借靴的矛盾。这样的改动是符合时代特色的。以下仅以原作与整理本中张三和刘二的人物出场描写为例对改编本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说明。

原作开头:

张三:小子生平说谎多,全凭舌剑两头唆。礼义相待是俺的哥。不雅梳妆雅意多。

排行第三我姓张,从来说谎过时光;说得干鱼睁开眼,道得铁佛放毫光。[1]162……

整理本的张三的出场:

张三:死要排场,死要排场,衣冠齐整,缺少鞋一双、鞋一双。

在下张三。自幼读过两卷书文。虽未考取功名嘛,好歹也算个斯文。[2]3……

整理本将原本中偏向书面语的台词,或删除或扩充成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整理,张三的人物设定由原来说谎度日的无赖,变成酷爱面子的假“斯文”。这为后续故事发展张三非要借靴并且一定要借成埋下人物性格的伏笔。

再看两个版本中刘二的出场。

刘二:静掩柴扉。

(内狗叫介)剥皮的,不要叫。

是何人惊动了我家汪汪的犬吠?

张三:是我。开门吓。

刘二:且住,我想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旧粮已完新粮未追。这是甚的人吓?敢只是为官粮将人拘系?我这里连忙整衣,向前去,问个端的。

张三:二哥,是我。

刘二:原来是月明千里故人稀。请坐。小二对奶奶说,不是别人,是张三爷来了。疾忙的杀鸡做饭,打酒烹茶请兄弟。打酒烹茶,请兄弟稳坐中堂席。[1]163

整理本中这段先是删掉了与刘二吝啬这一主线性格相去甚远的“剥皮的,不要叫。”一句,又删掉了与故事情节、内容主旨不太相关的“旧粮已完新粮未追。……敢只是为官粮将人拘系?”。将刘二担忧官府收粮肆意抓人替换成“莫不是强盗来打劫?光棍来讹诈?都只为发了财,我胆吊心提。”[2]4 这么一改将刘二“土财主”的胆小怕事表现出来了,与后面刘二得知是张三敲门却本能关门这一动作相呼应,也解释了为什么张三要挟刘二要将刘二发财一事广而告之,刘二会因惧怕不得不答应借靴。

原作中刘二一听是张三敲门,立刻道“原来是月明千里故人稀”便将门打开。整理本中光是开门这一动作,作者就用了一系列语言和科介来表现,细腻而又夸张地表现了刘二的胆小吝啬、张三的泼皮无赖,增加了戏剧冲突和讽刺效果。刘二听到张三叫门,“不愿开门又不敢不开,踌躇再四,只得打开一条门缝,心惊胆颤地往外偷觑。”[2]4。他边觑边问是谁,两人竟然在门缝里打了个照面。门缝里的照面写得实在太妙,令人捧腹。整理本上“张三一面叫着‘二哥’一面连忙伸进一只脚来,刘二本能地把门关上,夹住了张三的脚。张三又趁刘二稍微松门,挤进门去,刘二一见忙往外推,两人同时跌跪在地上。”[2]4-5 门由半开到全关再到全开的过程,增加了戏剧张力和戏剧冲突,也很好地刻画了张三、刘二的人物性格。

整理本不仅增润了开门细节,还增加了刘二、张三见面的客套话。“刘二:见贤弟我喜笑颜开。张三:我欢天喜地。刘二、张三(同唱)我二人本来是二十年前旧相知,割头换颈的好兄弟。”[2]5 二人这段肉麻的客套话与此前的“门缝照面”“两人同时跌跪于地”相映成趣,具有讽刺效果。同时,也符合刘二、张三读书人的“斯文”。而《张三借靴》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将原作结尾刘二追回靴子后假装大方地说张三下次可以再来借靴张三奋然骂人,改成张三因借靴错过宴请恼怒中抢走了刘二的鞋子,刘二无奈只能穿皂靴回家,但又不忍靴子落地,四顾无人竟高翘双脚爬行回家。虽是小小改动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全剧的讽刺效果达到高潮,可谓神来之笔。凡此种种细节,整理本中不胜枚举,篇幅所限恕不一一例举。

