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2024-11-03 00:00:00陈思洁卢君辉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4年10期

1问题和困惑

我经常看和航天有关的知识,有时希望自己是孙悟空,可以翻一个筋斗云上天去看看。我知道我国已经在天宫空间站上培育过植物,比如水稻,观察其在微重力环境下生长与在地球上有什么不同。而神舟十八号已经送鱼上太空了,航天员会在天宫空间站上观察其在太空里的行为。航天员的选拔非常严格,要进行转椅训练、离心机训练等各种训练。那将鱼送上太空,它需不需要做训练?训练的话,鱼会不会难受?会不会眩晕?行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可我又找不到好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正当我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国家自然博物馆“小小研究生”水生生物班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实验方案

这次研究我选择了金鱼作为实验对象。而如何旋转既可以满足课题的要求,又不会伤到金鱼是这次实验的重点,于是我和卢老师讨论了2个方案:

方案1.把金鱼放在桶里,拿一根筷子快速搅动水,使水形成漩涡,带动水里的金鱼旋转起来。

方案2.把金鱼放在一个瓶子里拧紧盖子,然后拿一根绳子拴住瓶子,接着甩开胳膊使劲抡,模拟转椅旋转。

我想如果选择方案2,那么快速抡胳膊旋转瓶子的话,金鱼可能会碰撞到瓶子,如果撞晕了会影响我的实验,无法判断鱼是转晕的还是撞晕了。同时如果不小心把瓶子甩出去摔碎了,导致金鱼摔在地上死掉,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所以我决定采用方案1,这个方案更容易观察金鱼的状态。

在实验开始前,我把金鱼的大小进行了区分,体长4~7厘米的记录为小鱼,体长大于7 厘米的记录为大鱼。

图1 旋转鱼示意图
图2 小鱼尺寸图
图3 大鱼尺寸图

3实验分析

实验1

取14条金鱼,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小鱼和大鱼),每组7 条,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将实验组金鱼每次一条进行3 次旋转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组金鱼旋转后的活动现象与对照组金鱼的区别,作为后续实验判断金鱼是否眩晕的标准。同时观察并记录不同体形大小金鱼的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1:旋转会让金鱼产生眩晕的表现

眩晕的金鱼会表现出沉底、身体无力、行动缓慢或静止,以及拒食的现象。旋转后眩晕明显的金鱼,其可能无法控制身体自由游动。如表1所示,晕得严重的金鱼,会在水底游动或不动,将其捞到水面后,也会一直潜到水底,基本不吃食。而晕得比较轻的金鱼,则会在中上部游动,并且游动片刻后就会吃食。

表1 金鱼旋转前后行为状态对比

█有扑动 □无扑动或轻微扑动 ◆随意游动 ◇中下部游动或不游动

实验结果2:大鱼比小鱼更容易从眩晕中恢复

由图4可看出,小鱼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58.9秒,大鱼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8.1秒。这说明在同样的旋转圈数下,鱼的体形越小,恢复时间越长;体形越大,恢复时间就越短。

实验2

另取40条金鱼平均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10条作为对照组,另外30条为实验组:实验1 组(序号1-10,旋转50圈组),实验2组(序号11-20,旋转100圈组),实验3组(序号21-30,旋转150圈组)。每组鱼每次一条在小桶中旋转对应组别的圈数后放到大桶中。

实验结果

由图5可得,旋转50圈的金鱼恢复时间平均为154.7秒,旋转100圈的金鱼恢复时间平均为216.7秒,旋转150圈的金鱼恢复时间平均为222秒。这说明旋转的圈数越多,会让金鱼处于一种更深度、更难以恢复的眩晕状态,金鱼的恢复时间也更长。

图4 小鱼和大鱼平均恢复时间图
图5 金鱼在旋转不同圈数后的恢复时间

实验3

将上述实验中平均恢复时间最长的一组金鱼选出来进行训练实验,连续训练5 天,并记录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

图6金鱼在5天旋转训练时的恢复时间趋势图

选6 条金鱼进行实验,每天对其进行眩晕训练,记录恢复时间。这批金鱼经过一次次训练后,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提示金鱼的眩晕恢复能力可以通过人为的训练得到提升。训练的次数越多,平均恢复时间就越短。由图6可得,第1天金鱼的平均恢复时间为159.7 秒,而到了第5天金鱼的平均恢复时间仅为7.1秒。

4实验总结

从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来,鱼如果真的做类似旋转的训练,它也是会眩晕的。我国航天事业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送鱼上太空进行科学实验,它处于眩晕状态甚至死亡,那么就会影响实验的开展。所以本研究的结论提示,可以选择体形较大、经过严格眩晕训练、筛选的鱼类个体送上太空,来完成任务。同时,经过眩晕训练的鱼也会更好地在太空中生存,避免实验没完成就死掉。

这次实验是以金鱼为实验对象,那其他鱼类呢,是否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另外金鱼属于小型鱼类,那大型鱼类呢?除了鱼类的其他海洋生物呢?越来越多的疑问出现在脑海,越来越多的谜题等着我用实验一步步解开。

在卢老师的引导下,我成功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就像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样,有时候枯燥,有时候烦恼,而取得成果的时候就像打赢妖怪、取得真经一样兴奋!科学研究之路有荆棘也有鲜花。奋斗吧,少年!未来是我们的世界,让梦想成真吧!

指导教师评语

今年4 月,神舟十八号飞船给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送去了特殊的客人——4 条实验用的斑马鱼。科研人员发现这些鱼在微重力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

研究各种动物在太空中的行为表现是我们国家探索宇宙的必做功课。陈思洁同学从小对航天充满了热爱和好奇,她从航天员的旋转眩晕训练得到启发,小鱼上太空是否也会眩晕?眩晕是否会影响它们的表现?通过训练,鱼的抗眩晕能力是否能增强?面对一个个问题,陈思洁同学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得到了解答。

有时候科学研究并没那么高深玄奥,它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是“小科学家”,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该实验获得第二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一等奖。