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华佗五禽戏发源于安徽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为更好地传承发展五禽戏,亳州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亳州每年都举办中国(亳州)华佗五禽戏养生节。2006年,华佗五禽戏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亳州“中国五禽戏之乡”荣誉牌匾。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禽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太极拳、日本柔道相似。人们在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匀称,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的效果。
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流派,流派之间各有不同。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董文焕、刘时荣二人在一些具体手法上存在不同,如刘时荣所传的鹿戏手势是食指和无名指弯曲,而董文焕所传的鹿戏手势则是中指和无名指弯曲。
(来源:亳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