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润乡村

2024-11-06 00:00:00黄桦
农家书屋 2024年10期

近年来,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作为自治区移风易俗试点县,全面推行“五个统一”工作法(即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礼金上限、统一监督管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统一行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白事简办深入人心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一带的苗族人家里,可以说是家家有本沉重的“牛债”账本。

说起“牛债”,德峨村龙洞大寨屯的村民杨金辉就忍不住大倒苦水,他正是曾因大办丧事而举家背上“牛债”的受害者之一。

1990年3月,杨金辉的奶奶过世,家里的长辈大办丧事,因为有主客都要杀牛祭祀的习俗,葬礼上六七百斤的黄牛杀了27头,导致原本还算富足的家庭直接返贫,还背上了一笔高达15万元的债务,这笔“牛债”直到1998年经全家人及堂兄弟十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还清。因为这场葬礼,杨金辉的学业被迫中断,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养羊,从事农业生产,出力还债。

曾经,像杨金辉一家因“牛债”挣扎在贫困中的人家不少,当地群众苦“牛债”久矣。

针对这种陈规陋习,村集体在尊重本地民风民俗的前提下,讨论确定红白事的操办规模、宴席标准、随礼上限、服务队伍、监督管理等事项,要求白事治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天,宰杀牲口(牛、猪、马、羊)不超3头等,并把移风易俗“五个统一”纳入村规民约,明确规定了白事宰牛的数量限制和处罚措施,由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

此外,退伍老兵、致富带头人等有一定威望的群体被充实到移风易俗工作劝导队中,全村49名支部党员、10名村“三委”干部、22名社干带头签名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让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推广覆盖率达100%。

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群众不再保持旧有的思维,对陈规陋习也产生了主动改变、主动摒弃的思想。杨金辉就是主动改变陈规陋习的那一批人。2016年,杨金辉的父亲过世,有了因“牛债”返贫的经历,杨金辉坚定地践行白事简办,将丧仪减半,葬礼上杀了3头牛2头猪。今年5月19日,杨金辉的大哥因病去世,依旧坚持简办,葬礼杀了3头牛,再也没有因葬礼而背上难以还清的“牛债”。如今,杨金辉家庭美满,小有薄产,是当地推行白事简办的受益者,还成为了白事简办的典型,为宣传、落实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样板。

红事办出“时髦范儿”

“现如今,到处都说要移风易俗,‘零彩礼’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文明新风尚,我们也赶一赶时髦,争做时代新人。”蛇场乡蛇场村的许玉和爱人去年迎来了家庭新成员,两人为了照顾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许玉是当地的汉族同胞,爱人沃利蒙则是来自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人,谈婚论嫁时,沃利蒙主动准备了8.8万元彩礼,但没有派上用场,两人商量,在各自老家小规模办婚礼,不铺张浪费,只和亲朋好友相聚。

2023年1月,许玉家为两人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结婚仪式,就在家门口摆起了流水席,受邀的亲朋既是客人也是帮手,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氛围轻松热闹,给沃利蒙留49/VYbySrHvAJAzxFztMFQ==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从校园情侣变成终身伴侣,结婚时“零彩礼”的故事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两个民族青年的结合也为当地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添上独特的一笔。

许玉表示:“我家乡这边的婚嫁风气一向很好,年轻人受教育影响,尤其是女孩子崇尚自由恋爱,对彩礼没有特别的要求,没有发生过高价彩礼的情况,家长也普遍开明。‘零彩礼’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正如许玉所说,“零彩礼”逐渐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兴起的新婚俗,以往“高价彩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今年5月21日,在这个寓意浪漫的日子,鹤城新区社区党委副书记罗国芬和爱人领到了结婚证,他们不办婚礼,“零彩礼”“零陪嫁”,只办了一个小小的婚宴,两人便许下了相伴终生的诺言。“双方家长都同意、支持我们这么做,毕竟日子是我们两个自己过。”领证当天,罗国芬在家里张罗了一桌饭菜,邀请亲朋见证他们新生活的开始,也见证了“零彩礼”的幸福。

婚俗礼仪与时俱进,文明新风吹拂乡村。去年,在素有“云上苗寨”美称的者浪乡么窝村,举行了一场以“移风易俗新风尚 为爱减负幸福长”为主题的集体婚礼,8名苗族青年穿上民族礼服,在亲友的见证下,举办了简洁隆重、喜庆温馨的结婚仪式,这4对新人喜结连理,成为当地农村探索举办新式婚礼的带头人,也展现了么窝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取得的成果。

在此之前,么窝村的彩礼普遍在7万元至10万元。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近些年村内的彩礼金额逐渐下降,婚嫁标准也不再论彩礼高低,村里有一户人家嫁女,彩礼只要了3800元,仅为了取个好彩头。王丹家是么窝村“红事新办典型户”,她说:“提倡移风易俗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双方不用借钱,不用背债,感觉轻松多了。”

弘扬传统美德与培育文明新风并重

者浪乡央腊村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文艺“招牌”队伍,是由村民组成的老青少三支文艺表演志愿服务队,他们能歌善舞,个个都是舞台演出的一把好手。黄秀逢是文艺队的队长,平时的节目编排等工作都是她一手包揽,还带头创作了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一批文艺作品,多次演出反响热烈。

黄秀逢说:“我们将移风易俗宣传和文艺文化活动相结合,主要以山歌、舞蹈以及快板等方式,让群众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从中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这样的氛围中,央腊村的乡风变化有目共睹,村内结婚喜事普遍都是“零彩礼”,白事简办最多3天。

央腊村党支部书记岑国邕介绍,“我们的文明乡风建设有村内的文艺队出的一份力量,每年的春节、广西三月三、重阳等日子,文艺队都会在村内举办活动,排演节目,在娱乐群众的同时,宣扬移风易俗的各项工作,传播效果非常好。”

今年36岁的黄秀运是文艺队中的一名队员,她正是观看了节目,受到感染才加入了文艺队。她表示:“移风易俗需要人人参与,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桠杈镇纳贡村位于南盘江畔,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德卧镇郎行村隔江相望,这里山水相连,村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民风相近,两地村民和谐相处,经常联合举办活动。且两地群众往来通婚,亲上加亲,在移风易俗工作上也互相影响,并携手打造移风易俗跨省(区)联建示范点,商讨制定《桠杈镇纳贡村、德卧镇郎行村联合倡议 婚丧事宜操办公约》,对两地红白事举办设置统一标准,共建文明乡风。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深入,文明新风吹到了隆林的每个角落。近年来,隆林各试点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纳入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调整充实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建立4支服务队伍(即宣传队、宣讲队、礼仪服务队、后勤服务队),分布在乡村一线为群众服务。

该县还出台《隆林各族自治县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全县16个乡镇180个村(社区)则出台村规民约,搭建移风易俗三级网格化包保队伍,合力整治红白事大操大办,以“讲、唱、绘、写”等方式宣传宣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落地见效。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隆林共打造移风易俗市级示范村68个、县级示范村43个,先后劝阻白事大操大办2519起、高额彩礼148起,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66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