与《张三借靴》对原作的“锦上添花”式整理不同的是,折子戏《定天山》则是对原作“去芜存菁”“借尸还魂”式的改编。弋阳腔《定天山》又名《白袍记》,为弋阳腔连台本戏《征东传》其中一本,衍薛仁贵征战辽东的故事,据流沙先生推测改编自北曲杂剧。清代中期,弋阳腔风靡全国,江西弋阳腔班社除演目连故事外,还打出了“弋阳腔江湖十八本”的招牌,推出十八本优秀看家戏、经典代表作,《定天山》即是其一。现存的流行本弋阳腔《定天山》剧本是清末江西班乐师王仕仁的手抄本,共18场,叙演唐太宗亲征辽东出榜招募义军,薛仁贵投军征战屡建奇功,但却被总管张士贵及其副将冒领,终在淤泥河之困救唐王后,真相大白,唐王令仁贵发兵天山,仁贵三箭射落敌营三元大将,擒获辽帅,论功行赏,仁贵被册封为平辽王,光宗耀祖。折子戏弋阳腔《定天山》由黄文锡根据手抄本改编,唱弋阳腔,取仁贵发兵天山,三箭射落敌军元帅事编成一折。改编本删除了手抄本中含封建迷信成分的部分以及与薛仁贵征东主线故事没太大关联的旁支场次,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由手抄本的十八人减至薛仁贵、盖苏文二人,主要内容由手抄本的唐王梦白袍将军搭救后经周折果遇着白袍的薛仁贵救自己于淤泥河,薛仁贵屡建奇功封侯拜相,改为薛仁贵三箭收回天山,通过改编,调整了原作的主题,使改编后的折子戏与时代合排、与当代的年轻人共鸣。

手抄本中,薛仁贵以小生应工,薛仁贵的战功主要由唱段表现,射三箭只有短短四句唱词:“头箭要射龙戏水,二箭要射虎翻身,三支雕翎一起放,唐兵过山定太平。”[3]192 改编本中薛仁贵以武生应工,大量增加了武戏场面,具体展现了射三箭的过程,通过薛仁贵一箭射番将,二箭射番将,与众番将开打、与苏盖文开打,三箭射苏盖文,表现薛仁贵的勇武以及杀敌报国收回失地的爱国思想。

弋阳腔折子戏《张三借靴》《定天山》通过发掘本剧种传统剧目,并以时代精神整理改编, 从而赋予了传统剧目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继承与发展剧种风格

传统戏曲经典剧目从地方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来,表现了地方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经过世代艺术家的表演锤炼,积累了本剧种的核心风格。整理改编尤其要注意对蕴藏在传统剧目中剧种艺术精粹的继承与发扬。整理改编后的《张三借靴》《定天山》尊重弋阳腔传统,并在音乐特色、审美风格等方面有新的开掘,深受大众欢迎。

帮腔是弋阳腔重要的音乐特色。整理改编本灵活运用短韵帮腔、中韵帮腔和长韵帮腔等多种帮腔形式,用于人物加强语气、渲染气氛。为便于理解,本文在台词上方标有“帮”字即是帮腔开始处,台词上方标有“止”字即是帮腔结束处。短韵帮腔如弋阳腔《张三借靴》中的“枝头喜鹊(帮)叫吱吱(止)”[2]6,“你看我黄瘦(帮)脸皮(止)”[2]6,“统子皮出在辽(帮)东(止)”[2]10 等。中韵帮腔,如弋阳腔《张三借靴》中的“请贤弟稳坐中席,(帮)稳坐中席(止)”[2]5,“枝头喜鹊叫吱吱,都为你报喜,(帮)为你报喜(止)”[2]6,“倒叫我,心中无底,(帮)心中无底(止)”[2]8,“痛得我,心头流血,(帮)心头流血(止)”[2]9 等。折子戏《定天山》中的“谁敢夺取万万难,好天山,好天山,(帮)好天山(止)”“龙门阵困天山,敌寇入瓮突围难,(帮)突围难(止)”① 等。长韵帮腔如弋阳腔《张三借靴》中“你不嫌丑,(帮)花花轿儿抬得去(止)”。折子戏《定天山》中“只杀得天昏地暗,不放他片甲回还,(帮)天昏地暗片甲回还,天昏地暗片甲回还,片甲回还(止)”等。剧中这些帮腔的使用突出渲染了唱段内容,加强了剧目的弋阳腔剧种特色。

