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技推广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11-05 00:00国栋张辉司元明孙红滨孙昊琪张孝爽林淼杨久涛
农业工程 2024年10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0 引言

山东省作为沿黄9省中农业大省,承担着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重任[1-2]。为全面了解山东省农技推广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研究结合“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等活动,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对策建议[3]。

1 山东省农技推广工作基本情况

山东省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发展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力度、健全推广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及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科技兴粮,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kg以上[4-8]。

1.1 农技推广体系更加完善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推广的重点是体系[9]。山东省不断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得到有力提升[10]。

(1)农技推广启动“集团军”作战模式。目前,山东省、市、县3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技推广从“小分队”升级到了“集团军”作战模式,业务范围更广,对外协调和内部统筹力度显著增强。目前全省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达到2.7万人(其中种植业1.07万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1.45万人,占53.7%。

(2)积极探索协同推广机制。结合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实施,加强与科研院所协作,提升协同推广成效。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电视台和山东省农林水工会等广泛开展对接交流,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1+7”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久长效合作机制。

(3)“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8部门联合出台了《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每年免学费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2018年以来,累计培养公费农科生2000余人,为充实稳定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选派科技副县长、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一线,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0多万个。

1.2 农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十三五”末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分别比“十一五”“十二五”末提高了2.76和8.56个百分点。

(1)加大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力度。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为抓手,选育推广了济麦、登海系列等一大批小麦、玉米优良品种,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

(2)集成推广关键技术模式。组织开展鲜食玉米种植展示示范、甘薯水肥一体化、谷子覆膜穴播等4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制(修)订苹果、草莓、番茄和黄瓜水肥一体化等一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3)农技农艺加快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程、全面、高质和高效“两全两高”农机化进程,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发展联合作业机械、智慧农机等,推行小麦宽幅精播、农机深翻等节本增效作业模式,促进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70%。

(4)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把沿黄市、县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场,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山东省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多年减量。齐河县、阳谷县、金乡县3个县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沿黄9市中有11个县(市)入选首批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县),占全省总数64.7%;有19个县(市、区)入围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占全省总数82.6%。

1.3 农技推广政策不断加大

技术与政策结合,推广借项目实施,显著加快技术推广应用的速率和覆盖面。

(1)落实各类粮食生产政策。2016—2020年,累计农机购置补助资金74.5亿元,发放深松作业补贴资金8.5亿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供给387.6亿元,落实农业救灾重大病虫防控资金12亿元,落实水肥一体化及有机肥替代项目资金近5亿元。通过扎实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补贴项目,有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力度,显著加快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和保障了粮食稳产丰产。

(2)发挥粮食主产区功能。在沿黄9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32万hm2,占全省总数的66.3%;下达沿黄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3万hm2,占全省总量的75%;支持德州市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发挥粮食均衡增产的示范效应。2021年,沿黄9市粮食总产达到380.8亿kg,占全省的69%。

(3)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围绕稳产保供,以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农业重大技术推广任务为牵引,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000万元。

(4)大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21年,共落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1.7亿元,惠及100余个县,培训基层农技人员近万人。

2 存在问题

2.1 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据统计,沿黄地区以占全省57%的耕地,生产了全省69%的粮食、94%的棉花、23%的油料、57%的蔬菜,耕地一年两作,地力透支较重,农药、化肥、地膜等用量处于全省较高水平,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率相对较低[11]。

2.2 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受全球气候、下垫面变化、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与中游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等影响,黄河下游过境水量持续递减,并且农业用水方式粗放。一方面,农田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4.5%;另一方面,引黄灌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农田水利建设以大沟大渠等骨干工程为主,分干、支渠以下多为土渠,并且渗漏淤积损毁严重,农业节水增效的压力较大[11]。

2.3 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

一方面,盐碱土地面积大。受气候干旱、海水倒灌浸渍、地下水顶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盐碱化土地面积约占整个黄河三角洲区域的80%以上。另一方面,盐碱地治理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急需推广盐碱地绿色治理新技术、新方法[12]。

2.4 农业产业配置布局不平衡

一是农业资源配置失调。现有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成本较高,多应用于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应用比例相对较小,而沿黄地区农产品主要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竞争力不足[13]。二是农业结构有待优化。黄河流域下游滩区部分区域农业生产以分散经营为主,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滞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体系[14]。

