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我想对你说”

2024-11-05 00:00:00王彤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4年10期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儿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写作其实和说话聊天一样,不过是个交流的过程。交流的时候,会有个对象,有个你想对话的人,你想要把你的经历、你的感受、你的思考说给他听。这些话如果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当然,写作和说话比起来,要更有条理,更正式。

我们看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时,除了对他笔下的秋天产生美的感受,还有一种仿佛他在向我们诉说对济南秋色的感受。你会发现,在他的讲述中,有一个“你”的存在。

“你”就是一个讲述的对象,老舍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好像在同这个“你”聊天。“设若你的幻想中”“设若你幻想不出”“请你在秋天来”“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在整篇文章中,这个“你”就像站在老舍先生的对面,听他讲述济南的秋色,就像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样。没错,老舍先生笔下的“你”就是现在或者以后所有会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老舍先生正是通过写下这样一篇文章,把他对美的观察讲给每一个会读到他文章的人听。他把这些对美的观察、对美的感受写出来,就变成了一篇文章,可以给千千万万的人看,甚至穿越时空给现代人看。

这个“你”也实在是不简单。因为这个“你”的存在,写作的人就产生了一种倾诉的欲望。想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体悟到的,都讲给这个“你”听,写给这个“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写作的动力。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不吐不快。

写作时,不妨给自己的写作找个对象,把你的写作想象成一场和喜爱的朋友的对话,想象你们正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你想要就一个话题跟他聊聊你的观察和想法。这是一个写作的魔法。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