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命联结处是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出自我国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中医药典籍论述医德的一篇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从医者的毕生追求。“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医术的核心问题: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老李的病例,让我联想到30多年前阜外医院一位年轻的心外科医生发出的感叹:“我国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太多,是一个巨大且不断高速增长的病人群体,它与中国现有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相比极不对称,差距会越拉越大,大得无法弥补。”这位年轻大夫算了一笔账:对这些患者全部实施心脏手术,需要200年的时间。
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一笔账。这位当年还算年轻的外科医生,先后两次组建心血管病医院,在20世纪80年代将中国心脑血管病人群体的庞大与难治作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路奔走,呼吁改变。他的呼吁得到主管部门、有关省市领导的认同,甚至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有了两次心脏专科医院的成功建设。
几乎是同一时期,曹教授也在不声不响、一步一个脚印地探寻着我国先祖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中医药精华,运用中医理论帮助无以计数的心血管病人摆脱病魔的纠缠。还在攻读中医本科、硕士研究生时,他就努力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博士毕业后,他投到我国当代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傅世英教授门下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在中医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已经有一定成绩的基础之上,从西医的角度进一步探索心血管病的形成、演变、发展,从病源、病机、病势等不同层面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通过中西医理论和实践的比较、借鉴、互补,做到融会贯通,深化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的认识,在把握和运用先贤医圣的经典名方等方面进一步获得启悟,处方用药力求疗效显著,医德医风广受赞誉,30岁出头便有了患者云集、一号难求的盛况。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和经济迅猛发展,短时间内许多人迅速摆脱贫困,餐桌上眼花缭乱之变化与几近浪费的丰盛,让更多的人满足了饮食方面的欲望,却很少有人警惕伴随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快速增加。30多年来,我国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攀升,危险程度攀高。目前我国心血管患病人数约3.3亿,被医学界称为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39万,每年患心梗人数超过100万,因心梗猝死30万人以上。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狭窄堵塞密切相关。
近年来,一批优秀青年人才的英年早逝,多属心源性猝死,令人痛心和惋惜。实际上心源性猝死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冠心病发病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广泛热议。
读本科时,曹教授就格外关注和重视心脑血管疾病,下决心在这方面要有所突破和建树。这是远见和现实结合到位的思考,是一位专家学者应有的担当,也是强烈责任感的真实体现。
曹教授一步一个脚印地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与实践。他力求在中医药典籍中寻觅更多的精华和智慧,从当代社会的演变和人文学角度,总结凝练概括自己的认识,建立有别于他人、具有特别认知的温阳益心法,在某种意义上既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承,也是守正创新的切身实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从哈尔滨到北京,近40年来,曹教授出诊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热盼的事情。许多心肌炎、冠心病患者从曹教授的诊疗中体会到我国中医药的优势作用与确切疗效,一批又一批被治好的冠心病患者报来喜讯,不断地激励鼓舞着曹教授。曹教授认为每一个治愈患者的认同与肯定,都1FXxBuf9ELPR99Ih9gTHwPIWKpLVR1KD2xERjqz3uCI=是对中医药疗效的肯定,更是对几千年形成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肯定。这种肯定是对他的最大支持和鼓励。
