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已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中,鲜明标定了国资国企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建设)党委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聚焦服务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主责主业、打造行业一流矿山建设企业为己任,坚定不移固强集团公司一体化产业链,以深化聚焦主责主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铺就“培养一批、转型一批、特招一批”人才培养新路子,依靠人才队伍建设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动力。
培养一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人才新高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战略全局高度进一步阐明了技术人才一体推进、构筑制胜未来优势的重大意义和逻辑关系。中金建设党委深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人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通过培训提能、一线工作、敢压重担、匠心培养的融会贯通,努力以人才优势争创发展胜势、以人才领先谋求跨越赶超。
深化技能培训提能。中金建设党委做足训前调研,与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联合举办采矿、测量、机电等项目一线急需专业培训班,问需“点单”配课,实行灵活化“配餐”与个性化“点餐”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公司需求精准匹配,通过专题授课、业务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技能素养和业务能力,2024年已有近50人报名参加,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和技能人才培养链有效衔接。
细化一线工作机制。中金建设党委为进一步加快公司聚焦主业,增强人才“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分批次组织本部机关员工78人,赴项目一线开展为期3个月的工作,在一线学习、在一线历练、在一线考核,助推职工端正工作作风、提升技术本领。
硬化责任担当作为。为增强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机统一,中金建设党委鼓励职工对“大额应收账款回收”“企业改革”等8方面22个改革任务“揭榜挂帅”,45名优秀技术骨干成为课题经理,通过敢压重担、勇闯难关的方式,丰富其专业阅历,积累其专业经验,提升其专业技能,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强化匠心培养体系。为给更多青年技术人才创造“登梯攀高”的条件,中金建设党委广泛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根据青年员工工作性质、岗位特点、技能水平等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明确差异化培养目标,让技能学习潜移默化、让实践教育润物无声。
转型一批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人才新基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国资国企站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强化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中金建设党委深刻认识、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持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锚定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总目标,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将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战略转型相结合,努力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个个皆能出彩”的生动局面。
在机构改革转型上持续发力。中金建设推进业务布局优化调整,盘活中金建设板块人才力量,组织中金钢构、西北区域公司70名员工按照公司改革发展规划转岗,高效平稳优化设计研究院岗位设置和定员,适时将中金一公司打造成为专业技能人才服务中心,为公司战略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人才储备转型上重点发力。为更好聚焦主责主业,构建矿山专业人才梯队,中金建设号召全体职工开展了专业技能大学习及专业证书取证工作,共计258人次参加了应急系统考试,229人次参加了住建系统考试,397人次按要求取得了相应的证书。目前,取证人员已按照项目需要分批次赴项目一线开展工作,在项目筹备阶段和快速实现达产目标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专业相近转型上精准发力。中金建设打造精细化培养新路径,在原有工程建设传统优势领域之外,按照“一人一策”弥补短板,开展专业技术考试增项工作,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视野格局,2024年报名参加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专业考试的61人中,52人已有一建证书增项考试。
特招一批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业人才新阵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及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中金建设党委统筹谋划布局、强化协同配置、构建良性循环、形成强大合力,将内外部人才吸引相统一,进一步解决人才培养与改革发展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坚持内部挖掘,人才引进工作高站位谋划。中金建设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开展人才盘点和现状分析,以基层走访调研为主,召开座谈会、访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掌握各基层项目部人员队伍现状、急缺技能人才等问题,做到缺什么、引什么,努力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战略接续力量。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金建设通过从黑龙江乌拉嘎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广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集团内企业引进42名有丰富矿山工作经验人员,既帮助集团公司解决了人员分流的问题,又解决了中金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的痛点。
坚持外部导入,人才引进工作高质量推进。为了解决引得进、引得好问题,中金建设以提升聚焦主业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实施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开创引才聚才新局面。聚焦公司改革发展,深化项目管理、安全管理、测量工程、机电工程等成熟人才市场化引进机制,提升高素质专业化领军人才比重。同时,加大对项目部人才引进工作的指导,配合项目生产实际科学制定招聘计划,立足长远、系统谋划,常态化引进主干专业、急需专业人才,做好人才接替培养。截至目前,指导西藏华泰龙采剥项目部外部招聘作业人员280人,积极主动构建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振兴是新时期国资国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深化聚焦主责主业、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上,我们获得以下重要启示。
一是紧盯发展之需,精准引才,让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千秋基业,人才为先。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地区、各企业围绕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资国企各级党组织应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总体战略规划,对急需紧缺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加快形成聚才的“高地效应”“枢纽效应”“黏性效应”,靶向发力、精准引进。截至目前,中金建设共吸引近150名具有专业技术资质人员针对多个专业岗位投递个人简历,进一步形成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二是铺好成长之路,细致育才,让人才培养“节节拔高”。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工作的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以高质量育才使人才发挥出最大效能是关键一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资国企各级党组织应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健全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一方面,破除单一培养模式,搭建多元化培养平台,根据专业、能力、岗位特点等,为各类人才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分门别类开设培养课程,让人才需有所学、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优秀典型选树宣传工作,把尊崇创新、礼敬人才融入到日常里体现到细节中,切实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近三年来,中金建设通过各类优秀典型选树宣传工作,共评选优秀个人89人次,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中金建设蔚然成风。
三是搭建用武之地,灵活用才,让人才培养“如鱼得水”。人尽其才,百事俱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才育才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敢用人才、用好人才。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资国企各级党组织应健全激励勇争一流、敢闯善为、先行探索的机制,树立鲜明的人才选用导向,把“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完善综合考核体系,优化考核指标和评价办法,推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近年来,中金建设连年举办全员述职会,通过420人次“亮”成绩、“找”差距、“谈”体会,搭好干事能成事的舞台,让公司成为优秀人才价值实现之地。
中金建设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效的举措,深入推进“培养一批、转型一批、特招一批”的人才培养机制,聚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作者单位: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