3 对策及建议

3.1 围绕粮食稳产保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1)全面做好农业生产六情监测。重点做好苗情、墒情、病虫情、产业情、气象情和舆情6情监测,全力服务生产决策。一是定期开展苗情监测。在小麦冬前早春、玉米大喇叭口期、特殊气象发生等粮食生产关键时期,定期会商研判,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二是切实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每月定期对61个县(区、市)监测墒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全省农田土壤墒情状况,提出保墒增墒意见和生产对策措施。三是规范开展病虫调查监测。组织指导山东省各级测报站(点)对118种病虫进行测报,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90%,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四是做好有关产业监测。开展粮食、蔬菜、水果、棉花、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主要产业价格、生产情况监测。五是积极参与气象监测预警。与山东省气候中心开展密切合作,及时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送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气象服务快报》100余期,联合印发《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专报》30余期。六是精准开展网络舆情监测,7×24h监测山东省农业农村领域舆情信息。

(2)做好技术集成与推广。集成示范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围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创新了小麦减垄增地、棉花高质高效等10余项技术模式。针对杂粮、油料、蔬菜及食用菌等作物,开展了谷子覆膜穴播、番茄和黄瓜有机肥精准施用、大球盖菇−油桃等菌果间作等10余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筛选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作物品种,集成了一批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在山东省范围内遴选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典型案例,助推粮食稳产保供。

(3)指导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做好农作物病虫防控技术指导,落实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推动专业化统防统治向纵深发展。重点抓住小麦穗期“一喷三防”、玉米中后期“一防双减”、花生中后期“一控双增”等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及时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山东省136个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和34个全国统防统治百县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编写出版《统防统治星级服务在路上——山东省统防统治百县与星级服务组织典型案例》,引导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向纵深发展。

3.2 围绕生态保护强化绿色技术集成推广

(1)助力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等技术和缓控释肥、长效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实现多次少量精准施肥[3]。

(2)助力农药减量控害。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筛选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或剂型。应对小范围病虫害,要对症对靶用药、适时适量施药。推广自走式等大中型植保机械和植保无人机,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实现农药减量增效[15]。

(3)助力地膜污染治理。地膜减量使用方面,开展地膜应用适宜性评价,大力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在适宜地区全膜改半膜ef2ec39793f24016ddff4503a1b33c6b、保水剂替代地膜,减少地膜使用。在回收利用方面,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户认识到地膜污染的严重性,引导农户使用厚度符合国标规定的地膜,降低废旧地膜回收难度;建立健全残膜收集+公司收购+企业加工生产+农民利用的回收利用机制,从而减少地膜污染[16]。

3.3 围绕农业节水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

(1)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目前引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7~0.8,用水效率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发展沿黄地区高效旱作农业技术,构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17]。

(2)提升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设、升级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增强农田应对气候变化、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升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巩固粮食生产能力。

3.4 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破解关键技术瓶颈短板

(1)推广耐盐碱良种。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有利于土壤良性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力度,开展沿黄地区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推广筛选耐盐碱作物品种。支持盐碱地种植大豆、棉花、高粱和中药材等作物,在更大的广度上挖掘盐碱地农业生产潜力[18]。

(2)推广绿色治理良法。利用农业、化学、生物等措施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通过科学调配有机肥和化肥施用比例,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结合施用生防菌剂等绿色微生物产品,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盐碱危害[19]。

3.5 围绕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强化“三品一标”发展

(1)打造农产品品牌。重点打造章丘大葱、沾化冬枣、乐陵小枣、菏泽牡丹和平阴玫瑰等17个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推动沿黄9市农产品入选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

(2)提升标准化水平。为适应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新趋势,加快产业间的技术渗透进程,完善农业技术的创新机制。推行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13]。

3.6 围绕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加强自身建设

农技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助推农业科技落实到田。

(1)积极引进优秀推广人才。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扎实技能的下乡和返乡人才加入农技推广队伍当中,加快储备青年人才、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能满足新时代农技推广工作要求的队伍。

(2)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农技推广人员有渠道不断学习消化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才能将农技推广人员培养成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使农业技术下沉到户,真正走到群众中去。

(3)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技推广平台,组织农业专家通过视频课直播等线上方式为农民解决生产难题,课程能回放、课后有解答,让农户随时看、随时学,使好技术更快更好落地。探索短视频服务农业新模式,用数字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制作针对性强的技术指导短视频,完成从大课堂到微视频的立体布局。

(4)促进农技推广服务多元化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的龙头带动作用,探索科研试验基地+技术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体化的链条式新型协同技术推广模式,实现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技推广单位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20]。

4 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山东省是黄淮流域农业生产大省,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农业节水、盐碱地治理和资源配置不平衡等制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开展绿色技术集成推广、推进水肥一体化、强化“三品一标”及提升农技服务水平,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