大量使用弋阳腔曲牌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大汉腔】曲牌是弋阳腔《张三借靴》中丑行刘二的主要曲牌之一,刘二还未正式出场,便传来内唱【大汉腔】“黄犬高吠,是何人来扣柴扉”[2]4,气势十足,先声夺人,让人印象深刻。赣剧《定天山》里净行盖苏文也是一曲【大汉腔】“好天山,壁垒万仞守易攻难”,将东藩国大都督盖苏文占据天山优势的嚣张与狂妄唱得淋漓尽致。【大汉腔】在弋阳腔中属【汉腔】类曲牌,多用于老生、老旦、净行、丑行。这两出戏中的运用是非常适宜的。同时,创新地将滚唱引入曲牌。弋阳腔《张三借靴》根据唱词内容灵活地将【大汉腔】与【滚板】结合,如唱段“这几日我未曾见你,我心儿里想着了你,口儿内念着了你”[2]6,唱的是【大汉腔】曲牌,“想着你,念着你,茶里、饭里、睡里、梦里都想着你”[2]6 字多,节奏紧凑,如果沿用【大汉腔】曲牌明显不合适,这里转了【滚板】,很好地解决了依字行腔紧凑节奏的问题。再如刘二确认张三是要借靴,怒火中烧,这里的唱词语速应该是较快的,唱词的内容多且没有固定格式,使用曲牌【大汉腔】转【滚板】也是非常恰当的。张三自言想靴子想得面黄肌瘦连夜带着家仆赶去找刘二讨要这段用的也是【大汉腔】转【滚板】。【大汉腔】曲牌朗朗上口,剧中反复使用同一曲牌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滚板】形式自由,适用于突破原有曲牌结构的唱词中。这两出折子戏行当主要为丑行、净行、生行,选择的曲牌除了前述的【大汉腔】,还有同样多用于丑行、净行的曲牌【新水令】【朝天子】。在曲牌的选用上,这两出戏在严守传统的前提下,又大胆创新,根据唱词现实情况与滚调结合,产生了【滚板】。折子戏《定天山》里用三支曲牌写三箭射天山故事。第一支曲牌【大汉腔】唱盖苏文占据天山的嚣张狂妄,这是起势。第二支曲牌【新水令】唱薛仁贵用龙门阵困住敌军两军开战杀得天昏地暗,用极快的叙事节奏将定天山的故事推进到战事的关键点。在薛仁贵一射番将、二箭射敌后第三支【香罗带】使用幕后帮腔队,用男女合唱的形式唱薛仁贵射杀敌军两员大将的勇猛。战事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其间穿插锣鼓点展示两军激烈交战,苏盖文欲用飞刀阵杀出重围,薛仁贵与苏盖文对打,再打,苏盖文与薛仁贵将士开打,薛仁贵第三箭射死苏盖文,收复定天山。用的仍是第三支曲牌【香罗带】。《定天山》中反复使用【香罗带】曲牌,用帮腔队,使用男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的形式,以点评叙述的口吻唱三箭定天山之事,夸赞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惊天动地。

与弋阳腔《张三借靴》的做工戏相比,改编后的折子戏《定天山》以武戏为主,唱腔曲牌简省精准。为了恢复赣剧武戏传统,该剧特意邀请了曾成功执导赣剧《荆钗记》的资深赣剧导演刘安琪、孙蓓君执导;并聘请上海昆剧团张崇毅担任技术指导,负责剧中武戏演员身段技法。剧中演员科介规范、打戏精湛,把子功、毯子功身段精彩,善用武打动作和锣鼓伴奏表现人物性格,引得观众阵阵叫好。该剧薛仁贵武生俊扮,扎蓝靠,头上带扎巾盔,以武戏基本功出场,甫一亮相,满台生辉。主要演员打戏干净利落、节奏分明。精湛的花枪,接二连三的“串虎跳”“拉拉提”,让人目不暇接;剧中还融合了昆剧武戏“起霸”“翻身”“僵尸”“倒插虎”“旋子”“双刀”等表演技巧,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令人屏住呼吸。

弋阳腔折子戏《张三借靴》《定天山》在改编整理的过程中,继承赣剧传统,并对唱腔、曲牌、表演等方面加以创新融合,展现了剧种的生命力。

三、守正方能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经典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是戏曲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传统戏曲是地方乡土文化的缩影,是剧种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的技艺和绝活通过传统戏曲剧目得以保存和发展。整理改编传统剧目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前所述,弋阳腔传统剧目《借靴》《定天山》在后来者整理改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取舍”“锦上添花”“去芜存菁”并赋予剧作新的时代精神,焕发了新的生命。整理改编过程中,在保留原作精彩内容、主要唱段、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其不失传统风味,又富有现代意识。这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

实际上,赣剧在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上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赣剧弋阳腔《珍珠记》,赣剧青阳腔《荆钗记》《窦娥冤》的整理改编都大获成功。《荆钗记·雕窗投江》一折原是青阳腔传统剧目,改编后的《荆钗记》在这折戏中创新地将高椅抢背、长水袖运用剧中,成为新一代的经典。《窦娥冤》改编自青阳腔传统剧目《六月雪》,该剧传承了老艺人在《六月雪》中“顿步”“甩发”“僵尸”等技巧,又增加融合了原属生行的“跪步”“跪爬步”等技巧,一经上演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些传统老戏的整理改编真正做到了“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他们的成功归功于主创对守正创新的坚守。守正创新,先有守正才有创新,遵守戏曲的传统规范,尊重艺术创作发展规律,才是戏曲振兴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注释:

①文中所引赣剧《定天山》剧本内容,参考江西省赣剧院赣剧·弋阳腔《定天山》演出字幕。

参考文献:

[1]钱德苍编选,汪协如点校.缀白裘(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江西省文化厅编.江西戏曲剧本集锦(一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3]万叶注.弋阳腔民间台本[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Z/OL].(2015-10-14)[20 24-9-13].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伍文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责任编辑: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