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故乡?

2024-11-04 00:00:00吴颖
父母必读 2024年10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一直羡慕别人有故乡。尤其是一到年节,很多同事、朋友开始张罗着买票、安排行程,准备拖家带口地回家乡,就让我无比向往。仿佛他们要去的,都是童话般的国度。

在我们曾经出版过的一本名为《童年清单》的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就是“让孩子感受乡愁”。我记得当年看到这个段落时,我很困惑:现在的孩子,还有乡愁吗?也许他们的父母是因为上学、工作等不同的原因,从出生地到了另一个城市,而孩子们,却是在一个地方出生,又在这个地方长大,那么他们的故乡,是哪个呢?尽管他们f77fb584e91022108d339accb2b90ae4也会跟着父母回到父母的出生地,但他们的乡愁,会和父母一样吗?也许要等他们长大后离开自己出生、生活过的地方,才会懂得乡愁吧?

我也特别喜欢看作家们写自己的故乡,就如我们在这期《特别策划》中所呈现的一样。他们凝结于字里行间那种浓郁的乡愁,那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都让我感动不已。不过,这次读这598c6b03511822bbf338813865edf68e些和故乡有关的文字,我突然有了新的感悟:其实,故乡这个概念,并不完全是地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每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更多的是想到那些人、那些事,是童年的快乐,是温暖的记忆。比如乔叶老师对奶奶的思念,叶梅老师对幺舅的感激,比如罗伟章老师对看露天电影的渴望,张楚老师对家里过年场景的画面记忆,以及童童老师对采茶“板片”的茶香环绕的回忆……所以,我想,故乡,不一定非是要离开的那个地方,只要你生活的地方,有你爱的人,有你关心的事,有牵动你的情感,都是故乡。

当然,离开,再回去,我们对家乡的理解会更深刻,会有思念的感受。但是现在,大多数孩子就像我一样,从出生到成长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是如果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看”见这个地方,懂这个地方,有快乐的童年,也可以生长出对这个地方的眷恋和热爱。就像我现在,穿越北京的每一条街道,都能发现她变得更美,或者变得更有韵味了,或者是在焕发着新的生机。这种感受,让我甚至不再羡慕那些有故乡可回的人,因为我会为自己一直在故乡的怀抱里而感到安心和欢愉。但我也怀念她曾经的灰墙石瓦,想念那个邻里无间的时代,这也算是一种乡愁吧。

超级偶像苏东坡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非常经典的一句对故乡的诠释。其实,故乡,就是每个人心灵最安宁的时刻,是被爱与温暖滋养的感受,是让我们总有勇气重新出发,去看更大世界的能量来源。故乡,可以是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任何一个我们感觉心灵舒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