1986年6月,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柄山教授在曹洪欣硕士毕业评语上写道:“该生重视临床实践,除随导师临证外,常年坚持业余诊病,不仅有良好的医德,还有在青年中医中难得的较高医术,深受医患的好评。”我国首批国医大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琪教授在曹洪欣博士毕业评语中写道:“该生已具备高层次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后生可畏,未来定能成为后起之秀而胜过我们这一代人。”这是导师的肯定,更是他们的期盼与鼓励。多年来,谈及曹洪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中医同行都会从他治疗心肌炎的出奇疗效开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当年同一时代的教师,已获高级职称的几位中医大夫,曾对笔者讲述当年曹洪欣诊病的辉煌。他们讲,20世纪八九十年代,哈尔滨的一些病人和家属就开始风传曹洪欣的名字,就是因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他的拿手好戏。当时,他作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位普通青年教师,定期在学校门诊部出诊,找他诊病需要深夜一两点钟排长队,那个盛况是黑龙江省中医行业的奇景。尤其是冬季,深夜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排号看病,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患者关注他,他的名字在患者中间你传我、我传你,他出诊时门诊部一直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历史上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士等,他们被后人称为医圣,被中国中医药界视为偶像。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相对闭塞,年轻的曹洪欣能够受到成千上万人的信任、拥戴,亦属罕见。即使是在当代,这么多患者集中到一位医生门下的现象也并不多见。当时他才30岁出头,是早期的中医学博士。
曹教授治不孕不育症也很拿手,但他从不愿意对外说自己擅长治疗妇科疾病,因为有更多的疑难杂症等着他呢。他的博士生们常常说,曹老师是实实在在的内、外、妇、儿中医全科医师的典范。并且,他的学生一致表示,曹老师一直主张打破以前那种传统的师徒传承局限,将自己知道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不懂的地方,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随老师出诊是最好的证明,老师问诊、处方的全流程都是公开的,遇到疑难杂症、诊疗中的关键问题,老师会将自己的判断以及处方的思路与依据,都与大家分享。重要的医案,老师都要求大家追踪随访,研究治疗过程的收获和体会,撰写研究报告,老师反复提要求,反复修改,直至大家弄懂弄通,研究报告发表为止。
胸怀决定境界,有多大的境界就有多大的视野,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造化,每一位大医都有着深厚的积淀,都不是简单随意成就的。
3治病疗疾敬畏生命
白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这些事说起来,都是30多年前的事了。30多年过去,曹教授医术更加高明了,担当的社会角色更多了,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患者队伍越发庞大。尽管如此,老李每次进京都能顺利看上病。一位黑龙江的患者跟笔者算了一笔账,他由衷地感叹:“我们应该将视线从老李身上移到我国1000多万冠心病患者的身上,假如老李为1,那么他的身后就有1000多万个同病相怜的人。假使其中1%的患者获得这等治疗,那将有10多万人成功摆脱冠心病的痛苦,同时亦有10多万家庭解除了因此类病而寻医问药的磨难,患者和家属会因此释放出怎样的社会生产力?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效果呢?”这也是老李医案的典型意义所在。
口口相传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入曹教授的门诊,他也一如既往地利用双休日和其他空闲时间,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广安门医院特需门诊为社会广大患者出诊。30多年来,他始终将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一点休息时间。
现代人对信息的重视超过以往,在找曹教授看病的信息链条上,首先获得信息的是老张——一位地方老领861a217b0f970d6833dce1e5cb79bc05导。当时老李去阜外医院就是老张帮助联系的。现在老张向老李提出,要去找曹教授诊治,老李笑了。“我们这叫缘分,还是角色互换?”老李对老张说,“这没啥说的,咱们俩一块儿去找曹教授。”
老李与老张结伴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7诊室。那天曹教授下午出差,上午挤出5个小时的时间给患者诊病。曹教授心里十分清楚有几十位患者在候诊,他们需要自己再一次诊治处方,需要调方换药,以期及时对疾病进行调治。老李把老张介绍给曹教授,是在固定的时空里挤压时间。“老张是我的好朋友,不仅冠状动脉狭窄,而且肾功能异常。”老李向曹教授介绍老张的病况。
