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天文学家这个问题,他一般会告诉你:最好找偏远一些、冷一些、人造光源少一些、空气稀薄一些的地方。而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你就会发现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位置。
2005年初,我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穹A,为后续建设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冰穹A 是南极内陆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地理纬度为南纬-80°22’。它也是天空视角最大的地点,全年有135天的连续全黑夜,是目前地球上能够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站点——这一条件可以和宇宙空间相媲美,对观测变星获得连续完整的光变周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冰穹A 空气稀薄,寒冷干燥,水汽含量小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台址,人工光源干扰最少,大气中尘埃少,平均风速小于2 米/ 秒,大气湍流少,具有极高的视宁度(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如此优越的天文观测条件,难怪科学家们要克4ec097c8252b7a2349c0b8cc4d14b31140eab64837d7db5820ede00fc655822e服重重困难在这里安放观测利器呢!
除了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建有许多大型天文望远镜,我国在南极也建造了许多“大眼睛”!其中最大的是三台口径为500毫米(有效通光口径)/680毫米(主镜口径)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它们将陆续被安装在昆仑站。其中AST3-1和AST3-2为可见光波段,AST3-3为红外波段。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观测超新星、系外行星和变星等天文现象。
其实建造AST3也是为了给将来在这里建造2.5米暗宇宙巡天望远镜KDUST 探路、积累经验。KDUST 会兼具大视场光学红外巡天功能和高空间分辨本领——这是任何其他地面天文台址不可能同时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