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伯乐的“百代文宗”

2024-11-05 00:00:00尼娜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4年10期

韩愈,生在诗歌盛行的盛唐,却偏偏爱写文章。这就好比生在山东的人却不爱面食,只愿意吃米饭。只不过,人家韩愈能把这碗“米饭”吃得很香,“香”到什么程度呢?他因文章写得好,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更有“百代文宗”之名。

不过,盛名并非唾手可得。从幼年起,韩愈就体味到了人生的无常与苦痛。父母去世得早,韩愈只好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他的哥哥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不久就病死了。孤苦伶仃的韩愈跟着嫂子避居宣州。韩愈发愤图强,刻苦读书,渴望有一天能到外面闯一闯。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学业渐成的韩愈离开了宣城去往长安。满腹才华的韩愈在长安会一帆风顺吗?非也。他先去拜访了族兄韩弇,却并未得到对方的帮助;转而去参加考试,结果连考三次都没考上;又尝试上书权贵,却音信全无……于是,郁闷的韩愈写下了传世好文《马说》。

得不到赏识的“千里马”韩愈第四次走进了考场。这一次,他终于考中了进士!考上了,这下他能平步青云了吧?非也。在官场上,韩愈除了最初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的工作之外,其他工作都做得不太开心。因为韩愈这人耿直得很。比如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大旱,饿死了不少人,京兆尹李实却说是丰年。韩愈一调查就知道了真相,要告发当地官员,结果反遭陷害,被贬。

这还不算完,韩愈的为官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他担任国子博士,再到都官员外郎,又降授河南县令,再复任国子博士……工作调来调去,韩愈心里烦,身体累。好在文化领域对韩愈很认可,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他本人也写出了如《师说》等传世之作。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镇州王廷凑兵变,朝廷想派人去安抚,却没人敢去。韩愈临危受命。对士兵,韩愈动用三寸不烂之舌,没想到还挺奏效。韩愈自然挺开心,回到京城后写下《镇州初归》。

不久后,他约张籍春游,张籍却以自己“太忙啦,岁数也不小啦,走路不方便哪……”等理由不想去,韩愈于是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瞧瞧,这春景多美好,你别老说自己忙,不能像少年时一样去游玩,你去江边看看,树都绿啦!言外之意,咱俩一起去玩啊!

不过,很多时候,人不服老也不行。写完这首诗不久,韩愈就病了,不久就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