曹教授宽容地默许了,他微微笑了笑:“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呢?”这是临床上他经常使用的用语,旨在倾听患者的主诉,与此同时,他观察着老张的神色状态,脸颊的颜色、眼睛的光泽、嘴唇的颜色、表达能力等。这是望闻问切的第一道程序,“望而知之谓之神”。
接下来是诊脉,曹教授将自己右手的中指、食指与无名指轻轻地搭在老张手腕寸口脉处,仔细地辨识他的脉象,脉搏的浮沉、迟数、强弱、滑涩等,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老张只感觉到曹教授手指的温度。而对曹教授而言,则等同于一根电源通达至老张的周身,老张的五脏六腑功能状况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状态,都有特别的中医信号可以分辨并解读。诊脉后,曹教授认真看了相关西医检查结果,说道:“您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不很严重,关键是肾功能的恢复啊!”老张闻言连连点头:“对呀,对呀,我的慢性肾病挺严重的。”
曹教授请老张挽起裤腿,低头按按老张的下肢,下肢浮肿较重,接着询问了一些有关疾病的情况,譬如周身瘙痒、大便情况以及胸闷、胸痛等症状。
曹教授接过老张递过来的一大摞检测报告,快速浏览。冠脉CT: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超声:双肾弥漫性病变,左肾萎缩;肌酐超出正常值1倍以上,尿蛋白++;血压160/100mmHg。
通过对老张的望闻问切,曹教授已基本获得与阜外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同样的结论。西医通过先进设备检测的数据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不可或缺的证据,是中西医相互确认的必要途径,这是曹教授一直主张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明确西医诊断,以中医诊疗思维诊治疾病,按西医诊断结果评价治疗效果,这是曹教授多年形成的诊疗模式。
通过中医四诊、病历资料分析与辨证,曹教授对老张的病情与诊治有了初步认识。
“冠状动脉狭窄50%,肌酐200以上,宜心肾同治,中医药治疗有优势,认真吃中药吧。”曹教授笑笑,望了望老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老李轻,他都没做支架。”
站在一旁的老李也笑起来:“看来他也不用遭那份洋罪了。”
老张高兴得不得了:“那敢情好,其实我就是怕做手术,想想都怪吓人的。”老张还告诉曹教授,“我的前列腺增生比较重,夜尿78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曹教授点点头,随即示意博士生抄方。按照老师的口述:时胸痛、胸闷2年余,头晕头涨,下肢肿甚,夜尿频。舌淡紫,苔黄腻,脉弦滑。处方:夏枯草、草决明、钩藤、坤草、党参、麦冬、清半夏、瓜蒌、薤白、赤芍、川芎、茯苓、生龙骨、甘草等。20剂,水煎服,分早晚服。
老张服用3剂药,胸痛、胸闷的感觉明显减轻,一种对症有效的感受,让他产生一种好奇心,对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奥秘增添了几分兴趣。于是他开始搜索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中医自古就有一套治疗冠心病的办法,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方剂,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中药治疗强调以补为通、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着眼于整体功能的调节,达到气机调畅、血脉通利。补中寓通的治法,主要有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养血活血等。
那么这十几味草药是怎么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的,又有哪几味药起到补中寓通作用?老张看不懂,弄不明白。他知道中医处方有基础方,也就是常说的“汤头”,然后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变化加减化裁,其中的中药配伍很有学问,同样一种病,同用一个基础方,开出的方子可以大相径庭。不过,他因此弄明白了一个事儿,就是在中医这块儿,自己的病是有另一个定义的,也是有一定的成因逻辑的,所以人家中医有中医的治疗方法。这好比河流有淤泥堵塞,你可以启用动力机械工具把淤泥清理出去,还可以通过放养动物、生物,通过动物活动或生物活动将淤泥自消自灭,清理得干干净净。前者是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后者是表面看不见,客观确切发生了改变。中医的办法更有些像后者。老张管理过水库,也搞过城市基本建设工作,这点道理是容易搞懂的。在他的思维里,中医就如同找到了一种对症有效的微生物对堵塞且狭窄的血管腔壁进行有效的疏通,这真是外行有外行的想象。
岁月一天一天消逝,老张的病痛在逐渐减轻。在老张的记忆里,那段时间他是跟着老李跑,两个人结伴而行,先从M市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乘坐飞机去北京。每次去的路上都充满希望和期待。当康复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时,他们的劲头就更足,精神头就更饱满。这是曹教授给予患者的信心、振奋和鼓舞。
