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普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为此,本文首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进行了认知,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通过对这些路径的有效探讨,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系统、连贯、有深度的学习环境,以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加以运用。大单元教学是以某一主题或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知识,通过项目式、任务式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大单元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包括跨学科整合和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整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大单元教学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一、相关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核心素养,简而言之,是指一个人思维、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基础。它不仅包括知识积累,更强调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种类与特点
核心素养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力、创新力、自主力和合作力等。这些素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综合性: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涵盖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2.跨学科性:核心素养不仅局限于某一门学科,而是能够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情境性:核心素养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体现其价值,需要个体将知识、技能、态度等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终身性: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三)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这四大核心素养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体系。它们不仅是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更是他们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1]。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都在不断更新和演变。传统的分章节、分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而大单元教学则能够整合多个相关知识点和技术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能。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大单元教学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自主搜索资料、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单元教学强调跨学科整合和实践应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大单元教学可以整合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跨学科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单元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教学结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大单元教学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制订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案。同时,大单元教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五)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程整合和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更应该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跨学科整合和实践应用的特点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契合,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也需与时俱进。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合性、系统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确立核心素养目标,引领大单元教学方向
首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即希望通过大单元教学实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核心要素来设定。例如,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单元中,目标可以设定为:
1.学生能够运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提升数据意识。
2.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将数据转化为直观图表,培养计算思维。
3.学生能够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4.学生能够强化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承担信息社会责任。
(二)设计整体性教学方案,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
在确定了核心素养目标后,教师需要设计整体性教学方案,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整合:将相关知识点和技术应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人工智能初步”大单元中,可以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2.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一系列连贯的教学活动,如项目实践、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这些活动应围绕大单元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
3.实践教学强化:注重实践应用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可以引入实际案例或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项目驱动教学:将大单元主题或核心问题转化为具体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学习、探究和完成任务。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课中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深化理解。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四)注重评价与反馈,优化教学过程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评价与反馈环节的设计。通过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学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1.设计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践成果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及时给予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3.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激发学习动力[3]。
(五)持续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持续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关注学生学习反馈:积极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2.引入新资源和技术:积极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跨学科整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联系,引入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4.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mn/SQRLklMwW6TV9+7aQhA==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六)创新大单元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社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大单元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创新,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关注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动态,并将其及时融入大单元教学内容中。
1.引入前沿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引入一些前沿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2.关联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技术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3.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开发小程序、设计智能硬件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跨学科整合课程:教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整合课程。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融入多媒体制作和网页设计等内容,让学生在制作课件、设计网站的过程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2.组织跨学科活动:教师可以组织跨学科的活动,如科技节、创意大赛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才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不同,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通过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发展。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网站、教学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九)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大单元教学中,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1.建立家校沟通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同时,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让家长了解并支持学生的学习。
2.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同时,家长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揭示了大单元教学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大单元教学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柳燕.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原则与策略[J].亚太教育,2023(24):74-77.
[2]王治国.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家长,2023(31):173-175.
[3]任燕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J].高考,2023(20):90-92.
[4]仵子俊.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Python处理体能测试表格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