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浅析

2024-11-05 00:00:00江俊慧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0期

【摘要】在部编小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教师可以从梳理小说结构,品析人物形象,关注环境描写,引领学生拓展阅读等方面展开教学,抓住了小说教学的关键要素,教给了学生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并且为学生今后的整本书阅读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小说教学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小说作品,这些小说大都是我国名家名篇的经典之作,蕴含着深刻的教学价值。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应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聚焦小说三要素引领学生阅读学习,并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引领学生由一篇到学会一类,丰富学生对小说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小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梳理小说情节,解密小说结构

情节是小说的灵魂,小说是情节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因此,读小说,必须学会关注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同时还要注重对小说中故事情节内在联系的把握,只有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小说文本,为学生的深入阅读体会感受等奠定基础。

以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记叙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梳理小说情节入手,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并让学生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这样从故事情节入手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整体了解与把握。《景阳冈》这篇小说中在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小说的几个要素给课文划分层次,即“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在学生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阅读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把“打虎”部分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这样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既关注了课文的整体性,又抓住了阅读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显得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画情节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小说在情节上的结构特点。只有理清了小说之间的情节关系,才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把引领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等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理清小说文本的内在结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为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特点奠定基础。

二、聚焦关键描写,品析人物形象

学生在读小说的时候,会自发在头脑中勾勒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心。教学小说的时候,教师可以聚焦课文中关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有关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感悟品味,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教师可以聚焦课文第四部分,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雨来与鬼子对话中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雨来怎样的形象。通过阅读,学生从雨来面对鬼子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等方法都不能使雨来屈服中,感受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及坚强的意志等特点。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时,通过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主要写了谁?然后再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老支书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找出课文中描写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相关描写来说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聚焦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少废话,快走”以及他对小伙子的“一揪、一推”等描写中来感受作为一名老支书,他高风亮节,坚守原则;作为一名父亲,他深爱自己的孩子,在危险来临时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此时,老支书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显得更加高大了起来。读小说须关注课文中对感受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关键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也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们对小说的特点感受也就会显得更加深刻。

在小说文本中,有许多对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大都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仔细挖掘方能发现,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词句引领学生品味感悟人物形象,这样教学,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习得了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关注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环境对于烘托气氛及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描写小说,离不开环境描写,许多小说中人物的典型事件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在小说教学中,关注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引领学生感受品味,可以促进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课文中有许多关于描写环境的句子,如“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蓝天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等这些描写的句子有很多。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阅读从环境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些环境描写对促进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作用。又如在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中,课文开头写到“屋外狂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这间渔家小屋却显得温暖而又舒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女主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室内室外环境的对比描写来让学生感受渔夫工作的辛苦以及桑娜的勤劳善良等美好的品质。阅读小说作品,关注课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可以为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及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理解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也要关注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句子的品读,来引领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到环境描写在表达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鉴赏能力,并且为学生今后的表达运用等奠定基础。

四、开展群文阅读,拓宽阅读边界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多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的,教学指向更为集中明确,对学生习得小说的基本特点及养成爱读小说的兴趣提供了条件。在小说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结合学生所读小说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以使学生由一篇到学会一类,对小说的写作风格有更加广泛深刻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内容是《读古典名著,品味百味人生》。“快乐读书吧”中为学生编排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简介,阅读这些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把学生带入到阅读整本书的学习氛围中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这些名著作品中自己喜欢人物的故事,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让学生爱上阅读名著作品。又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时候,本单元编排的学习内容是“走进外国名著单元”系列,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中为学生编排的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里面对《鲁滨孙漂流记》《企鹅旅行记》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对于学生由片段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小说中的其他作品,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喜欢的课文推荐给大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由一篇到学会一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选文丰富,不仅有普通的小说作品,还有国内外的名著小说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单篇阅读的情况,还要注重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以使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读到更多与文本相关或者相似的作品,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综上所述,在部编教材小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教学,抓住小说教学的重点,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分享交流活动来使学生对小说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小说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邵君.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教学探析[J].青海教育,2023(06).

[2]匡贱葵.小学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在柏林》为例[J].教师,2023(26).

[3]王和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穷人》为例[J].新教育,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