2019年6月18日,老张与笔者回忆这段经历时不胜感慨:“我这边是一个渐进过程,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首先是胸闷减轻了,转成时隐时现的轻微感觉。现在这种感觉都没有了。我因肾病导致的肌酐超标、尿蛋白和腿肿等问题也都一点点改善了,而且是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反复推进的过程。”
老张告诉笔者,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血肌酐恢复到正常值内,大约是服药一年时间,一次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验血液,老张欣喜地看到肌酐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他高兴得不得了。周围懂点医术的朋友都说,你找对了医生,肾病是非常难治的,特别是肌酐一旦超标,升上去就很难再下来,一旦生活习惯与饮食控制不好,或感受外邪而致病,肌酐就会持续攀升。患过肾病或家里有肾病患者的人都知道,当肌酐数值升至六七百时,就只能采取透析或换肾治疗,那是一个既痛苦又昂贵的治疗过程,许多患者哀叹这生不如死的经历。如此关键的一个指标,岂会这等容易就恢复正常?于是它会在后来的化验里与老张“捉迷藏”,它在指标的上限附近时高时低。老张清楚,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一下子就彻底康复是不大可能的。
后来,老张作为老患者,通过网络按照顺序排队,有条不紊地预约着曹教授的诊号,在M市与北京之间跑,坚持一切事情都给找曹教授诊病让路的原则,保证自己的中医治疗不间断。两年左右的时间,老张的肌酐数值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下肢浮肿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而证明肾病的另一项指标尿蛋白,也在-与+之间徘徊,直至不再出现+。到此老张的肾病基本痊愈,这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据权威医生讲,慢性肾病其实在临床上是难以治愈的疑难性疾病之一,因其病理复杂,治疗难度很大。从这个角度讲,老张是相当幸运的。
讲到曹教授的治病过程,老张非常兴奋地讲到前列腺增生这个病,他说:“我不是随便夸人的人,可我一定要讲讲曹教授用药的神奇。当时,我这个病的严重程度可以说差一点要去做手术了,尿频、憋尿、尿不尽的问题十分突出。吃了曹教授开的20服药,病情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排尿力量明显增强,残留尿大幅减少,原来夜间排尿7~8次,现在1~2次,有时还会一觉睡到自然醒。仅这一方面,生活质量就得到大幅提升。”讲到这里,老张还很严肃地对笔者说,“有人说中医药来得慢,我是不赞成的,或者说是坚决反对。想想看,我这把年纪,70多岁的人了,前列腺增生哪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病,此前,我找了不少医生,吃了许多药,花了不少钱,遭了多少罪,真是一言难尽啊!结果呢,套用一句谚语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可吃了曹教授20服中药,排尿异常的问题就解决啦。一夜起床1~2次,甚至不起夜,这不是治好了是什么?疗效还不算快吗?”
后来,老张把最新的一次化验结果传给我看。那是2019年8月27日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的大生化检查。那三四页化验单上几十项检查指标,只有一个箭头朝上,即尿酸500(上限428)。总胆固醇箭头向下,是3.03,化验单标注正常范围是3.35~5.71。肌酐96.1,上限是97,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余各项指标显示均属正常范围。一位古稀之人,这个身体状况实在难得。
2019年6月18日,老张与笔者聊起找曹教授的诊疗过程,满怀深情地说:“曹教授给了我三喜呀。一是冠心病基本治愈;二是我的慢性肾病基本上治好啦,不仅有效遏制住肾病的发展趋势,而且避免了肾衰结果的发生;三是前列腺增生的顽疾出现大逆转,令人困扰的夜尿频繁消失了,每天我可以睡得香、睡得甜了,自然白天精力充足啊。这是曹教授这样的大专家给我带来的健康幸福。否则这几样病,哪一样都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家属也跟着折腾,得天天跑医院,人生的下半场还有什么质量呢?还有什么幸福呢?有幸遇到曹教授,这些年我不仅生活质量非常好,好像什么病都没有似的,而且我的事业得以坚持做下去,在120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里,负责2万多亩人工林的维护,为M市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老张的老伴儿告诉笔者:“可不仅是这三种疾病的痊愈啊,老张患冠心病以来,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还多疑善虑,胆怯易惊,整天说活着没意思,家人得时刻看着他,生怕出现意外,而且还有两次险些发生意外。经曹教授治疗以来,他心情越来越好,对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有兴趣,再也没有那厌世的情绪,我觉得这一点更重要,真的是救他一命给全家带来幸福啊!”
曹教授的回春之术妙不可言,老李和老张的故事,体现了曹教授的大医精诚与生命至上的融合。
4中医药的优势作用
老李有意无意间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一些人,他们纷纷涌向曹教授。文学是其中另一位冠心病患者,他在曹教授这里的看病过程和治疗效果,可以比较清楚地对比出中西医的差异。
那是2004年的一个冬天,文学突然感觉到胸闷、气短,一个最直接的实际困难是回家成了问题。他住的是一幢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他家在5层,过去每天上下几个来回都很正常,可现在突然出现气短自不必说,要命的是真的爬不上楼了。老伴儿立马想到文学是否得了心脏病,因为这些症状很像自己的,她自己就是冠心病病人。
于是冠心病像魔鬼一样开始缠绕着文学一家。文学首先在老伴儿的陪伴下到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是冠心病。文学觉得确诊这个病不能有半点含糊,需要多方印证,于是又到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做了冠脉CT检查,结论一致。大夫告诉文学,冠状动脉血管上的斑块已经形成,而且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40%,还有一支血管形成肌桥。
从此文学开始了求医问药之路,西医看完找中医。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抓就是三四十服中药,大包小裹地带往M市,毕竟M市是一个边陲小城,距离哈尔滨较远,来一趟也不容易。
转眼就是10年,文学的冠心病没有治愈,也没有明显发展,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期间,儿子考上医科大学研究生,专业是心脏内科,研究生毕业后,成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的心脏内科医生。关于心脏病的问题,儿子从孝敬父母、关爱父母的角度出发,多次劝阻父母不要看中医、吃中药了,主张定期打点滴疏通血管即可,必要时该做支架做支架。儿子的观点是中药不可能治好冠心病,还可能因为过多服用中药导致肝的负担加重。咦,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4年。文学得知了老李的治疗效果,佩服得不得了,他决定放弃儿子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此前找过的所有中医和西医,要去找曹教授诊疗。他求老李帮忙,老李面带难色,原先不知道人家曹教授的诊号已排到明年,自己已经把老张硬推给了曹教授诊治,真的不好意思再张嘴啊。
文学理解老李,决定自己前往,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到了北京,去找曹教授诊病。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态度决定结果”,此言用在这里比较准确。
M市离北京确实是比较远,坐一夜火车,先赶到哈尔滨,然后再从哈尔滨往北京赶,路途曲折自不必说,费用亦是不低。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难的是曹教授的号太难挂。从头排起,你根本排不上,对外地人来说尤其困难。文学就蹲在那里观察情况。时间长了,他摸索出一些规律,譬Kojo6CRrrDD0DNdkVcwTp1xNTI1xJ5OvMHypNk3VPvE=如,他发现曹教授十分体谅患者的难处,即使你没有挂上号,只要他不是要外出或有什么会议,总要把等待看病的患者看完,即使看到晚上7点多,不吃饭,不休息,也坚持如此。再往后是实行网络预约,通过网上预约挂号,把号贩子挤出去,让患者看病更为有序,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麻烦。
网约是个好办法,文学加入网约队伍,看病进入正常排队渠道。这一看就是四五年,而且还把自己的夫人和弟弟都拉进了曹教授的患者队伍里。其实,夫人的冠心病比文学还严重,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倒置等。
夫人吃到曹教授的第五六服药,感慨道:“这个药灵呀。”她告诉文学:“心脏这块真是透亮了,那些不舒服的感觉都有很大的改善。”5年来,文学和夫人的心脏病好多了,可他们还时不时跑到北京挂个号,请曹教授诊病,因为花甲之年,总免不了添这个病或那个疾的,最近文学发现自己的血压比较高,于是就请曹教授给自己号脉处方。
那天,他们老两口儿在儿子医院做冠脉CT,文学的40%以上的冠脉血管狭窄消失,那根肌桥也不明显了,他夫人的心电图ST-T改变也恢复正常了。儿子拿着CT片困惑不解,这怎么可能呢?儿子连连摇头,他不相信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情是事实,因为这不符合他在医科院校系统学习的病理知识和临床实践。
然而,父亲、母亲的冠心病从发现到治愈,他是自始至终的见证人;而当代医疗设备检测数据的前后对比再清楚不过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于是他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认真翻看曹教授所开的药方,又借助网络帮助,寻找其中的奥妙。
如果文学的儿子也跟父亲那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并由此深入到中医药的深层次研究,或许会产生兴趣,或许会有所发现,或许会因此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拓展一条新路,那将是患者的福音。
5维护健康的最佳选择
2016年4月,M市供热公司的小汪的人生发生了一点变故。那天,小汪干了点活儿,回家就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接下来几天都是这样,特别是晚间睡觉,更是憋得喘不过气来。
小汪是M市供热公司的负责人,是一位做事做人都很睿智的基层干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心血管病,生命之舟触碰到暗礁。他没有走太多的弯路,直接去了哈尔滨,下了火车就直奔一家较大医院做检查,首先接受的是心电图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这是2016年4月7日,小汪的化验单记载着呢。
各种检查结束,心内科接诊的教授告诉他:“住院吧,赶快办理住院手续。”
“住院做什么?”小汪顿感蹊跷,哪有刚来就安排住院的呢?
“进一步检查,心血管做支架。”教授用语简单却果断,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表现出坚定性和权威性,“这两项检查结果出来了,已经很清楚了,心脏缺血很严重,应考虑做支架。”
“我想做一个冠脉CT,再看一看什么情况。”小汪的语气沉稳淡定,显现出一种认真而淡定的神情,这让那位教授感到有些意外。他抬起头,开始打量眼前的这位患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身材较高,清秀的大眼睛闪烁着一种睿智的光芒。
教授很无奈,患者的要求并不过分。再说仅凭这么一个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就断定患者要住院做支架,确实有些急迫和草率,容易适得其反,患者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当下过度支架的案例屡见不鲜,有的近似于荒唐,患者不可能没有耳闻。
冠脉CT检测结果出来了,小汪的冠状动脉血管确实有狭窄,数字显示是50%,没有达到需要做支架的75%的上限。
小汪的检测报告有这样一段描述。检查部位:心脏三维成像CTA。检查结论:1.左前降支近段多发非钙化斑点,管腔轻度狭窄;中段肌桥。2.回旋支近段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3.右冠脉中段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
这份检查报告表明患者小汪冠状动脉血管不是没病,但并非严重到必须做支架手术的程度。教授怎么也没有想到,小汪自己会提出做冠脉CT检查,更不会想到对方连做支架的限制条款都知道。碰上了一个有知识、懂规矩的明白患者,还真省了很多事。
钟南山院士曾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广东某医院的一位心脏介入医生为患者做冠脉造影,本来冠脉狭窄程度不重,但最后却置入了5个支架。他批判了当前某些医院医生不讲医德、违规创收的行为。
放支架是一种救急手段,它的作用是让随时都会心梗死亡的患者解除这种危险,但是不能随便放。
小汪找到了自己的老领导老李。
在哈尔滨与老李打通了电话,小汪放弃了此前在哈尔滨的所有治疗,也放弃了去上海或南方某个发达城市,他直接去了北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